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五行教育是萃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所蕴涵的积极意义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打造出的富含个性的教育新理念。而将“五行平衡”这一理念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小到一个孩子的发展,大到整个教育的平衡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要将之用于平衡学生的行为、态度、能力、个性、意志等方面,兴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应该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平时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把幻灯片、录像片、教学光盘等教学手段穿插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验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从而使所学课文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而运作现代多媒体技术,关键在于课件。教师设计课件时应从多方面考虑:一般来说,文字内容不宜过多,字体要醒目,文字和背景着色要搭配合理,文字的出现可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渴望去了解文字的内容,这样才能印象深刻;声音可以渲染气氛,刺激注意力,但在应用时应注意声音的强度,一般宜采用舒缓的轻音乐,声音应与动画同步播放;动画要讲究新颖、适用;整体内容要尽量追求新颖,贴近生活实际。
二、鼓励学生“大胆说”
说话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说”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终究要走向社会,以所学得的本领为社会服务,我们不但要通过阅读来认识社会,而且还要运用语言反映社会,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种种看法。我们教的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心理素质大多不太好。脆弱、怕羞、胆小,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缺乏自信心。这些现象在他们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要学生们养成自觉地“说”,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手段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开始我硬性规定每个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主动和老师和同生交流。最初允许学生头天做准备,直到学生扫除了心理障碍,之后便加大难度,提高要求,我当堂出题,由学生即兴发表观点、看法。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学生由当初被逼上讲台到后来争着、盼着、自觉地、坦然地上讲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不能不说是一种对语文发生兴趣的最好表现。正如魏书生老师说,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就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处得好,关系亲密,学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就喜欢这门学科;反之对老师产生了厌恶,这种情绪必然殃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关键。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要注重培养师生间的感情。一方面,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摘下“有色眼镜”,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密切地和他们进行交往,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鼓励他们不断地进取。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20世纪50年代就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爱”的教育,她经常说:只有学生喜欢你,才愿意上你的课。如果教师有魅力,充满激情,品德良好,做事公正,真正做孩子们生活学习的朋友,做关心爱护他们的朋友,那是任何缥缈的明星都无法和他竞争的。师生间形成真正的感情交流,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五行教育这一理念并不是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得当,就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充实生活的动力,有乐趣才能有兴趣,学生才能以满腔的热情,高度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中!(文/梅满江)
浅谈“五行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先贤认为,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元素,构成了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的自然环境,讲究天人合一。我们的教学同样需要和谐与平衡。我们的课堂如果也能做到“金木水火土”的和谐一体,做到“课人合一”,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成为学生想象力的“乐园”和“果园”。
一、金点子
教学需要学生思维的灵动点,即“金点子”。学生的智慧、思想,应该表现出独立性和独特性,能看到别人看不透的内容、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法、能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见解。创新是学生思想进步的一种反映。我们的课堂,有时不缺“异口同声”,而缺少“异口异声”。对此,我们在教学时不能总满足于一些封闭性的问题,让学生“说一不二”,而应尽量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说三道四”。让学生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这样的教学就会时时闪现出思想的“金点子”。所以我们要用开放性问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学习的研究者、学习的探索者,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把根留住
