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运动与变化

论运动与变化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夫,太极有动静而阴阳生,阴阳有变合而五行具。至而伸,反而屈,皆然也。摘自(朝鲜)丁若镛《乌犹堂全书》《周易四笺》天地之间,若大若小,若精若粗,其散殊变化,往来消长,总只是一气屈伸之自然耳。惟知交接运化,而不知统民运化,所知未尽也。然则知到于大气运化然后,方可知统民运化、交接运化、一身运化也。阴极之极,结其精者为月。
论运动与变化_自然笔记

三、论运动与变化

天道有流行,有对待。《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以流行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此以对待言;其实一也。流行者一阴一阳往来不已之谓。对待者自天地日月山川水火以至于昼夜之明阖,寒暑之往来,皆无不有对,是为对待。然对待者,自在流行之中,非流行之外又有对待也。

摘自(日本)伊藤仁斋《语孟字义》卷上第12页

其万物变化、祸福变故,所以千绪万态者何?以天地活物之故也。其所以活物者何?以气为本之故也。一元生气之所寓之理,心也,故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曰帝、曰道、曰命,皆元气生活之意也。

摘自(日本)中江岷山《理气辨论》卷上第17页

释静为不动者,训诂也。静何曾不动?释动为不静者,训诂也。动何尝不静?

摘自(日本)佐藤一斋《言志后录》第52页

人物之生生而无穷,乃天地之化,运行而不已者也。原夫,太极有动静而阴阳生,阴阳有变合而五行具。于是无极太极之真,阴阳五行之精,妙合而凝,人物生生焉。其已生者,往而过,未生者,来而续,其间不容一息之停也。

摘自(朝鲜)郑道传《三峰集》《佛氏杂辨》

若以天理观之,动之不能无静,犹静之不能无动也。静之不能无养,犹动之不可察也。但见得“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不容间断”之意,则虽下静字元非死物,至静之中自有动之端也。

摘自(朝鲜)李滉《静斋记》《陶山全书》3卷第269页

几阴阳往来消息,莫不有渐。至而伸,反而屈,皆然也。然则既伸而反于屈,其伸之余者,不应顿尽,当以渐也;既屈而至于无,其屈之余者,亦不应顿无,岂不以渐乎?

摘自(朝鲜)李滉《答南时甫》《陶山全书》1卷第390页

“太极之有动静”,太极自动静也。“天命之流行”,天命自流行也。岂复有使之者欤?但就“无极二五,妙合而凝,化生万物”处看,若有主宰运用而使其如此者,即《书》所谓“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程子所谓“以主宰之帝”是也。盖理气合而命物,其神用自如此耳。不可谓天命流行处,亦别有使之者也。此理极尊无对,命物而不命于物故也。

摘自(朝鲜)李滉《答李达·李天机》《陶山全书》1卷第376页

朱子尝曰:“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若理无动静,气何自而有动静乎?”知此则无此疑矣。盖无情意云云,本然之体;能发能生,至妙之用也。

摘自(朝鲜)李滉《答李公浩·问目》《陶山全书》3卷第185页

阴阳无始也,无终也,无外也。未尝不动之时,一动一静、一阴一阳,而理无不在。故圣贤极本穷源之论,不过以太极为阴阳之本,而其实本无阴阳未生,太极独立之时也。

摘自(朝鲜)李珥《答朴和叔》《栗谷全书》1卷第184页

大抵凡物有始则有终。天地至大,而惟其有始,故不免变灭。若使此气之源,实有所始,则其必变灭,而有无气之时矣。其形状何如耶?惟其无始也,故又无终。无终,故无穷无外也。

摘自(朝鲜)李珥《与成浩原》《栗谷全书》1卷第215页

动静之机,非有以使之也。理气亦非有先后之可言也。第以气之动静也,须是理为根抵。故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若执此言,以为太极独立于阴阳之前,阴阳自无而有,则非所谓阴阳无始也。最宜活着而深玩也。

摘自(朝鲜)李珥《圣学辑要》2《栗谷全书》1卷第446页

有物来来不尽来,来才尽处又从来。来来本自来无始,为问君初何从来?有物归归不尽归,归才尽处未曾归。归归到底归无了,为问君从何所归?

