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安全教育管理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徐小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会在校园中表现出来,为了有效控制校园安全事故,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一、强化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预防安全事故能力的前提。安全教育应全方位渗透,多角度进行,坚持经常化。学校除开设安全教育课,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渗透外,还应利用班会、晨会、升旗活动、师生集会、职工例会、法制安全教育大会、新生入学教育等强化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把安全教育警示内容纳入其中统筹规划,使师生置身校园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到安全教育的信息。
安全教育要突出重点,注意季节性特点。一般地楼梯楼道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体育、实验课安全、校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校内外住宿安全等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应坚持经常教育,长抓不懈。对于具有季节性特点的安全事故教育则应提前做好教育预防工作。如每年九月初新生入学,学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成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入冬前,防火、防煤气中毒成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在暑热到来前防溺水、防雷电、防汛又成为这一时期的安全教育重点。只有抓住了安全教育的重点,把握住不同时期安全教育的侧重点,才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教育的内容应涵盖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自救能力的培养,还应包括以文明习惯养成为主的遵纪守法教育。我们不能单纯的就安全抓安全,而应把师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真正确立学校“德育为首、安全第一”的管理思想。
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安全管理的关键是要构建全员参与、职责明确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应实行全覆盖、立体式的管理模式。
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网。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应按照“谁的人谁管理,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组织谁管理,谁的区域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管理责任。实行校长负责,分管校长主抓,各部门配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网络,使学生在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处在有明确安全责任人的管理之下,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落实全程监控,突出管理重点。学校的安全管理应坚持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每个区域都有人监控,不应在时空上留下管理的疏漏。对于重点部位如门卫、食堂、宿舍、部室等,设立专人进行管理,明确职责,实行零距离值班,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学校应组建护校队和突发性事件应急分队,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巡逻护校和应急演练,以确保校园平安。
注视管理细节,提高预防水平。学校的安全管理旨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任何细节上的疏漏都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因而管理者必须重视管理的细节,不允许出现任何疏漏。学校必须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学校要舍得投入,逐步对重点部室和要害部位安装报警、摄像装置。提高安全技防水平是缓解人员编制紧张、减轻学校工作负担的有效措施。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基础
转变育人理念,树立人人都是可造之材的人才观。从发展的角度对待学生,不以成绩好坏论优劣,事实上我们好多教师很难做到这点。因为现实的升学就业压力和教师考评办法,使教师过多的受社会功利的趋使,而看重学生的分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多一份睿智,多一点淡泊,在救人的同时学会自救。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程度。要树立学生都是好学生的评价观,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感受到自身在老师心中的重要性。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看学生的成绩,要看他是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度量,用一个标准去卡。在学生发展的策略上,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用特长去树立信心,唤醒他们的进取心,从而带动弱势学科的学习。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必然要求学校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学校不是工厂,不可能培养出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才。好多师生间的冲突都是由于我们打着“全面发展”的旗号,扼杀学生个性,让学生盲目的齐头并进造成的。学校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展示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每位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师生的欣赏,进而增强学生自信心,使每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丹凤县西河中学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