在数学课上,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例如:新课引入“花里胡哨”、情境创设“牵强附会”、合作交流缺失“引领作用”、探究活动“各显个性”、生活数学丢失“数学真”、数学评价缺失“含金量”……数学课堂上某些教学行为片面地热衷于对时尚的追求,缺失理性的思考,数学课的“本真”正在逐渐丢失。这样无根的课堂:课堂热闹了,数学味淡了;综合性有了,学科性没了;学生真的动起来了,教师却溜走了;教师的激情燃烧了,学生的烟都不冒了。所以我们要上有根的课,做有根的人。把根留住,因为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枝壮;把根留住,因为只有根留住了,我们才能上出有根的课,做一个有根的人。
三、水的灵动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新课标(全称: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这种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中随机产生的,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是课堂生命的“活水”,有效地利用能让课堂更加灿烂,更显生机。
例如:一位教师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比较两个相近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长方形面积的算法,只要用‘长×宽’就可以求出它们的面积。”这样一来,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与预先设计好的精心提问,一下子被这个孩子给搅乱了。这时教师随机应变,及时改变预设的程序,创造性地组织了下面的教学。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请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同学对老师笑一笑。”结果全班竟有半数的学生发出骄傲的微笑!是啊,学生有书,他们已经预习了。接着教师对这位学生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是从书上看来的?”“那么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可以用长乘以宽来计算吗?”“不知道”。好一个不知道!这时这位教师即时肯定:“某某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他能提前预习,真了不起,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可是他却不能说出为什么?看来同学们你们和他一样,知道怎么算,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呢?”“想!”同学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说。“今天老师不教,想请你来当一回老师,你能用手中的学具来证明为什么吗?”“能!”。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这位教师进一步调动起来;“好!下面就开始证明,可以独立学,也可以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学;看哪个同学、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最先证明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这时,学生个个意兴盎然,全身心投入新知识的探索中。有的独立操作,有的合作讨论,教师也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大大地超出了我的预想。由于是自己自主、合作、探索得来的知识,印象深刻,学得牢固,故讨论交流时,同学们异常兴奋、有成就感,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上台来展示自己对长方形的计算的证明方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体现出了新课标所要求的“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这样的教学场景,才会让人不禁感叹:课堂里是一群多么具有生命活力、拥有自由心灵的孩子,课堂因为他们而丰富,而眩目。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仿佛看到,在阳光的照耀下,大自然中的万物自由地和谐地生长着,到处都涌动着生命的热潮和灵性。
四、“火的热情”
教学的情境应该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的知识才会有感情,这样的课才会感染人、感动人。学生心动了,就会有积极的行动。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学,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德国卓越的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对学好数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才愿意学;愿意学,才能学好。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培养、巩固。
要根据儿童认知特征和教材内容特点,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创设童话情境,以“乐”激趣;创设现实情境,以“情”激趣;创设活动式情境,以“玩”激趣;创设操作式情境,以“做”引趣;等等,实现兴趣的有效激发,让节节课有新意,并采取措施使学生对不断有新意的课的兴趣转化为理性的求知欲望。
五、“土的质地”
我们的教学需要“原生态”,需要一种“自然美”。我们的课堂反对作秀,别让外在的功利“污染”了我们的教学。
我们的课堂不能是教师一人的“独奏”或“单口相声”,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展示前人认识的成果,我们的教育应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在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下,让不同见解和主张相互碰撞,让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性的本质。(文/杨锐)
五行理念让小学课堂更具魅力
2013年6月,带着那份刚踏上工作岗位年轻人所特有的热情与憧憬,我来到了光谷五小。初入校园,我就被光谷五小的“五行园——金石阁、木尚坊、水文轩、火景苑、土本堂”等景观所深深吸引,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在进一步的了解中,我对光谷五小的“五行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五行教育”主张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中平衡和谐发展。初为人师的我多少有些迷茫。