摘自(朝鲜)徐敬德《花潭集》《有物吟》

凡物之理,体用相因,方圆相函。

摘自(朝鲜)柳馨远《磻溪随录》《书随录后》

庄周云:“天其运乎?地其处乎?”亦疑及此也。谓天果运乎?地果处乎?安知非天处而地运乎?地运于内,则三光方旋回,如乘舟而舟回,只见岸回,而不觉其身旋也。

摘自(朝鲜)李瀷《星湖僿说》《天地篇》

天地虽久,不断生生;日月虽久,光辉日新;载籍虽博,旨意殊。故飞潜走跃,或未著名山川草木,必有秘灵,朽坏蒸芝,腐草化萤。礼有讼,乐有议,书不尽言,图不尽意。

摘自(朝鲜)朴迹源《燕岩集》《楚亭集序》

天地水火,其质精者在上,其质粗者在下。精者成象而及其变化,则雷风以生;粗者成形而及其变化,则山泽以成,以至日月星辰之象,草木禽兽之形,凡在天地之间莫不变。

摘自(朝鲜)丁若镛《乌犹堂全书》《周易四笺》

天地之间,若大若小,若精若粗,其散殊变化,往来消长,总只是一气屈伸之自然耳。

摘自(朝鲜)任圣周《鹿门集·答李伯纳》

知生于运化之经验,惟知一身运化,而不知交接运化,所知未尽也。惟知交接运化,而不知统民运化,所知未尽也。惟知统民运化,而不知天地运化,所知未尽也。运化有此四等,如年月日时之运,知时而知日,知日而知月,知月而知年,方可谓知年月日时也。然则知到于大气运化然后,方可知统民运化、交接运化、一身运化也。

摘自(朝鲜)崔汉绮《明南楼丛书》《人政》

动中自有静,静中自有动。于比若有,分析度量,动中之动,静中之静,亦可推矣。……在动时而不失其静,在静时而察其攸动,使动静不相隔绝,推及于动之动、静之静,自有其方。

摘自(朝鲜)崔汉绮《气测体义》《推测录》

倏尔跃,忽尔辟,孰使之乎?自能尔也。亦自不得不尔,是谓理之时也。《易》所谓“感而遂通”,《庸》所谓“道自道”,周所谓“太极动商生阳”者也。不能无动静、无阖辟,其何故哉?机自尔也。

摘自(朝鲜)徐敬德《花潭集》《原理气》

既曰一气,一自含二。既曰太一,一便涵二,一不得不生二,二自得生克,生则克,克则生,气之自微以至鼓荡,其生克使之也。一生二,二者何谓也?阴阳也,动静也,亦曰坎离也。一者何谓也?阴阳之始,坎离之体,淡然为一者也。一气之分为阴阳,阳极其鼓而为天,阴极其聚而为地。阳鼓之极,结其精者为日。阴极之极,结其精者为月。余精之散,为星辰。其在地,为水火焉。是谓之后天,乃用事者也。

摘自(朝鲜)徐敬德《花潭集》《原理气》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人和其他一切东西都是由许多成份组合而成的,因而必然处于不停顿的自身运动之中,决不可能永远维持原样不变。如果不注入新的成份,原来的事物就会失去活力,无法继续发展,自己束缚自己,最终逐渐衰败和消失。如果注入的新成份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原来的事物就会迅速失去原有的特点,以至最后失去其本来面目。

摘自(泰国)披耶阿努曼拉查东《关于结婚和盖房的风俗》序言

世界是在不停地变化着的,世界的变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摘自(泰国)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国的风俗》

生活中有波涛,也有鲜花;既有奋争搏击,也有柔声细语。

摘自(尼泊尔)拉克希米·普拉萨德·德瓦郭达选自《趣味尼泊尔语》第300页

所有的生命正在运行,

所有的事物都在运动,

月亮、星星和生物

还有天空和海洋。

摘自(巴基斯坦)伊克巴尔摘自黄心川著《伊克巴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第4页

按照伊斯兰教,生命的基础赖于永恒的精神价值,但生命却以新的模式出现。凡是在这一事实基础上兴起的社会,必须在生命的稳固与变化的力量中产生协调,必须为着生命的秩序履行持久而永恒的原则(启示)。但如果把这些永恒的原则理解为毫无扩展的可能性,那么,天然存在着运动的生命就会因此而凝固。

摘自(巴基斯坦)伊克巴尔引自萨米阿拉·库雷希著《巴基斯坦建立的历史文化背景》第137页

(有人认为:)一切无常,因为(事物都具有)生灭的特性。

(然而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所谓)无常(本身就具有了)常住性(,因为如果一切都无常,那么至少这无常性是常住的)。

