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心学习某样事物

用心学习某样事物

时间:2023-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这些问题,有一整系列的反驳和回答,先从观察报告开始,有其他更丰富的东西值得用心去学习——此处要注意“心”这个字的所有内涵;其中包括爱与节奏。有大量论据都可用来支持“用心学习”的好处。我们用心记忆和学会的,都已经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转化为内在所有。久而久之,这个令人羡慕的小群体就证实了拥有一个精心策划的可靠素材的记忆库的价值。必须非常小心,不要被困在拆毛巾纺线的行为之中。

这条建议可能来得有些出人意料。这种乏味老派的机械式学习任务与提高独处能力、享受独处时光有何相关?我们不是早在几十年前就摆脱那呆板的教育模式了吗?现在我们有互联网,有计算器,有手机,究竟为什么还要拿这些重复性的无价值的东西——例如时间表、不规则动词和英国国王年表等来堵塞我们的脑子呢?

针对这些问题,有一整系列的反驳和回答,先从观察报告开始,有其他更丰富的东西值得用心去学习——此处要注意“心”这个字的所有内涵;其中包括爱与节奏。如果觉得时间表或历史日期无聊,可学学别的——诗歌、一门外语、元素周期表。不过还有两个特别的答案与独处之乐和孤独之俱紧密相关:一个储量丰富、能提高创造力的头脑;一个存满美丽或有用物件的记忆库,能带来安全感,将人从对自我的完全依赖中解放出来,似乎还能帮助于独处中获得平衡和理智。

我已经说过,独处也许必不可少,而且绝对有助于创造力,这一点早已得到确认。事情为何如此,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人的出现会转移或改造一个人对核心自我的感受。因此如果灵感降临,你需要有材料来供创作冲动发挥用武之地,如果必须转向外界以获取必要信息,那么你自身的表达就可能受到损坏。华兹华斯的名作《水仙》如果以下列方式结尾,那么效果可能大相径庭:

每每我躺在床上,

或心神空荡,或思绪忧伤,

我必得起身去搜寻

登录Flicker、谷歌或YouTube。

创造力与记忆的能力深刻相关:“记忆(remember)”一词源自“re-member”,意为“将部件复归原位”。尤其是当古希腊神话中将记忆女神作为“缪斯女神之母”,这种感觉就尤为强烈。

缪斯女神包括九位美丽的仙女,这些少女象征着各种艺术,给予艺术家以灵感:卡莉欧碧(史诗);克莉奥(历史);欧特碧(笛子和抒情诗歌);塔莉亚(喜剧和田园诗);美尔波墨妮(悲剧);特尔西科瑞(舞蹈);爱拉托(爱情诗);波莉姆妮娅(圣歌);乌拉妮娅(天文)。她们的父亲是万神之神宙斯,母亲是摩涅莫辛涅——记忆。我们至今仍用“缪斯”一词来形容为男性艺术家带来持久影响的女性。

过去孩子们常常从小学就开始训练记忆力,但如今所谓的“机械式学习”已经不再流行。许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认为非常遗憾。有大量论据都可用来支持“用心学习”的好处。

如今,对记忆“数值范围、时间表或诗节”的支持……已遭受攻击多年——这并不公平……感觉和记忆是伙伴……机械式学习更多的是一种训练而非学习。它是自由思想家可攀爬的框架……“识记”过去常常被作为“文化”的同义词。(现在)却成了派对上的一个花招……是浪费时间……(教育)“只有当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头脑交给特定学科内所包含的大量知识才可能实现”……在教育中,顺从就是赋权。

/缪斯女神是代表艺术、给予艺术家灵感的九位美丽仙女。她们的母亲是摩涅莫辛涅——记忆女神。

(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发表于

2012年11月16日的《金融时报》)

我们用心记忆和学会的,都已经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转化为内在所有。知识现已成为我们核心自我,我们身份的一部分,独处时我们就能接近它:我们不再是飘浮于巨大虚空之中的互不相干的碎片,而是通过共有的文化碎片同一个更广阔丰盛的世界紧相联系,但同时又不失“自我”。对于许多人而言,这种资源,这种储量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思想、为连贯性、为安全感提供了养料,而且必定是将“孤独”转化为创造性独处的要素之一。这样的文化参与活动,你不可能从网络或阅读中获得。

拥有大量伸手可取的多层次记忆素材的另一大益处可能更近似于逸闻趣事。单独拘禁,尤其是如果伴随着恐惧、不确定或感觉丧失,那么确实会导致精神错乱,甚至让表面看来很强硬的人也崩溃。因此那些丝毫未损地挺过这些经历的人值得仔细研究;他们显然拥有独处的超常技能,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久而久之,这个令人羡慕的小群体就证实了拥有一个精心策划的可靠素材的记忆库的价值。

1949年,伊迪斯·哈约什·伯恩在匈牙利被捕,在那里她原本是一位记者。她被单独关押起来——通常处于黑暗之中,有时环境潮湿,没有任何娱乐设施(诸如书籍,甚至缝纫),时不时还要遭受审讯,但她一直不知道被控告犯了什么罪,对未来命运没有丝毫把握:这一切特征都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精神崩溃。但她显然完好无损地幸存了下来。她将之归结为自身的精神训练和智力资源。她每天都想象自己在曾经到访过的城市中漫步;背诵诗歌——将诗句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通过她在学医时代所用心学会的医疗知识而保持与自己身体的联系。她在自传中还提及其他几种“娱乐”资源,它们都依赖于丰富的头脑:举例来说,她会拆开毛巾的线头,然后编织成绳索。

必须非常小心,不要被困在拆毛巾纺线的行为之中。毛巾每两周才更换一次,因此我要花两个月时间才能集齐编结绳索所需的三十二根线。幸运的是,我一直都狂热地爱好编结,而且拥有最著名的书籍《阿什丽编结之书》,我曾对照勤勉学习,书中除了编结技巧外,还收录有大量绳索编结介绍。我将三十二根线分为八组,编了一条漂亮的绳子——圆形的,被称作教鞭。

(《七年孤独》,伊迪斯·伯恩著,哈米什·汉密尔顿出版社,1957年)

有如此之多的例子能证明手上有外在资料所提供的赋权——私有的、个人的、所学会的以及冲动——以至于我会怀疑,对于脑中空空、没有可靠的连接点的恐惧是否就是我们当下造成惧怕独处的原因之一呢。值得记住的是,公元三世纪至五世纪那些满心欢喜的沙漠隐修士们几乎完全目不识丁:他们每日背诵圣歌——备受推崇的按节奏重复活动,显然也极受喜爱——完全依循记忆完成,这便是“机械式学习”的丰硕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