在最初的数学课堂上,面对一个问题,我总是会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开始时有不少学生举手表示要回答问题,但经常的挫败和忽视也会使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回答问题的勇气,于是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好像越来越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空间,需要一定的参与能力。我们的“五行教育”一直主张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但很多时候教师却没有真正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面对这种困惑,在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以及阅读相关案例文献后,为了让孩子们平衡和谐地发展,我试图在课堂上提问时以“想”代替“能”。让“想”回答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回答,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自由和安全的空间,不必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也不必有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于是,“谁想回答这个问题?”使得孩子们在课堂上更加平衡和谐地发展,同时也让我们的课堂更具魅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为了使学生“五行平衡、和谐发展”,要用情境激发求知欲,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乐学氛围,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结合自己身边的事物,能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主体感受,从而达到主动参与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和机器人的“亲密接触”》这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事先准备好的机器人视频,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特别是播放到“踢足球的机器人”时,同学们情绪高涨!“它为什么会踢足球呢?”“这个动作不标准!应该这样……”“这个球踢得真不错!”……有了问题还不好解决吗?就看你们的了。接下来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和师生互动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从进教室到投入学习完全是在和谐的气氛中完成的。这种充满魅力的课堂氛围来自学生好奇心的天性和我对“五行教育”理念的理解。
“五行教育”的内涵博大精深!我将继续努力、继续探索,让“五行教育”贯穿我的课堂中,使学生和谐发展、让课堂更具魅力!(文/谢颜铭)
“冷却”让课堂更精彩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当看到这句话时,我满腹疑问,怎样的学生称为“抽象的学生”呢?后来,当我踏上教育岗位,成为光谷五小五年级(1)班的班主任后,我才渐渐明白了,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性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当我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时,我被其博大的爱和智慧的言论所感动,这与我们五小所倡导的“五行”教育是异曲同工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照亮学生通往心灵的蹊径才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做到的。
在语文课上我们总能听到一片琅琅书声,看到一个个踊跃发言的孩子。在大多数教师的眼里这样的课肯定算是一堂好课。然而,老师们如果过于追求这样的教学形式难免会让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五行教育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互动,和谐发展,不仅仅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知识,也要让他们充分调动兴趣,让他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不要总认为“热闹”的课堂气氛就一定会成就一堂好课。在我看来阅读理解是学生的一种思维活动,它需要讨论,也需要学生安静地品味与思考。由此,我们在阅读教学时不要片面讲求教学活动的“热闹”,有时也需要有效的“冷场”。换言之,就是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最近,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堂让我颇有感触的课,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堂课中的“冷场”。这节课,我教授的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课《太阳路》一文。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奶奶说的话里的人生之路的深刻含义,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通往太阳的路是怎样的路?为什么奶奶说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条路上攀登?”接着我让学生读该文中的第21自然段。在琅琅书声过后,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来。可是当两个学生回答以后,课堂上的一只只小手都放了下去。此时,我有点着急,于是微微一笑说道:“其他同学对奶奶的话有没有不同的理解呢?”原来,其他同学的想法也和这两位学生一样。无非就是“太阳路就是人生之路,我们要努力在人生路上前进”这样的话语。其实文中让学生体会的不可能仅仅是这么一点。可是现在课堂静极了,一个个孩子托着小脑瓜看着我,课堂气氛瞬间降到冰点,我调整了情绪,又让学生继续读第6自然段,反复赏析这个片断。随后出现了不同的情况。
课堂上学生们自由地读着课文。过了两三分钟后,居然还没有一只手举起来。课堂上又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冷场”。我开始着急了,是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们记到书本上呢,还是让学生自由地读着,再读一次,再感悟呢?面对全班60个孩子亮晶晶的眼睛,我心里不禁感慨:“你面对的都是一个个希望的火种啊!一定要让他们自己读出了,融入课文,激发他们的想象!这才是我们光谷五小所提倡的‘五行’教育的精髓啊!”于是,我继续要求孩子们再读一次第21自然段。大家竖起书本,又一次齐声朗读,这时候课堂仿佛失去了时间的概念,“冷场”继续着……
过了一会儿,只有一位在本堂课中“冲锋陷阵”了好几回的女同学高高举起了手。我不禁松了一口气:还好!有这么一位心有灵犀的学生,这下可以一解“燃眉之急”了。就当我想点她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一个念头从我脑海中闪过:“为何不再让其他同学多思考一下呢,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才是‘五行’的核心教育观啊!不能只关注个别优秀学生”,于是我冲她微笑了一下,高声说:“已有同学有了新的体会。不过我希望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新的体会。所以,我和这位同学会再等大家一阵子,请同学们继续思考。”“冷场”继续着……
