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模式

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模式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的费耶阿本德还是个狂热的实证主义者。1975年,费耶阿本德的成名作《反对方法》面世,正式公布“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观点。费耶阿本德因其观点趋于极端,维护和论证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提倡认识论无政府主义,所以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哲学中的最大异端。费耶阿本德在两个问题上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展开批判。
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模式_自然辩证法概论

五、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模式

1975年,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出版了他的《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一书,他在书中对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学说一一作了批判,并在这个批判中阐发了自己的科学哲学——多元主义方法论。他的观点在西方科学哲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和激烈争论,使他一举成名。费耶阿本德与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一起被欧美哲学界称为“科学哲学四大巨头”。

知识链接

费耶阿本德

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1924~1994)是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1924年生于维也纳。1940他应召去纳粹军队服役,1945年在俄国撤退时脊骨被俄军射中,留下终生残疾。1947年,回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和社会学,不久转学物理学,并发表了关于物理学解释观念的文章。那时的费耶阿本德还是个狂热的实证主义者。1951年,费耶阿本德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申请英国议会奖学金到剑桥大学学习,选波普尔作他的导师。1953年,他拒绝了当波普尔研究助手的邀请,返回维也纳。

1955年,费耶阿本德应邀到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作哲学讲师,第一次全职从事学术研究。1959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费耶阿本德接受终身职位,永久移居美国,成为美国籍公民。1965年,费耶阿本德发表《经验主义诸问题》的第一部分以及《对批评的回答》,他试图构造一个“宽容的”、“消过毒的”经验主义。1967~1968年发表的文章都集中转向“理论的多元论”,这种观点主张为了有最大机会证伪现有的各种理论,呼吁科学家们应该建构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理论。1970年,发表《对专家的安慰》,费耶阿本德在文章中用库恩的观点抨击波普尔。

1975年,费耶阿本德的成名作《反对方法》面世,正式公布“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观点。1978年《自由社会中的科学》面世,他丝毫没有放弃在《反对方法》中宣布的立场,书中也包括对相对主义认可的主要观点,这是让他成名的重要观点之一。1981年《费耶阿本德哲学文集》英文版前两卷出版。1984年,发表《作为艺术的科学》,在该文中他立场鲜明地为科学史的相对主义解释辩护,同时继续进行为马赫恢复名誉而活动。1987年《告别理性》出版,该书收录了费耶阿本德1981~1987年间发表的一些文章,相对主义再一次提到最前沿。

费耶阿本德因其观点趋于极端,维护和论证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提倡认识论无政府主义,所以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哲学中的最大异端。在欧美,人们经常用一些极端的词汇来称呼他的极端哲学,有人称他是“‘什么都行’的哲学家”,“反科学的哲学家”,甚至有人说他是“科学最坏的敌人”,费耶阿本德在科学哲学界获得了“科学理论界的肆无忌惮者”的声誉。

费耶阿本德首先对逻辑实证主义展开了批判。他认为,科学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是逻辑实证主义,然而它却存在着最严重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它从不变的逻辑形式出发,要人们离开活生生的客观世界和历史事实,局限在空洞的逻辑思维中,遵循一成不变的方法和规则去重构理论,这是对科学进步的最大障碍。为此,费耶阿本德在《反对方法》一书中从一开始便对之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首先,在他看来,认识史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觉和事实。即便对同一个图形,在不同的理论框架和语言系统中也会有不同的知觉印象。对同一对象,在科学史上也会有不同的观察事实,这是因为“科学家的产品都是作为一种在复杂社会和物质条件下的决心和行为的结果而变化着的”。[11]其次,既然没有不变的知觉和事实,也就没有与之相应的不变的术语、概念、解释和理论范式。因此必须去除那些僵死的、无所不包的原则、术语、概念及解释。对于那些与旧的知觉、事实相对立的新的知觉、事实,必须采用新的术语、概念和范式。最后,如果不存在不变的知觉、事实、术语和解释,也就不可能存在与变动性极不协调的、永恒的法则、原理和方法。因此,费耶阿本德认为传统科学哲学中流行的“一致性原则”,“发现的逻辑和辩护的逻辑相区分”的原则,“观察陈述和理论陈述相对立”的原则等等,都应该坚决取消。

