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语文教育,促进社会和谐
张雪林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世纪国人的重要任务。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实施中,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必须通过创新,适应建设需要,促进发展。社会发展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既为教育提供条件,又为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必须着眼于社会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进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语文教育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从校园教育到终身的社会教育转变
现代化的和谐社会是高度科学化、信息化的社会,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学生不仅在学校围墙内学习,而且要从社会、家庭、传媒中接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社会已开始向学习型社会转变。终身教育是适应这种转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终身教育打破了现行教育制度的一切已有的界限,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追求教育的连续性、衔接性和统一性,使人的一生成为受教育的一生,使整个社会成为教育社会。它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间的有机结合,整合教育资源和手段,在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目标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帮助人们过一种和谐的与人性相一致的充实的生活。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语文教育不再局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固有内容,而重在培养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相处,如何认识理解人,如何与他人共同工作,实质就是培养人的和谐能力。
二、语文教育目标的变化:从工具性向综合性转变
过去,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即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范教育活动,只有服务于社会的工具价值,很少有主体意义。从语文教育来说,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仅仅是一种学习、思维和认识世界的工具。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注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注重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语文不仅具有工具价值,更具有人文价值,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语文教育的目标既要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提高,更要促进学生人格精神的健康成长,使学生在语文教育活动中达到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净化灵魂的目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三、语文教育方式的变化:从单向灌输向多向互动转变
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学生,多有思想活跃、勇于探索、追求新奇的特点。在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新事物层出不穷,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各种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急剧碰撞,选择的可能性增大,语文教育如果还沿用过去那种“记词语,背文章”“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而且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形成教与学相分离的被动局面。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板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建立师生间民主的平等合作关系,发挥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是时代之所求,语文教育发展变革之所需。
四、适应和谐社会的语文教师素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都要进行调整和变革,在这种调整和变革中,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教育素养和人格素养。
1.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要从专业型向复合型发展。终身教育理念突破了学校的围墙,也跨出了教材的边界。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现有语文专业知识的训练掌握,而应当拓展知识视野,加强知识更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展示丰富的知识内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具备驾驭生活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2.语文教师的教育素养要从传统型向创新型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提出的新事业,没有创新的人才不行。而教育不创新,教师没有创新能力,就很难培养出创新的人才。国家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将为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语文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框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使语文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以思想自由、多样和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
3.语文教师的人格素养要从独立型向合作型发展。合作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又最重要的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文化、教育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都只有靠合作素养来实现、加强和发扬光大。在一个群体中,合作的行为对于集体和个人目标的实现都是非常必要的。合作体现的是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可以极大地迸发出创新能力、工作热情和知识力量。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语文教师理应是合作互助的楷模,也只有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与同行、与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平等对话,相互合作,才能成为合格的有益的为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工作者。
作者:岐山县安乐初级中学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