又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终于又举了起来,仿佛才露尖尖角的一朵朵小荷花,我的心如久干的田遇到清泉一般,于是,课堂上演了更为精彩的交流。有学生说:“人要向着目标,向着理想不断努力、拼搏,这才是文中人生路的意义”;另一位学生回答:“太阳路就是人生路,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目标,达到理想,依然还是那么执着地努力着,有着一颗离目标越来越近的心。”还有学生回答道:“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有这样的精神,怀着理想,不怕艰辛,不达目的不罢休。”
……
“有效冷场”,让我实实在在把“语文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体验”这一新理念带到了课堂上,一个个精彩的回答呈现在我的眼前,“冷场”后孩子们的表现着实让我惊喜。孩子们是一个个希望的火种,可是现在有多少教师可以说自己在课堂上已经真正渗透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呢?现在好学生在课堂上“打头阵”是司空见惯的事了。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个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下去,课堂上培养的就是这么几棵“好苗”,将来成全了这么几棵“大树”,却放弃了整个“森林”。就像课堂上师生探究的每一个问题,教师总希望看到小手如林,沉醉于这种热闹的气氛中。因为在大多数教师心中“冷场”是课堂大忌,特别是公开课的“票房毒药”。殊不知,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思维、理解、感情等种种差异。他们有的思维敏捷,有的理解能力强,有的感情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如此;很多学生还处于“萌芽”状态,他们更多地需要不断给予启迪、培养、熏陶。
因此,我们应以求真务实的思想在课堂中进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有意识地制造“有效冷场”,给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这些“小树”也能在课堂上吸取更多的“天然养分”,也能茁壮成长。现在,我们该知道,当课堂上一两名好学生在“打头阵”时,坐在某个“角落”的学生正在进行思考。不要让这种所谓的“热闹”去打断他们的思考。我们更应该知道思考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课堂中的“有效冷场”是根据学生个体间存在的种种差异而设的,这也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和认知特点。如果课堂的组织引导者一味追求场面的“热闹”,就容易让学生养成“蜻蜓点水”式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就不能最广泛、深入地与学生探讨,对文本就难以有更多、更深、更广泛的理解和体验。我想这也是我们光谷五小“五行”教育,让每个学生和谐发展教育的体现。(文/陈文)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和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矛盾:教师以成人的理性思维来主导课堂,问题设置和引导偏理性化,而小学生仍多用具体感性思维来思考问题。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理性引导,让小学生们不能理解和明白;小学生们自己具体感性的回答让教师直接引导到理性的自我思维中,小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想象能力被否定,整个课堂呈现出不平衡和谐的状况。
一、教学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谈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自然会有“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然发展”“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等一系列哲学基础论题。现代哲学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定位是:感性认识是一种感官上的认识,是一种表象,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如果说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感受,那么理性认识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总结。在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中,认识都是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这一规律也不例外。
从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教学中的感性是指教学的情感因素和学习的直觉感悟,教学中的理性是指理性思维的参与,思辨色彩的闪耀和穿透文本的解读和理解。
二、感性与理性平衡和谐发展
在教学中,感性与理性需要怎样处理呢?我们光谷五小提倡五行教育,其核心理念在于各种元素的互相平衡和谐发展。感性与理性在具体教学中也需要互相配合,相互协调发展。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光有感性,就没办法深入解读文本,没有理性思维的引导,课堂教学就无逻辑和组织性;只有理性,不注重学生的感性直觉,课堂就会了无生趣,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等难以发展,教师难以与学生实际接轨。因此,需从两者自身出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那么两者谁更重要,是理性主导感性,还是感性主导理性呢?五行教育理念认为,课堂的平衡和谐,各种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和谐运用,贴近学生实际进行灵活变通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教学的目的不是看感性和理性谁用得多一些,谁占主导地位,而是有效地服务课堂,服务师生,让课堂变得高效。因此,课堂教学的感性与理性,在于两者能平衡和谐发展,共同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情感、情趣、情境等感性因素,又要凸显文理、学理、道理等理性因素,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使两者平衡和谐发展,使小学语文课堂丰富生动,入情入理。
三、如何实现教学中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和谐
