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管理中介入生命教育的主要做法

学校管理中介入生命教育的主要做法

时间:2023-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围绕《育童小学管理章程》阐述相关的主要做法。当生命教育主题确定后,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要在制度建设方面为生命教育的推进提供保障。为此,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结合教代会讨论通过的《育童小学内部结构工资分配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方案。同时,积极争取获得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新区法制教育示范校等。

面对学校管理呈现出的“追寻人本、走向校本、关注成本”的改革趋势,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积极创建“民主、规范、服务”为特质的管理模式,注重制度化、人文化、民主化的和谐统一,逐步积淀具有学校特点、时代特征的管理文化。众所周知,学校章程是指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行,主要就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的和基本的问题,作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应该说,伴随着生命教育实践在学校开展的日益成熟,章程中对其会有所反映。在这里,围绕《育童小学管理章程》阐述相关的主要做法。

(一)以发展规划为载体深化生命教育主题

作为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方法,学校发展规划体现着战略管理思想,以追求学校发展为核心,成为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它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在诊断学校发展环境变化和利益相关者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明确发展目标与方向,形成发展行动方案,寻找并解决发展机遇与问题;二是通过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和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建立教师、学生和学校以及社区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学校组织的内在凝聚力,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以及社区的共同发展。它具有以下作用:能促进有效的教与学;能保证实施计划的管理和控制变化;能帮助学校实事求是地制定优先发展的项目、目标和时间段;能激发对学校预算的充分利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要推进生命教育实践,规划意识显得非常重要。

学校在2004年~2007年度发展规划中,提出以二期课改为契机,以自信教育为抓手,紧紧围绕“让每一儿童在自信、成功中得到主动发展”的理念,进行学校整体教育改革,促进了学校的稳步发展。当办学主题从2004年~2007学年度发展规划“自信教育”切换到2007年~2011年发展规划“生命教育”时,学校较好地处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内涵建设不断丰富,办学成效逐步显现。根据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基础教育发展提出的战略性要求,结合《浦东新区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有关精神,学校提出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即“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提升师生生命质量”。

(二)研制《育童小学发展手册》,推进现代学校建设

当生命教育主题确定后,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要在制度建设方面为生命教育的推进提供保障。为此,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结合教代会讨论通过的《育童小学内部结构工资分配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方案。在此基础上,依托集体智慧编制《育童小学发展手册》,共219项内容22万余字,分别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等方面展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文化内涵,形成符合育童校情的,兼顾科学性、民主化的学校制度体系,力图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凸显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

在学校发展方面,学校提出“追求生命价值,实现学生自主而和谐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并将以学校文化为载体,通过建设优质文化,实现学校生命体价值的全面提升,使学校生活成为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自主和谐、科学人文、实践创新”的管理文化。在强调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共同责任的原则下,学校管理者勇于给师生自主发展提供舒适的环境,教师敢于追求自由与创新的思想,进行自主探索教育教学实践时,才能给学生的思想解放创造机遇和发展空间;二是学校要着眼于作为“人”的教师本身的发展,尊重教师主体生命的自在性、享受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积极营造团队合作氛围,提升教师的人生追求和发展动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事务中不断成长;三是“身心健康、懂礼重情、和谐发展”的学生文化。学校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与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理解,促进学生张扬个性、身心和谐和人格完善,实现教育活动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四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验共享”的课堂文化。学校管理者要增强课程领导力,注重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设置学校课程,并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课堂教学只有在激发师生生命的前提下,才能使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及其发展潜能得到开发,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显现出学校发展的个性;五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共同成长”的校园文化。学校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强调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价值取向,贯穿到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之中,努力形成育童小学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能极大地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在上述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将继续保持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上海市雏鹰大队、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行为规范三星级示范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浦东新区文明单位、新区素质教育实验校、新区校本研修基地、新区优秀家长学校、新区语言文字示范校、新区两纲教育示范基地、新区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新区校本研修学校等荣誉称号。同时,积极争取获得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新区法制教育示范校等。

在学生发展方面,学校确立了“身心健康、基础宽厚、自主自立、特长初露”的育人目标。具体体现如下:一是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思想感情,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积极参与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能力,积极向上的心理表现。二是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会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勇于涉猎课外知识,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拓展知识面,培养发展性学力。三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同学自己帮,切实维护集体的荣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在学习、生活、活动领域发挥自主自动精神,培育健全的人格。四是在体育运动、科技创新、主题活动、艺术表演、社交活动、探究实践等某个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教师发展方面,学校把校本研修作为新时期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所谓校本研修以学校、教师、学生的特点为基础,借助专业引领人员的协助,用适切的研究、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其主要环节是教师在教学行动中发现问题,在教学改进和团队合作中分析、解决问题,在行动和反思中得到专业发展。校长是学校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各级中层干部具体负责各自管理领域中的校本研修工作。在常规研修管理方面。各项目组每学期初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学科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详细的研修计划,包括研究专题、教学活动、学习内容等,研修过程应采用项目化管理。分工明确,时间节点清晰,监控有效。学校依据研修情况,组织相关教学展示活动。各项目组应及时积累校本研修活动案例,及时收集整理研修活动的反馈信息;在专题学习管理方面,每学期举行教师专业学习活动,帮助教师提高理论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在专题培训管理方面,依据学校实际需要,每学期各部、各项目组应组织开展不同内容的校本专题培训,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人员的安排应由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最后确定;在专题竞赛管理方面,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教学竞赛、教科研小论文、案例评比,旨在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在专家引领管理方面,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对相关学科教师进行分层指导,使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

(三)自主创新,推进干部素养全面提升

完善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学校管理体制,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发挥教代会在参与学校决策、保障教职员工权益等方面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深化条线负责制和项目责任制,推进学校管理机制创新,建立了组织结构立体化和各组织间关系网络化的新型组织结构形态,探索并构建“严格+人文、规范+科学、和谐+创新”的学校管理文化。

校长全面负责学校行政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制订德育规划,以“五爱”教育为主线,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开设课程,贯彻课改精神、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领导和组织教育科研活动,总结、推广教育科研成果;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领导和组织课外科技、文艺等各类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和组织总务工作。关心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建设和维护校园环境,严格管理校产和财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生福利;规范资料管理,组织档案建设;领导和组织制订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管理;注重教职工队伍建设。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并维护其合法权益;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以及其他组织在学校中的作用,形成合力,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建立党支部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按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行使职权,其中主要包括:讨论、审议学校重大事项,并提出意见、建议;审议通过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有关的规章制度、评选先进方案、奖惩条例和福利制度等;建立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定期评议干部制度。

学校十分注重对中层干部的培养,在鼓励他们发扬行政人员的“三勤”作风外,要求他们主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指导教学,提高服务能力;尝试项目负责制,通过竞聘产生的项目组长工作热情高,工作能力强;持中层干部的每月述职制度,大家结合一个月的管理工作进行反思,既谈成绩,也谈不足,更谈思考与设想。党政领导对中层干部的工作进行评议,并进行面谈,指导她们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实践证明,干部述职制度的实行,激发了中层干部的“五想”意识,深化了“千方百计、不折不扣”的工作作风,贯彻“精心策划、全面准备,注重常规、重在落实,反馈迅速、整改及时”的工作要求,使学校中层干部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并不断提升岗位工作能力,胜任岗位工作,促进学校的科学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