费耶阿本德在两个问题上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展开批判。一是理论以问题开始的进化模式;二是证伪的方法论原则。对于前者,他认为科学理论不是始于问题,而是始于人的活动。问题不仅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而且不能脱离表达它的概念而单独存在。术语、概念是不能离开客观对象,离开人的实践活动而主观自生的。因此宁可说科学始于游戏,正是游戏常常是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或新问题的温床。当然这些所谓的新理论在游戏中出现时,常是不规则的,含有矛盾的,与事实的关系也是含糊不清的,但是它能够得到改进和发展。对于后者,他认为不能简单地根据个别事实与理论不一致就否定理论。因为事实可能完全是假的、非本质的。观察、事实、理论不像方法论规则讲的那样是各自孤立的、确定的,而常常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位科学家在实际活动中对他所拥有的实验结果、观察资料的看法都是不确定的,不能和历史背景相分开,常常被那些难于验证的原则所污染。因此,用局限于某一理论框架的“事实”来证实或证伪某一理论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关于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费耶阿本德认为其最大的困难是不能说明革命为什么会带来科学范式的变化。其次是没有说明新理论究竟从何处产生,新理论能否像政治革命那样很快推翻旧理论,并取而代之。最后是常规科学和非常规科学的界限是否存在。费耶阿本德认为,同一领域同时并存着两种对立理论在科学史上是大量存在的。例如光学中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地质学中的均变说和灾变说,生物学中的达尔文主义和非达尔文主义,天文学中的天体演化说和宇宙大爆炸说等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谈不上哪一种属于常规科学,哪一种属于非常规科学。

费耶阿本德认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也包含如下缺陷:在理性与非理性问题上,他的伪装理性主义虽然是对理性进攻的一种天才的策略,但当理性主义者还没有识破其伪装时,会在实践中强化理性以苟延残喘。由于他的十分自由的理性标准能够左右逢源,使两方面都把他当做理性主义者,这就使他的学说与早期在伪装的祷文中介绍革命学说的教会神学十分相似。

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的基础上,费耶阿本德进一步阐述了他的非理性主义科学发展观。他举出许多认为是依靠非理性方法来推动科学发展的例子:伽利略使哥白尼学说获胜主要就是借助于各种非理性手段。科学家们选择哥白尼学说,不是凭借理性,而是凭借爱好、倾向和猜测。此外,力学和光学得益于工匠,医学得益于接生婆和女巫。费耶阿本德还举出中国发展中医的例子来说明国家的干预有时能够有力地促进科学发展,“当共产党人在50年代强迫医院和医学院校教授《黄帝内经》中包含的思想和方法,用它们来治疗病人时,许多西方专家(包括‘波普尔骑士团’之一员艾克尔斯)目瞪口呆,预言中国医学将每况愈下。事情恰恰相反。针灸、切脉诊断已导致新的洞见、新的治疗方法,还对西方和中国的医生都提出了新的问题”。[12]

在方法论上,费耶阿本德反对单一、独断、不变以及“普遍适用”的教条式方法,主张开放型、创造型和自由选择的方法,也就是“怎么都行”的方法。这是他的多元方法论的根本原则。他说:“关于一种固定方法或者一种固定合理性的思想,乃建基于一种非常朴素的关于人及其社会环境的观点。有些人注重历史提供的丰富材料,不想为了满足低级的本能,为了追求表现为清晰性、精确性、‘客观性’和‘真理性’等的理智安全感而使之变得贫乏。这些人将清晰地看到,只有一条原则,它在一切境况下和人类发展的一切阶段都可以维护。这个原则就是:怎么都行。”[13]这里可以看出,费耶阿本德提出的“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是在理解、融合了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方法论的超越和重要补充,是挽救理性教条主义的一剂良药,是费耶阿本德的开放性思想在方法论层面的具体体现。