按照五行教育的理念,教学中理性与感性应该是平衡和谐共生的,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实现平衡和谐呢?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理性预设,创设情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的课前备课,实际上也是用理性梳理课程的过程。要让一堂课精彩,没有充足的理性预设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鄂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要求学生理解周恩来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梳理文章,进行理性预设,做到讲完课之后让学生理解其原因在于“中华不振”。在这里,合理的安排,理性的预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这篇课文,其他的课文在教学前的备课阶段就应该做好充足的理性预设,这样上起课来才能掌握节奏,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达到学透文本的目的。
好的理性预设的第一步,应该是注重调动起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走入课文,应以感性认识为钥匙,来推开文本之门。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生活气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课文本身为创设情境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创设情境,由贴近学生的实际点出发,可以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文本,体会文本。由具体可知的情境出发,充分利用感性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感性提问,蕴涵理性
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提问的内容应感性地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有问可答,有话可说。但问题设计应该以理性来引领,问题应该是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读透文本,理解文章核心思想。因此,即使是提问,也讲求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和谐。
如鄂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红马的故事》,如果导入时,直接问:“你们见过红马吗?你们听说过红马的故事吗?”这样的问题设置就太理性化,很显然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提问达不到调动学生感性思考的目的,这样的提问就不合理。再如这一册书中《大自然的声音》,在提问的时候,有教师这样设计问题:你在大自然中听到什么声音?有同学回答:“我听到雨声、树叶的声音。”教师接着引导:“雨声是怎样的?树叶的声音是怎样的?”学生就会回答:“雨声是滴滴答答的,树叶的声音是沙沙的。”由此逐步引入课文的学习,这个细小的提问,就是在理性中把握感性。
(三)感性处理,理性引导
在小学语文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生本课堂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对于教学的对象——小学生们,尤其是中低学段的学生们,他们以具体的感性思维为主。因此,对于教材和教学过程的处理,教师们如何做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和谐发展,其实重在用理性来思考和引导,即用理性来内化,而外化为感性的形式。
如鄂教版三年级的一篇古诗《所见》,短短的二十个字,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学中,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如何通过自己的理性解读和内化,将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以学生具体可知可感的感性形式传达出来呢?我想到了充分运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暑假炎热的夏天,伴随着画面,让学生想象自己正骑着牛,唱着歌在林中游荡。再播放蝉叫的声音,趁机问学生:“你们在这种情况下会干什么啊?”多数同学会回答捕蝉。我趁势引导:“正骑在牛背上唱歌的你现在会怎么做呢?”然后让全班学生都表演一下此时“忽然闭口立”的动作。这样具体可感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也可以加深他们对文本的印象。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性与理性既是一对矛盾,也相促相生。正如五行教育所倡导的,两者贵在平衡和谐,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以上是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和谐发展的一些浅显的探索,希望能引起各位教师的关注和在教学实践中的进一步思考。(文/严萍)
构建五行和谐课程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是数学上的一个概念。我认为教育也是这样一个随时间演变的体系,教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关系空间,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一个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方方面面。
教育系统中,学生成长与认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各个教育要素的运行与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了这个动力系统的稳定性。若教育系统各因素运行规则合理有序,系统能保持稳定性,教育便能持续稳定良好地发展;倘若教育中某一方面脱离了正常的秩序,而这种状态继续不加控制地发展,那么将会造成系统紊乱,甚至崩溃。
五行教育动力系统不是指五种具体事物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五行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五行的相生相克是密切关联又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事物就会过度亢盛而失去稳定与平衡。
在五行教育系统中同样如此。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便更容易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有了强健的体魄可以更好地投身学习中;有坚实的学习基础的学生更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养成坚忍的性格;坚忍的性格又可促进善良包容品德的养成;有善良包容品德的人的生活态度便会更加积极健康……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如果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性格的磨炼、态度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以及体质的锻炼,那么学生在没有健全人格的保障下可能会利用知识来危害社会。我们应该运用“金木水火土”这些性格特质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维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