(有人认为:)这(无常)不(具有)常住性,就如同火在燃料耗尽后就要熄灭一样。

(然而)不能否定常住性,因为(存在着我们所感觉到的那种特续性(,如我们可以感到“空”、“时”、“方”、“我”、“意”等的持续性,因而不能否认常住性)。

(有人认为:)一切常住,因为(作为一切事物质料因的地、水、火、风、空这)“五大”是常住的。

不是(如此),因为可感到(事物的)生与灭的原因。

(有人认为:)不能否定(一切常住的观点),因为(事物具有五大的)特性。

不是(如此),因为可感到生及其因(有产生及因的东西不是常住的)。

不能(主张一切常住),因为(如果一切常住,那就)不会有确定的时间关系。

摘自(印度)乔答摩《正理经》

〔迦那陀:〕手上的业(运动)由与我(灵魂)的合及(与我的)勤勇(的合产生)。

与此类似,棒上的业由与手的合(产生)。

在由撞击产生的棒的业中,与手的合不是因,因为(这个业与勤勇)分离。

同样,(在由撞击产生棒的业时,)与我的合(不是)手中的业(的因)。

(在上述场合,)手中的业来自撞击,来自与棒的合。

而且,我中之业来自与手的合。

在没有合时,下落产生于重体。

〔商羯罗·弥尸罗注:〕在没有障碍物时,(事物的)下落依赖于重力。

〔迦那陀:〕没有特殊的冲击,就没有职业和行业。

〔商羯罗·弥尸罗注:〕在泥块、箭等中尽管有重力,但它们产生的垂直或水平向的业来自特殊的(冲击)。

〔迦那陀:〕特殊的冲击产生于特殊的勤勇。

特殊的向上投掷产生于特殊的冲击。

〔商羯罗·弥尸罗注:〕特殊的冲击产生于特殊的勤勇,而这勤勇的因又是想向侧面、上面或远近处投掷。由于这种冲击等,垂直或水平向的运动在泥块一类的实(体)中产生。

〔迦那陀:〕通过手中之业,小孩的业(行为)得到解释。

〔商羯罗·弥尸罗注:〕持棒之手由于(棒)与臼的冲击而产生的业不以勤勇或法与非法的因为基础。(此处)指出了这种运动(业)与小孩在玩耍时手脚的运动(业)相似。尽管小孩手脚的运动以勤勇为前提,但它却无善恶果,并且不是法与非法的因。

〔迦那陀:〕被火烧的人的发作亦是如此。

睡觉的行为在无勤勇时(发生)。

草中之业来自与风的合。

宝石(向盗贼)的运动,针(向磁石)的接近,是由不可见(力)引起的。

在箭中特殊的非同时的合是箭的业的差别性的因。

〔商羯罗·弥尸罗注:〕此句意为:在以(一定)速度运动的箭等与墙等物结合时,可以见到运动的停止,尽管箭等依然存在。此外,不是运动依托体的毁灭导致运动的毁灭,因为这依托体依然存在。……是箭自己产生的合毁灭了它的运动。……业产生,然后分离,接着是前一个合的毁灭,随后的合与业的毁灭使人们认识了业(运动)的差别性。

〔迦那陀:〕箭的第一个业产生于冲击,后面的业产生于由那个业产生的潜势力,再后面的那些业也是如此。

当(箭的运动的)潜势力不存在时,由于重体,(箭)下落。

摘自(印度)商羯罗·弥尸罗《胜论经注》

〔迦那陀:〕合是随一业(运动)生、俱业生与合生。

〔商羯罗·弥尸罗注:〕随一业生(的合)如鹰与一不动的柱子的合;……俱业生(的合)如两只羊或两个角斗者的合;……合生(的合)如手与树的合产生于手指与树(枝)的合。

〔迦那陀:〕离也以此解释(即离可分为随一业离、俱业离、离离)。

摘自(印度)商羯罗·弥尸罗《胜论经注》

地中之业(运动)产生于冲击(如火对地的燃烧)、打击(如斧子对地的打击)及结合物的合(如马车通过马具与马的合在地上产生运动等)。

以另外的(方式产生的)那种(地的业——地震)是由不可见力引起的。

当(与云的)合不存在时,水由于(有)重体而下落。

(水等的)流动产生于液性。

阳光通过与风的合引起(水的)蒸发。

由于(强风)冲击的压力,还由于(水、阳光和风这些)结合物的合(水蒸发)。

树中树液的上升是由不可见力引起的。

水的凝结和溶解取决于与火的合(的存在与否)。

此外,雷鸣是(火进入云端生成冰雹的)证明。

吠陀(也证明了它)。

(雷鸣产生于风与)水的合及与云的离。

火的业和风的业用(对)地的业(的解释来)说明。

火向上燃烧,风横向地吹,极微(原子)和意中最初的业,是由不可见力引起的。

摘自(印度)迦那陀《胜论经》

合(的观念)产生于(手与)手杖(的合这类合);和合(的观念)产生于(与整体不可分的)特殊(构成要素与整体的合)。

摘自(印度)迦那陀《胜论经》

如是五业(取、舍、屈、伸、行)几有实几无实?一切有实。如有实,依一实、无质碍、无德、无细分、离合之因、能作所作事、不积集、实之标帜、是投掷等所待行之因、非同类为因亦尔。

