首页 理论教育 避免和减少少年儿童的交通意外

避免和减少少年儿童的交通意外

时间:2023-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我国交通意外的死亡人数,每年在10万人左右,居世界首位。幼儿、小学生及中学生每日平均死亡20人!2005年因交通意外死亡占全国学生死亡总人数的77.2%,平均每日死亡10人!加强交通安全法的贯彻执行: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都应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少年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法的宣传教育和贯彻执行。家长要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监管,不要放任自流,不满12岁不准骑车上路,学龄前儿童外出要有家长带领,学校组织活动要有老师带领。

据统计:我国交通意外的死亡人数,每年在10万人左右,居世界首位。在2004年,发生交通意外的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分别为2880人、2656人和1767人,总计为7303人。幼儿、小学生及中学生每日平均死亡20人!2005年因交通意外死亡占全国学生死亡总人数的77.2%,平均每日死亡10人!

这是一组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为什么少年儿童更容易受到车祸的危害呢?我们可以从少年儿童生理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四个方面来分析。

生理学

从出生到14岁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人的大脑和各种生理发育是一个逐步发育和完善的过程。儿童的认知能力——个体对自身认知状态和能力的认知和监控、记忆和学习、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的能力,也是一个发育和完善的过程。身体成长、条件反射、思维、感知、综合协调、视野等方面都处于逐步成熟的状态,所以在认识环境、马路、车辆方面,在遇到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方面、在视野视力方面等都还不成熟、难以采取恰当的应急措施。

心理学

少年儿童好玩、好奇、好强,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汽车猛于虎”缺乏认知,天性好玩而不知选择场所,好奇而不懂活动规则,好强、以为是而不能预测后果。

行为学

爱动,特别是容易冲动,容易有突发的行动,在对周围环境情况了解不够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

教育学

交通是人、路(环境)、车三个要素的互动和制约,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从娃娃抓起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进行预防意外伤害和自救互救的教育,这是避免和减少交通意外的关键措施。

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要避免和减少交通意必须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加强交通安全法的贯彻执行: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都应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少年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法的宣传教育和贯彻执行。各种场所尤其是学校要严格执行交通法规。

(2)加强对司机的教育和管理:目前司机闯红灯、遇到斑马线不减速避让行人、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开不合格车上路、货车载人、超载超速、超重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必须加强教育、从重处罚。

(3)完善和规范道路交通设施和标志标线:目前不少城市规定在一个设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当马路对面的人行绿灯方向的左转车与行人和红灯方向的右转弯的汽车均都可通行,造成人、车混行现象,这是很不安全和不合理的。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建议交管部门研究解决,希望尽快纠正此项规定。尽可能多地建设方便群众过马路的天桥和隧道,真正做到人车分流。

(4)家长要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监管,不要放任自流,不满12岁不准骑车上路,学龄前儿童外出要有家长带领,学校组织活动要有老师带领。

少年儿童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