我的班上有个小小“齐天大圣”轩轩,不论在“天宫”还是“凡间”,他总是活力四射,疯闹不停,火一样的个性让老师们都头疼不已。但别看他这样,他的小脑袋瓜可聪明了,老师的提问他总能回答上来,即使他上课根本心不在焉。经过平日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有着优于他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只是缺乏控制能力。
如何来控制轩轩过于旺盛的“火苗”呢?我想到了五行教育中相生相克的理论,我决定用“水”与轩轩的“火”来融合。我尝试培养他安静读书的习惯,建议他的父母多带他去大自然享受宁静之美,体验“心如止水”的感觉。
在培养他如“水”的性格特质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的改变,我感觉到他身上的“火苗”从以前的“熊熊烈火”演变为现在的“灵动跳跃”。逐渐地,他上课时能够安静地听讲,能够跟随老师的节奏。当然课堂上永远也少不了他的声音,不是吵闹声,而是探讨问题的踊跃发言声。
初次尝到五行教育之果的甘甜,我将把这颗果核埋下,为它施肥浇水,待到“五行教育”之树枝叶繁茂、硕果累累时,再来品尝它的滋味。
认清当前教育所处的环境,用五行的思想和观念来分析教育系统内各因素的发展变化与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利用既定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配置,以实现五行教育系统的和谐发展,保持系统的平衡稳定性。(文/吴雪莹)
“较量”游戏
“老师,今天中午我们还能去计算机室吗?”问话的是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我回头看看他,他的眼神充满了渴望。走廊不远处还站着和他一个班的另外四名学生,也用同样的眼神看着我,期待着我的回答。“好啊,还是敲了午休铃以后过来。”我欣然应允。“老师,今天我们有个新的构思,你准备接受我们的挑战吧。”孩子一脸得意的表情,接着他转身朝另外四个孩子比了一个OK的手势,几个孩子笑笑跑开了。看来,中午又有一场“较量”了。
今年已是我在学校担任信息技术教师的第6个年头。每年,我都会在所授班级里挑选几个头脑灵活、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竞赛的培养对象,然后在午休时间或是兴趣课时间进行集中培训,以达到提高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的。不过历年来,在培训过程中也一直有一个无法根治的问题,那就是孩子们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太差。只要教师稍不留神,他们就会偷偷上网或是玩游戏。对于这种现象,我曾大声呵斥过,也曾轻言细语规劝过,但都屡禁不止,学生依旧我行我素。直到今年,学校大力推进五行教育,在学校反复对教师进行培训之后,我才有了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有相生相克的规律,是密切关联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事物就会过度亢奋而失去稳定与平衡。自从了解了这个相生相克的规律后,我就在设想,能不能把这个规律运用到教学中去呢?有什么方法,能“生”出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克”住孩子们对游戏的迷恋和对网络不能自拔的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我想到了“较量”。这个较量,并不是单单只在同班学生之间进行,而是可以发展到跨年段之间,师生之间,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不同国籍的对手。当然,这只是我心中初步的一个构想。这个方法是否可行,还得先在一部分学生身上实践。于是,我挑选了几个头脑灵活,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开始了我的“较量”游戏。
考虑到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我选择了Scratch软件作为孩子们“较量”的工具。Scratch软件是一款面向少年的简易编程工具。在以往孩子的记忆里,跟程序沾边的软件就很闷,又要背命令,又要记单词。但Scratch软件摒弃了早期编程软件的枯燥,采用搭积木式的方法,不需要写程序,只需要发挥想象力,把程序搭在一起,就可以做成简单的动画,MV,甚至是游戏等。第一天,我给几个孩子欣赏了网上一些优秀的Scratch作品。孩子们一看就被吸引了,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给他们讲解了Scratch软件的基本界面,演示了“搭积木”的过程,但没有让他们动手自己操作。这时,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被我完全勾起,所谓的相生,就此而起。第二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在网上找图像、声音素材,导入到Scratch软件里,做简单的动画。第三天,孩子们之间开始了“较量”,纷纷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展示,互相切磋,做得好的孩子一脸得意,作品稍差的孩子则不服气,重新上网找素材再做。到第五天,孩子们已不满足互相“较量”了,他们把目标转向了我这个老师,纷纷要求与我做的作品比个高低。到第十天,我告诉孩子们,可以把“较量”游戏更加扩大一些,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Scratch网站上,与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一较高下。一听说要挑战世界各地的高手,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
在孩子们忙于“较量”的这段时间,我仔细了观察他们,他们再也没有偷偷玩游戏或是流连于网络了。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找素材,做作品,上传作品。然后互相较量,与老师较量,与网络上的同龄人较量。而后很长一段时间,游戏与网络都被他们遗忘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用Scratch都能做出简单的游戏了,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大大减少了他们对游戏的迷恋。我想所谓相克,大抵如此。
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我的“较量”游戏取得了初步成功。我打算下学期把这个“较量”游戏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当然不止针对Scratch软件,还有其他所有教学软件我也需要琢磨出一套独有的“较量”游戏,让五行教育相生相克的智慧引领我的教学更加平衡更加和谐地发展,使信息技术课不再是孩子们眼里的游戏课,而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碰撞与较量!(文/李靖)
教学“若烹小鲜”