如是五业,谁依何实?取业,以一切地、水、火、风、意为所依。如取业、食业、行业亦尔。屈业,以极舒缓细分安布差别果大长实为所依。如屉业,伸业亦尔。

如是五业,几遍所依,几不遍所依?一切遍所依。有说,依附极微意者遍所依,依附二二微等者不遍所依。

如是诸业,若在内者,以身及彼因缘身所合鼻、味、皮、眼根并意为和合因缘。此中、身业初者,以欲为先,我合勤勇为不和合因缘、第二等亦以行为不和合因缘。如身业,在意及细分业亦尔。鼻味皮眼业初者,以我合勤勇身合为不和合因缘。第二等亦以行为不和合因缘。如鼻等业,在杵杖等及在属身鬘璎珞涂香等业亦尔。睡者身堕落业初者,以重性为不和合因缘。第二等以重体行为不和合因缘。睡者入出息业,或睡者,不欲故,初者,以命缘为先,勤勇我合为不和合因缘。第二等亦以行为不和合因缘。如下流水初者,以液体为不和合因缘。第二等以液体行为不和合因缘。火之上燃,风之傍扇初者,以法、非法我合为不和合因缘。第二等如前说。四大极微微造身因缘初业,以法、非法我合为不和合因缘。第二等如前说。如为造身,为造树等变异及在二微等业亦尔。意趣向及弃背业初者,以法、非法我合为不和合因缘。第二等如前说。地足业表众生利益不利益异熟初者,以法、非法我合为不和合因缘。第二等如前说,在地水火掷打相应业,以合重体、液体、勤勇势用为不和合因缘。如其所应,有取等业,若在火除重体,若在风除液体,若在意,除打掷。

摘自(印度)慧月《胜宗十句义论》第1265页

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堕于邪见,莫增长世俗。奋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行正法善行,勿行于恶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视如水上浮沤,视如海市蜃楼,若人观世如是,死王不得见他。来看这个世界,犹如庄严王车,愚人沉湎此中,智者毫无执着。若人先放逸,但后不放逸,彼照耀此世,如月出云翳。若作恶业已,覆之以善者,彼照耀此世,如月出云翳。此世界盲暝,所见此者少,如鸟脱罗网,鲜有升天者。天鹅飞行太阳道,以神道力可行空,智者破魔王魔誊,得能脱离于世间。违犯一(乘)法,及说妄语者,不信来世者,则无恶不作。悭者不生天,愚不赞布施,智者随喜施,后必得安乐。一统大地者。得胜天上者,一切世界主,不及预流胜。

摘自《法句经》世品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产生于虚无。然而物质世界是永恒的,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天然特征,所以运动也是永恒的。

摘自(印度)希布里引自库拉姆·吉拉尼·巴尔克著《伊斯兰教哲学家》第283页

我们生命的真谛,除了不停的运动和激荡,还会是什么?……波浪只要在激荡,就是有生命的,充盈的,不存在的。

摘自(印度)阿布尔·卡拉姆·阿扎德引自库拉姆·吉拉尼·巴克尔著《伊斯兰教哲学家》第247页

在这个宇宙中有着一种依存于各级存在的、连续的实体。这个宇宙在物理上是统一的,太阳和你之间没有差别,科学家要作相反的说明乃是一种妄想,桌子和我之间也没有真正的差别,桌子是物质大块中的一点(Point),而我是另一点。每种表现的形式宛如物质的无边海洋中的一个漩涡,其中没有一个是经常不变的,正像在一道急流中有着亿万个漩涡,在每个漩涡中的水,每一片刻都是不一样的,这些漩涡在几秒之间轮流地旋转着,之后,又由新的水来代替而消失着,因此整个宇宙是一种经常变化着的物质,在这个宇宙中的各种存在形式就是众多的漩涡。物质成为一个漩涡,比如说,成为一个人的身体,这个漩涡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又成为另一个身体,这另一个身体比方说是动物的身体,在若干年以后,再从这个动物的身体成为另一个漩涡,这另一个漩涡又叫做一块矿石,总之,物质是经常变化的,没有一个身体是经常不变的。除了在言语中的称呼外,没有这种像“我的身体”或者“你的身体”的那种东西。在物质大块中,某一点称之为月亮,另一点称之为太阳,为人,为大地,为植物,为矿物,没有一个物体是经常不变的,每一种事物都在变化着,物质永远在凝聚着和分散着。

