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思考

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3-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工作机制,学校也能遵循科学发展观,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采取具体措施,学校财产、师生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有的同志认为上级安全工作发文多、开会多,不同程度地存在松懈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倦情绪。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学生的行为不检点有直接关系。

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思考

温 斐

李岚清同志曾经讲过“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工作机制,学校也能遵循科学发展观,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采取具体措施,学校财产、师生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尽管这样还不时出现校园安全事故。要想减少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提高认识

安全事故有一定的隐蔽性、突发性和偶然性,好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常大喊“以人为本”、“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等措施,而实际上则忙于教育教学改革,争抢生源蔚然成风,注重学校成绩、名次,安全检查多走过场,敷衍塞责,少数学校的领导安全意识不够强,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漏洞。有的同志认为上级安全工作发文多、开会多,不同程度地存在松懈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倦情绪。他们责任意识淡薄,强调客观原因多,追求表面文章,缺乏行动落实。这怎么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呢?甚至有些领导缺乏预见性,认为事故毕竟发生少,凭借自己的经验,铤而走险,殊不知这种个人经验主义一旦失效后将会给多少孩子和家庭带来不幸。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思想认识,一旦因为我们的疏忽检查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岂不愧对一方百姓的信赖吗?

二、政府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学校设施条件

许多学校经过国家“普九”验收以后,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但还有不少问题,比如:校园硬化没完成,每遇雨雪天,道路泥泞,师生行走如履薄冰,怎么能不出事故呢?无多功能厅,许多活动只好在室外进行,师生用餐只好在宿舍进行,冬季火炉取暖隐患难除。加之近年来随着学校布点的调整,寄宿学生越来越多,而与之配套的相关设施设备不足,管理滞后。许多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服务人员不足、超量接待、管理不力等矛盾。一些设备设施超期使用,更换维修不及时,或安装不规范,使用不科学。因此政府应该切实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减少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隐患,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如果这样还出问题的话,那就是管理的问题了。

三、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条件的艰苦、设施的简陋或不足,固然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外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使安全工作能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

1.建立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完善各类安全制度。校内各种活动、各类人员、各个时段均需明确管理职责,并以责任书的形式予以落实。加强对班主任及部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预警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加强宣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教育在前,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通过多种途径把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教育知识宣传到师生、家长及广大人民群众中,切实营造稳定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杜绝教育教学事故。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教,倡导“爱心”教育,坚决杜绝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杜绝出现其它有悖职业道德及法律的事情,不要因为我们的教育不当而留下安全祸根。

4.要勤查实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学校是育人场所,我们倡导不能让一个孩子流失,其实很难做到,但起码应该保证孩子的安全。所以我们工作一定要做实,应该经常的检查校舍场地、设备设施、电器电路、食品卫生、学生管理、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宁可小心谨慎,矫枉过正,切不可侥幸姑息。

5.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以行为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学生的行为不检点有直接关系。学校应该狠抓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规避风险的意识,培养孩子自护、自救、防灾、逃生的能力。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疏导一些心理上的障碍,也是预防安全事故的一个好的方法。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被视为掌上明珠,在溺爱中孩子产生了自私、骄横、任性等不良的心理现象,他伤、自残、自杀的事件很多。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自身安全的关系,狠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给各个学校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聘请专家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我们要共同给孩子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及时矫正孩子的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遏制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红柳沟镇中学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