老子《道德经》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体会是,教学也“若烹小鲜”。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环境是一种生态环境,起决定因素的是其中的“生”态。要保护好教学的生态平衡,就必须协调好教学的“五行”。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课堂上的理念碰撞意味着师生情感在同时运动、相互碰撞,促使学习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学习。我所理解的理念碰撞主要包括生生思维互动和师生情感撞击。
生生思维互动是指学生之间的交流、质疑、争辩、补充,生生思维互动就是碰撞。真正的生生思维互动是一个群体学习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经过自学,拥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疑惑后,才能使其提升认知的结构、养成健全的性格、形成良好的习惯。在五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搜索引擎》这一课中,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如何运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我主要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了一节练习课: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在网上搜索、交换资料,通过讨论并拟订实施计划,最后要完成“秋游计划”这样一个情境。活动的最后小组成员要将设计的方案用Word或PPT制作出来并展示给大家,促进生生互动交流。在本课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课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互相协作、倾听、交流的能力。通过生生思维互动,学生因交流而提升、因碰撞而感悟、因竞争而进取、因自主而创新。
师生情感撞击意味着一种情感的课堂。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看作心上的朋友,学生将视教师为眼中的亲人。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撞击,将让师生同品共享合作学习的愉悦,将给师生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我认为在师生情感撞击中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换位思考”,就是在心理上把角色换一下,那么思维的角度和方式马上就不一样了。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把问题切割得很小,而是一开始就把主要任务和全部任务交给学生,并且有时间和检查的要求,看学生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潜能往往是教师估计不到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了乘法口诀,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中,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我一开始就把《6的乘法口诀》的全部任务交给学生,要求学生一次性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根据前面学习的规律和经验,虽然每个学生的思维的方式和切入点不一样,但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从整体出发,通过自主探究、总结经验,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就会一下子豁然开朗,做到举一反三。这样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从学生经验出发、换位思考,在这样一个有情感的课堂学生最终会找到学习规律和方法。
治大国和烹小鲜,都需要耐心、细心、爱心、还有恒心,教学也是。五行教育的相互滋生与促进使得课堂上的理论碰撞让教学具备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智慧的火花,让教学因碰撞更和谐、更精彩!(文/谢颜铭)
注:①《老子·德经·六十章》;②《发生在课堂上的理念碰撞》作者:李希贵;③《实现生生互动的策略》作者:孙玉生;④《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责任感》,《天津教育》2006.9,第15~16页。
尊重差异 和谐发展
转眼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结束了,为了检测孩子们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单元测试。看着测试的成绩,我两眼发黑,成绩太不尽如人意了,均分比预想的要低好几分。按照以往的惯例,测试后的第二天将会进行测试分析,看到自己的成绩,孩子们将一个个哑口无言,无精打采。难道这一次也这样吗?学校推行五行平衡,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都能全面发展。金、木、水、火、土在大千世界中都能独立存在,和谐发展,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容忍班级中的差生,学生的错误呢?五个手指有长有短,更何况是有差异的人呢?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快慢,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这是客观存在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形为,我发现自己太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各学生的个体差异,让自己情绪失控,痛苦不堪。学生们压力过大。
这一次的试卷分析和讲解,我决定改变原有的惯例。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表扬鼓励有进步的;帮学生共同分析错误原因。
第二天来到教室,孩子们似乎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个个都胆战心惊的。望着孩子们,我笑了笑,说:“今天的试卷分析,我决定改变原来的方式,改为①表扬,②找原因。”大家听了我的,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头纷纷落了下来,坐姿也都随意了些。“本次测试,杨雨、王一格等同学,学习踏踏实实,做题认真仔细,取得了好的成绩,值得表扬。贺子豪同学测试的成绩虽然还是丙,但可以看出他尽力了。我们不会埋怨他,只要尽力了,我们都会喜欢他。”在讲解习题时,我从原来注重知识转变为重方法和习惯,如讲解难题时,我会更多地教学生如何思考,入手去解决难题的方法。在讲解基础题、简单题时,我会让他们多读、多想。让会做的同学来提示不会的,让不会的同学认识到题目并不难,只是自己在做题时没有认真读题、不够认真,同时请同学们帮忙分析解决坏毛病的方法。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种方法既保护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又为他们学习成绩提高指明了方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帮他们找“老师”,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弱的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第二单元学完了,当我向大家布置测试的任务时,大家欢呼雀跃,都很期待,班上一个最差的学生对我说:“孙老师,我喜欢数学课,它让我轻松,愉快。”通过测试,孩子们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五行平衡、和谐发展,让我认识到事物的差异,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让我更从容自如地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是啊,学生对测试没有负担了,对数学课感兴趣了,对老师感到亲切了,这就是对我们数学老师最大的肯定!(文/孙艳红)