摘自(印度)《辨喜全集》第1卷第150—151页

当然我们能够见到粗大东西的运动,但是细微运动发生时,我们就不能见到了。当一种粗大的东西运动时,我们可以抓住它,因此我们可以自然地证实粗大的东西和运动是在一起的。但是所有的力量确实地是在细微的东西之中。我们不能见到任何细微的运动,因为细微的运动过于激烈,超出人的感觉能力,因此我们不能感觉到它。但是如果我们得到某种科学研究的帮助,那些细微的运动则是可以感觉到的,这样,外现本身将就予以控制了。

摘自(印度)《辨喜全集》第2卷第17页

变化只能是在有限的东西之中,要说无限有何变化,乃是荒谬的。无限是不能变化的。作为一个有限身体的你能运动,我也能运动。这个宇宙中的每一微尘都在一种永久流动的状态中,但是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是不能运动的,也是不能变化的。运动永远是一种相对的东西。我的运动是和某种其他的东西有关系的,在这个宇宙中,任何微尘的运动是和其他微尘相关的,但是把整个宇宙作为一个东西来看,它的运动能和什么发生关系呢?因为除了它(整个宇宙——译者)以外,没有别个,因此,这个无限的单位是不变的、不动的、绝对的。这就是真实者(Realman)。

摘自(印度)《辨喜全集》第2卷第79页

按照印度的理论,这个宇宙是在波浪式的旋转中运动着。它升起,达到它的顶峰,然后又下落,并在若干时候停留在深渊中,于是又再升起。这样一浪推着一浪,一个下落紧接着另一个下落。字宙是这样,它的每一个部分也是这样。人类事件的前进像这样,国家的历史也是像这样。它们升起、下落、在升起之后,以更大的力量下落,再从下落之中以更大的力量升起。这种运动是经常在进行着的。在宗教世界中也存在着同样的运动。在每一个国家的精神生活中也有兴起和衰落。当一个国家衰落时,每种事物似乎都瓦解了,之后,这个国家获得力量再兴起,一个巨浪或者有时是一个波浪奔来了,并且在浪潮的顶峰常常出现一个光芒四射的灵魂、福音传播者(指伟大思想家的出现——译者)

摘自(印度)《辨喜全集》第4卷第116页

心灵作用于身体,反之身体也作用于心灵,他们互相发生作用和反作用,每一种心理状态在身体中建立了一种相应的状态,同样,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在心灵中也产生了相应的结果,你设想身体和心灵是否系两个不同的实体或两者是一个实体,这是无关重要的。物质的实体是粗大的方面,心灵的实体是精细的方面。他们互相发生作用和反作用,心灵常常可变为身体。

摘自(印度)《辨喜全集》第6卷第37页

这个宇宙的能量像一个湖,每一个波浪不可避免地激起了一个相应的沉浮,但总量是绝对不变的。

摘自(印度)《辨喜全集》第7卷第100页

科学不能使一般人调练内心。今天世界上的人心,大都被恐怖、忙乱和无安全感所困扰。当人们在陷于困境、心情烦恼时,科学不能使人心安宁。科学之所以不能调伏人心,是因为人心已被嗔怒所占据。如果科学能调伏人心,那么那些科学发达的国家为什么犯罪和不道德的现象竟是如此普遍呢?尽管科学的进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科学却不能转变人们的内心。科学的进步还有相反的作用,它增加了人们的依靠感和不满足,它铺设了一条走向更加不安全的道路。今天,整个人类都处在危险之中。

人能以科技控制外在世界,科技似乎已把当今世界变成了乐园。但是,人们都不能反过来陶冶自己的内心。人并没能因科学进步而更好。人想从外部世界寻找幸福,而真正的幸福并不在外面,也不仅在物质方面。……心理学家还没有探究出人类精神不安的原因。当人们在生活上受到挫折或感到厌烦时。科学无力帮助他。人不像畜类只需感官的舒适,人类还须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如意之处。

佛教不同于科学,它强调的是人的内心精神的开展。佛教具有心理文明和内心开展的完整体系。就较低层次而言,这一体系可使我们调整日常生活,应付各种境遇。

科学是外界导向,佛教则是内在取向;科学所致力的是自然,佛教所致力的是超越自己而成长。

摘自(斯里兰卡)达摩难陀《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第46章第156—157页

今天,科学家们已接受了佛陀所发现的变迁律。科学家们认为世界上没有隐固的实体东西。每一件事物都是能的涡旋。两个连续的刹那,没有一件东西是相同的。整个大世界都绞在这迅速运行的变迁旋涡中。科学家说,当太阳毁灭时,世界将是一片黑暗,一片冷却。佛教徒并不因此说而恐慌。佛陀说过,宇宙和世界的循环是无休止的生灭,正如个人的生命一样。我们的世界非常可能结束,这在先前的世界已经发生过,它将会再次发生。

