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
在传统的教师观中,教师是知识的代表﹑学问的化身﹑文明的使者,教师的职责被定位在传授文化知识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70年代初就指出,教师“权威式的传递知识”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教师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教师的责任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一位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人。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种激活学生思维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认知﹑质疑问难,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获得研究的积极体验,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逐步形成迁移知识和能力的本领,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彼此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因此,作为参与者,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它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是双方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的关系,是心与心之间的碰撞和激荡,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与强迫。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三)由“教书匠”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转变
传统型教师被定位为“教书匠”,意指教师的教学已机械化﹑技能化﹑程序化和模式化。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这就是教师作为课程主体的积极性而予以全方位的主动介入,包括对新课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创新活动。这种研究主要是一种行动研究。
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蓬勃开展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学校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一旦教学改革或科研工作成为一种追求地位、声誉、利益的手段,如果具有过强的功利性,必然会限制和阻碍人们的思考,并极大地影响教育的品质及教育者的智慧状态。教育科研从“眼高手低”的“假大空”到追求现实、务实、真实的“境界”,走出“功利性、作摆设”的尴尬。课题现实——学校的问题就是教科研的课题;过程务实——教师的行动就是研究;结果真实——师生的成长就是教科研的成果。
只有在远离功利的背景下,教育科研才会成为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径,并且会成为强大的动力,推动教师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古人所说的“宁静致远”,其实深刻揭示了智慧生成的内在的道理。教师首先要淡化的是科研的功利性,不是要淡化科研自身,科研仍需不断加强。
教师施教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唯有经常学习﹑实践﹑探索﹑反思,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心智﹑能力﹑方法适应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教育对象和教改要求。
(四)由单纯的育人者向既育人又育己的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转变
关键词一:师爱
传统意义上的师爱,是非平等的、非双方自愿的,有强加之嫌和功利色彩。教师居高临下的爱,经常“为了学生好”却“不讨学生好”;一些教师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甚至演出了一幕幕“爱”的悲剧。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更高的境界;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终极关怀。
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里,“师爱”应该如水一样,诠释新的语义和要求。
师爱如水在于“柔”。许多教师遵循着“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的关爱只是表现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上。教师以自我价值为中心,对学生的要求采取一刀切。这样的关爱导致学生缺乏个性,缺乏创造力,甚至人格扭曲。这种师爱缺少“柔性”。“柔”表现为尊重和宽容。尊重是师爱的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利;爱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爱好。离开尊重去谈师爱,只能是空谈。宽容是师爱的基础。拥有宽容心态的教师,才能真正把自己摆到与学生人格平等的位置,去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容忍异端,原谅幼稚,包容错误,宽恕冒犯,与学生平等对话;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全体学生。
师爱如水在于“纯”。古有“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应似水一样纯洁,是坦诚的,平等而无功利的交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应纯洁如水。“纯”表现为爱的平等、爱的无私。平等,是指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平等,唯有平等才能沟通,才能让学生信任,平等也是爱的表现形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强化了教师的权威,强化了师爱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爱。二是指教师要爱得公平,唯有公平才不会导致师爱的倾斜。教师要对所有学生遍洒阳光,既不能对后进生不理不睬,也不能对优等生另眼想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发展机会。无私,是一种情怀、一种更高的境界,也是平等的保证。这种爱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自觉而无功利的关爱,只讲奉献,不图回报。
师爱如水在于“韧”。“水滴石穿”,说明水具有韧性,能以柔克刚。水之韧,就在于孜孜不倦,师爱亦如此。“韧”表现为爱在经常,爱在永恒持久。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的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弱点,教师要不倦地帮助学生去发现和克服自身的弱点。特别是对“问题生”,教师要注重他们的现在、关心他们的未来,要用永恒持久的爱去感化他们,不能因一时“恨铁不成钢”而弃之不管,放任自流。另外,教师要由衷地赞赏每一个儿童,相信每个儿童都是可造之材,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鼓励他们一次次微小的进步。
生活在特殊家庭——单亲的、再婚的学生数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壮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关注、研究这些特别学生。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教育因爱而生,爱因教育而更伟大;只有师爱如水,才能培育出具有“真、善、美”心灵的下一代。
关键词二:学习
要给学生一片云彩,教师必须拥有整个蓝天。因此,教师要了解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学习新课程;通读中外教育史;系统阅读经典教育论著;适当涉猎学科交融的新知识。
我们的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担当起引导学生灵魂的责任,充当起“导游者”,让学生和教师在情感交融中更能感受到那种被撞击、被唤醒的感觉。
长期以来,谈到教师,我们关注的焦点一直是怎样“育人”,而忽视对“育人”质量乃至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教师的“育己”。“育己”就是教师“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发展。教师也只有从自己的体验中领悟终身学习的价值,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浓烈的求知欲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