费耶阿本德的方法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费耶阿本德反对的“方法”并不是指任何各个具体的方法本身,更不是要拒绝和抛弃所有方法,而是指向以往方法论的一元主义。费耶阿本德否认存在唯一的规范的方法论,主张通过“反对方法”达到为所有方法谋求平等合法地位的目的。他主张在科学活动中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方法,包括非科学的如神话、巫术、宗教的方法以及宣传、劝诱等等,宗旨是要破除理性的禁锢、传统的束缚,从而达到科学的自由。其次,费耶阿本德提倡的“方法”是多元主义方法论,但是他明确提出,这种方法论不是作为取代以往方法论的一种新的方法论,而只是为了证明,唯一规范的方法并不存在,一切方法和规则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都不是普遍标准。他指出,“不存在一条在一切环境条件下都持之有效的法则,也不存在一个始终可以诉诸的因素。”[14]“一切方法论都有其局限性,唯一幸存的‘法则’是‘怎么都行’。”[15]这些思想无疑在非理性中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芒。

费耶阿本德在阐述科学发展的非理性主义、方法论上的多元主义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倡导的一种科学发展模式:“韧性原理”和“增生原理”,并指出这两个原理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即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图景是,在贯彻“韧性原理”基础上,坚持一种理论时,同时又贯彻“增生原理”,促使理论不断增生,已被接受的理论与异见理论不断地相互取代,不断继续增生,便构成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那么这两个原理的含义是什么呢?所谓“韧性原理”是:“从许多理论中选出一种可望取得最有效理论,即使遇到巨大困难时仍然加以坚持。”[16]之所以要坚持韧性原理,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理论有发展自己的能力,它能容纳起先无法解释的问题而发展自己。二是事实证据,观察结果是受理论污染的。理论受到了事实的反驳时,并不一定要放弃该理论,可以修改他的背景理论以保护发展该理论。他写道:“我们获得的反驳事例并不意味一门新理论就注定失败,而只是表示他目前尚未同科学的其他方面相一致。这就是说科学家必须得发展方法,对那些清晰的而不含糊的反驳事实时仍能保存自己的理论,即使由于冲突,那些可检验的解释还不能马上到来。韧性原则就是构造这样一些方法的第一步。”[17]

在科学发展中韧性原理是有必要的,科学家们只有矢志不移地去坚持一个理论,才可能期望它通过对反常的适当反应,发挥自我伸展能力发展成为较高可检验性并对心智有贡献的知识形态,但是韧性原理只保证科学家在面对大量反证时,仍然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坚持该理论,对它的批判意味着从另一维度去认识该理论。这就引出了他的另一条原理,所谓“增生原理”是:理论愈多愈好,当一个理论,尤其是新的理论与别的公认理论不一致时,不应抛弃它,因为它是可以不断完善,改进的,既使一个理论被击败了,也不应该轻易放弃它,因为它有可能重获生机,卷土重来。这是一个提倡理论愈多愈好的多元主义“原理”,他自称是一个繁荣理论的原理,坚持增生原理有利于使科学家们在没有用事实去否认理论的前提下,精心发明一系列的异见理论,使他们清除原有理论的错误,使科学无止境的发展,还有利于为科学家提供一个可供比较鉴别的基础的同时,又提醒他们不要压制异见理论,尽量保护多种理论,多种学派相互竞争的民主环境,促进知识的增长。

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的多元主义方法论体现的是一种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民主的科学精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切方法,包括科学与非科学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需要加以选择。这种实用主义方法论从根本上讲,是费耶阿本德希望为各种遭到正统科学规范所贬斥或不屑一顾的非科学、非理性方法谋求合法地位。但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在本质上,仍是对传统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简单否定,并不是以新方法论取而代之,致使他没有驳倒和克服传统方法论的局限,同时他从多元主义方法论出发,认为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之间没有界限,科学和非科学之间也无区别,甚至巫术、魔法、占星术等都与科学一样,,从而走向了极端的文化相对主义和反科学主义。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发展模式是他“多元主义”理论模型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理论和知识的繁荣,对于保护任何理论的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创造的自由和人道主义的弘扬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他的科学发展模式中片面强调新旧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与不相容性,否认科学中存在着一般进步的共同标准,这种做法是人们应引以为戒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