“世界是一个过渡的现象,我们属于时间的世界。每一个写下来的字,每一件石刻,每一幅图画,乃至每一代人,终将如同那被遗忘的落花流水一样消失。有存在就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存在。”

如此,所有的神灵、人类、动物,宇宙的一切,无不受无常定律所支配。

佛陀在相应部经中说:“身如泡沫,受如水泡,想如雾气,行如芭蕉,识如戏法。”

摘自(斯里兰卡)达摩难陀《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第46章第235—236页

美的,不总是美的;丑的也并非一成不变。欢笑者迅速锁紧双眉流下眼泪,哭泣者转瞬间破啼为笑。它们带着在它们滚涌的土地上的淫荡,身体的欲念,血、肉的恐惧和时空的幻觉的彩色,每分每秒、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

摘自(黎巴嫩)米哈依勒·努埃曼《七十述怀》第2部《革命和停战》章

大自然中的一切,首先使我眼花缭乱的是它诞生、更新的惊人能力。在它创造的每一瞬间,都散发着令人的思维惊叹不已、令人的想象目瞪口呆的馥郁。

摘自(黎巴嫩)米哈依勒·努埃曼《七十述怀》第3部《与大自然》章

每个人也是一样,也在变化,都有个性。每个人的年龄都在变化,生老病死就是人生的客观规律。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阅历日深,经验也就不断地丰富,其生活环境也就会不断地变化,这是不容置疑的。

摘自(科威特)穆尼尔·纳素夫《愿你生活更美好》第167页

自然的运动是由自己发生的东西,例如石头往下掉,水向下流,火和空气向上升。如果石头和水的下降,火和空气的上升,是由于受强迫的原故,像某些学者主张的那样,水挤出空气来抛出去,或者像另一些学者主张的那样,全部空气吸引一部分土,或者天排斥土,吸引火,那么,小的东西就该动得快,大的东西就该动得慢了,可是我们看到实际上适得其反。可见这种运动是自然的,它的发生是由于形体寻找自己的位置。

摘自(阿拉伯)伊本·西那《知识论》

运动就是形体开始脱离其原有倾向而发生改变时的那种状态;这就是从潜在到现实的过渡,这个过渡是不断地完成的,并不是靠一次单独的推动。

摘自(阿拉伯)伊本·西那《拯救论》

在那些遵循了从运动观点出发的途径的一部分人中间,有一种想象,以为运动只能来自一个运动的东西,并且认为第一推动者毫无疑问是靠自己运动的,而灵魂就是第一推动者;同时还认为运动从肢体、肌肉和神经向灵魂上升。所以他们肯定了灵魂是靠自己运动的东西,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们肯定了灵魂是不灭的实体,坚信靠自己运动的东西是不会死的。他们曾经说过,由于这个理由,天体是不灭的,其原因则是它们的运动的永恒性。其中有些人曾经驳斥灵魂是形体的说法,并且肯定了灵魂是一种靠自己运动的无形体的实体。其中也有些人曾经肯定了灵魂是形体,同时得出了形体靠自己运动的结论。其中有些人曾经肯定灵魂属于不可分的形体,是球形的,为的是容易作永恒的运动;他们还认为动物凭着呼吸作用吸进灵魂,呼吸是灵魂的养料,呼吸保养灵魂,因为呼吸作用使来自这类空气尘埃的东西得以交流,这些空气尘埃乃是不可分的形体、靠自己运动的本原,像我们凭着大气中空气尘埃的运动经常看到的那样;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它们有推动别的东西的倾向。其中有些人曾经说这些东西并不是灵魂,而认为它们的推动者是灵魂,灵魂是在它们中间,并且认为灵魂是凭着这些东西的渗入而渗入形体之中。其中有些人曾经肯定灵魂是火,并且认为火经常在运动中。

摘自(阿拉伯)伊本·西那《论灵魂》第21页

至于那些持运动说的人,伴随着他们的第一种谬误,就是他们忘记了静止。因为,如果灵魂之所以起推动作用是由于它运动,灵魂中所激起的动作就毫无疑问是运动的原因,那么,灵魂也就不可避免地有造成静止的作用了;或者是这种作用来自灵魂,而灵魂是凭自己的性态运动的(这样,灵魂由自己激起的动作同造成静止的作用的关系,也就与它同运动的关系是同一种关系了,也就没有可能说灵魂之起推动作用是由于它运动了;然而他们却作了这样的假定),或者是它来自灵魂,而灵魂是曾经静止过的。所以灵魂并不是凭自己运动的。