让和谐的音符飘洒英语课堂
“五行平衡,和谐发展”,我常常在想:五行平衡怎样融入英语课堂中,五行平衡的英语课堂又是怎样的?思索很长时间,一直找不到答案。五行,对我来说,有点远,那么和谐发展呢?英语课堂的和谐不就是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吗?而和谐不也就是五行平衡的宗旨吗?这,就是我思索的答案。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和谐呢?
一、发挥情感魅力,让学习氛围和谐民主
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保持情感、认知和发展等方面的和谐,才能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新一代的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赞赏和尊重的和谐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乐观、和谐地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的教学要求不同,小学英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我通常以“三个带进”来优化教学氛围。
1.把激情带进课堂
我总是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课,寓教于乐。不管个人、家里有多少难以处理的事,都不把个人的情绪带到课堂上。
2.把微笑带进课堂
在课堂上,我常常以自己的眼神、语调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社会氛围。
3.把欢乐带进课堂
我常常用幽默风趣的话语,甚至以委婉动听的歌声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乐学中渐渐做到会学、善学。
二、精心设计主体活动,让英语课堂和谐高效
想要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活动设计要有意义,贴近生活。2012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学习中用。例如,我在教学hamburger、noodles、cake、hotdog等单词的时候,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半夜,两只老鼠从洞里跑出来偷东西吃,看到桌子上放着许多食物,便抢夺起来——“I want the cake/hamburger/...!”,抢到最后一样食物时争夺不下——“Iwant!”“I want!”,这时突然跳出一只大猫,老鼠们吓得不敢动弹,大猫边把食物一样样地夺回,边恶狠狠地说:“Giveme backmy...!”,最后老鼠只好两手空空地逃回洞里。另外,我还准备了色彩鲜艳的图片和道具,在讲故事的时候尽量采用简单的语言,多次在语音语调上强调新授单词,辅以稍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要求学生模仿跟读,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很有兴趣模仿,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在讲第二遍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学生自发地根据老师拿着的食物,使用“Iwant the...!”和“Giveme backmy...!”等既简单、出现频率又高的句子参与故事的讲述中。就这样,学生们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主地参与课堂,想象力和语言能力都得到极大的锻炼。
有效的活动教学是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方式,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言、获得能力,从而使英语课堂真正走向和谐高效。
三、开展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这种“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评价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而发展性则是新课程教学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在的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正确的评价会给学生以鼓励和期待,使之产生尊师、乐学的情感。期待是情感的寄托,是信任的投资。因此,对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给予关注,以信任和期待的形成进行正确评价、引导,把信任和期待变成师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注重落实在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上。尤其对于差生,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是发展,就应该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同时,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样性。例如:学生学习有兴趣,喜欢研究,能认真听讲、勤于思考,能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等。教师发现学生的这些优势和潜能,就应及时给予正确评价和鼓励,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它是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它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到学生身心合一的最佳教育效果,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部分,和谐的英语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是小学生生命成长的天堂。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从构建和谐英语教学课堂入手,努力营造一个引发学生兴趣、焕发学生活力、激发学生创造的课堂,让和谐的音符飘洒英语课堂,进而构建和谐英语教育环境,从而实现五行平衡的梦想。(文/秦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