此外,由前面所说的,你已经知道,其所以有运动的东西,只是由于有一个推动者,而凭自己运动的东西是根本没有的;所以灵魂并不是什么凭自己运动的东西。并且,这种动作不可避免地或者是位置方面的,或者是数量方面的,或者是性质方面的,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如果是位置方面的,那就必不可免地或者是自然的,或者是强迫的,或者是与灵魂有关的。如果动作是自然的,那就毫无疑问是在一个单独的方向中进行的;那么灵魂的运动就会只是在一个单独的方向中。如果动作是强迫的,灵魂就不是凭自己运动的,而且它的运动就不是由它自己进行的;相反地,最好的说法是:强迫者是第一本原,而第一本原是灵魂。如果动作是与灵魂有关的,灵魂就先于灵魂,动作就毫无疑问是有意志地进行的,它就或者是一而不是多,而它的运动就是遵循着这个单独的方向的;或者是多,而毫无疑问在动作之间就有一些静止(这是你所知道的),而灵魂就不是凭自己运动的了。

摘自(阿拉伯)伊本·西那《论灵魂》第23—24页

至于数量方面的动作,是与灵魂相融最远的东西。其次。在数量方面,是没有一件东西凭自己运动的;事物之所以有这种运动,是由于有某种渗入的东西渗入其中,或者是由于它的本质发生了一种变化。但是,说到凭着变化而造成的动作,要么是,灵魂凭着它的存在方式而是一种动作,这样,当灵魂起动作时,它就不是灵魂了;要么是,灵魂凭着某种偶性而是一种动作,而不是凭着它的存在方式。所以,既然是这样,第一件事情就是:所激起的灵魂的动作并非来自它的运动;相反地,当灵魂在一个地方动的时候,它是静止在这个地方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偶性中的变化的结束乃是这个偶性的现实化,而当这个偶性已经现实化的时候,变化就已经停止了。

其次,我们已经向你说明过,灵魂并且必须是形体,而那个在位置方面起推动作用的推动者,因为它以运动着事物的方式运动,所以毫无疑问必须是形体。如果灵魂具有动作和移动的话,它是会与一个形体分离开来,然后又回到这个形体的。这些人曾经举出放在物体中水银为例,来作为灵魂的比方,当水银受到激动时,这个物体就动起来。但是他们却不肯认为这种动作是一种有所选择的动作。

摘自(阿拉伯)伊本·西那《论灵魂》第24页

至于运动,有人会说它对于动物乃是触觉的兄弟。正如在感觉中有一种居先,同样地,在机能中运动也似乎是居先的一种。大家都知道,在动物里面,有一些是具有触觉而并无运动机能的,例如某些种介类。然而我们说随意的运动是以两种方式造成的: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的运动,以及动物肢体的收缩和膨胀的运动,虽然动物并不是整个转移其地位。

摘自(阿拉伯)伊本·西那《论灵魂》第69页

真主确是使谷粒和果核绽开的,他从无生物中造出生物,从生物中造出无生物。这是真主,你们怎么能悖谬呢?他使天破晓,他以夜间供人安息,以日月供人计时。这是万能者全知者的布置。他为你们创造诸星,以便你们在陆地和海洋的重重黑暗里借诸星而遵循正道。我为有知识的民众确已解释一切迹象了。他从一个人创造你们,然后,你们有住宿的地方,有寄存的地方,我已为能了解的民众解释了一切迹象。他从云中降下雨水,用雨水使一切植物发芽,长出翠绿的枝叶,结出累累的果实,从海枣树的花被中结出一串串枣球;用雨水浇灌许多葡萄园,浇灌相似的和不相似的榟橔和石榴。当果树结果的时候,你们看看那些果实和成熟的情形吧。

摘自(阿拉伯)《古兰经》

在那日,这大地要变成别的大地,诸天也要变成为别的诸天,他们要出来见独一的、全能的真主。

摘自(阿拉伯)《古兰经》

他确已经过几个阶段创造了你们。难道你们没有看到真主怎样创造七层天,并以月亮为光明,以太阳为神灯吗?真主使你们从大地生长出来,然后使你们再返于大地,然后,又把你们从大地取出来。真主为你们而平展大地,以便你们在大地上走着宽阔的道路。

摘自(阿拉伯)《古兰经》

我在童年看到过很多地方有一种粘土,人们用来洗头,这些地方就在青湖岸边。后来,我看到这些粘土变成松软的石头,变成石头的时间大约经历了23年。

摘自(阿拉伯)伊本·西那《治疗论》第5卷第3页

我看到过一张烙饼,不薄不厚,已经变成化石,但其颜色尚存,其中有一面,上边有光线形成的条纹。这是我在呼罗珊附近一个叫查吉尔姆地方的小山上拾到的,我把它带回家,保存了一段时间。类似的东西尽管很少,有些发生得稀奇古怪,但其形成的原因则是自然的,是自然现象。

摘自(阿拉伯)伊本·西那《治疗论》第5卷第4页

如果说存在一种原动力,而且它产生在所有运动(不论是时间的运动还是本质的运动)之前,那么无论是在能够产生和消失的活动体中,还是在永不停息的活动体中都将产生这种运动。因此〔亚里士多德〕说,如果是一种能够产生的活动体,那就不可能是原动力,无论是从性质上说还是从时间上说均如此,因为不能断言原动力是活动体产生出来的一种形式。

摘自(阿拉伯)伊本·鲁西德《物理学论文》

最大的行星计七颗:即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太阳性热而燥,会合时主凶,对立时主吉;它在每宫中逗留三十天。月亮性冷而温,主吉;它在每宫中逗留两天又三分之一日。水星逢吉星主吉,逢凶星主凶;它在每宫中逗留十七天半。金星温暖适中,主吉;它在每宫中逗留二十五天。火星主凶;它在每宫中逗留十个月。木星主吉;它在每宫中逗留一年。土星性冷而燥,主凶;它在每宫中逗留三十个月。太阳的主要方位是狮子宫;它从白羊宫升起,由宝瓶宫降落。月亮的主要方位是巨蟹宫;它从金牛宫升起,由天蝎宫降落;其凶险出自磨羯宫。土星的主要方位是磨羯宫和宝瓶宫;它由天秤宫升起,从白羊宫降落;其凶险出自巨蟹宫和狮子宫。金星的主要方位是金牛宫;它由双鱼宫升起,从天秤宫降落;其凶险出自白羊宫和天蝎宫。水星的主要方位是双子宫和处女宫;它由处女宫升起,从双鱼宫降落;其凶险来自金牛宫。火星的主要方位是白羊、天蝎两宫;它由磨羯宫升起,从巨蟹宫降落;其凶险出自天秤宫。

摘自(阿拉伯)《一千零一夜》(3)第386页

每一个物体都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上升运动,如烟、火和水下的空气。一是向相反方向运动,即下降运动,如水、地块和动植物的某些部分。任何物体都不可能摆脱上述两种运动形式,运动的过程中,如不出现任何阻碍,运动决不停止。

摘自(阿拉伯)伊本·图菲勒《觉民之子永生》第40页

所谓“摄取营养”即需求营养者抛弃自身分解的废物,寻求一种补充物质,并将这种补充物变成一种本质上与自身十分相近的物质,摄入体内。

摘自(阿拉伯)伊本·图菲勒《觉民之子永生》第45页

摄取营养和生长是植物和动物普遍具有的两种功能,源出于两者的普遍形态,即(上述的)植物精神。

这类物体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动物,除与上述物体同具第一和第二形态外,还具有第三种,由此产生了感觉和自身的位移。

摘自(阿拉伯)伊本·图菲勒《觉民之子永生》第46页

所谓“生长”是通过发育的力量实现的增加,这种增加限于物体本身范围,即通过进入身体各部的营养,按自然比例构成的长、宽、高。

摘自(阿拉伯)伊本·图菲勒《觉民之子永生》第46页

源于这些形象的运动并不真正属于形象本身,它属于物体的行为者。这些行为者在物体中产生隶属于物体的种种运动。

摘自(阿拉伯)伊本·图菲勒《觉民之子永生》第52页

源于形象的运动并不真正属于形象本身,它属于物体的行为者。这些行为者在物体中产生隶属于物体的种种运动。

摘自(阿拉伯)伊本·图菲勒《觉民之子永生》第52页

某个运动对一个物体来说比另一个物体更适应,这个运动就是该物体的准备和形状。

摘自(阿拉伯)伊本·图菲勒《觉民之子永生》第52页

物体的真实存在是其形态的表现,这种形态即是各种运动的准备。但包含在物质中的这种存在真是少得可怜,几乎不被觉察。所以整个宇宙的存在,就包含在被原动力所推动的准备中,它不具有物质性质和物体的特性,不能为我们的感官和想象力所及。他如果确是天体的始终如一的各种运动的行为的推动者,它们由无规律的、既不减少又不停止的运动所产生,无疑的,他能驾驭它们,也能了解它们。

摘自(阿拉伯)伊本·图菲勒《觉民之子永生》第65页

只有运动才是经常的。它既痛苦又欢乐。当树叶再次泛绿时,当春暖花开时,当秋天结果时,记忆中冬季的冷雹和寒风就都抹去了。

摘自(埃及)纳吉布·迈哈富兹《平民史诗》故事之四51第256页

每天发生的种种事件都显示出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此事件迫使我们思考,并要求我们的看法不断适应事物的发展,以使我们的责任不因表面现象而迷失方向,我们的行动也不要因各种遁词和注意力分散而误入歧途。

摘自(阿尔及利亚)《布迈丁言论选编》第22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