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上面所发生的事故分析,还是因学生的心理不健康造成的。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成绩压力是当前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确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净化环境,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校平安和谐发展

赵希文

近年来,各学校将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之首,各校都成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学生中出现的不安全事故和犯罪案件始终居高不下。

笔对某校近五年所发生的不安全事故回顾如下:某班两学生因一段时间家长忙而对子女照顾偏少,两生在交谈中想到自己可能不是父母的亲生子,与父母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便想偷偷的去做DNA鉴定;某班一学生因自己家穷,总认为别的同学笑话他,于是经常动手打人,且多次将同学致伤;某班两学生服下多片安眠药,老师发现后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抢救过来后教师问为什么要这样,学生却说:我想尝一下安乐死的滋味;某班一学生在教室里因受到几名学生的言语攻击,便从三楼教室的窗户上跳下,造成重伤……

从上面所发生的事故分析,还是因学生的心理不健康造成的。现代医学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能力的不完备,生理与心理发育的不同步,对家庭存在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难以挽救的后果。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现笔者谈谈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进入课堂。以前各校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现在心理健康课已进入了课堂,但是没有考核方案,很多课被一些统考课挤占,显得形同虚设。

第二,要提高专任教师的水平。教师虽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但仍有大部分教师不能把日益增多的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不能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第三,从成绩上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成绩压力是当前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紊乱,甚至产生了变态心理。

第四,注意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构成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另一直接原因。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及衣食,更要关心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相互之间多理解、多沟通。

第五,搞好家庭关系,减少对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有的学生因为父母关系不和,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

第六,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式。现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的教育观念依然在一些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一些老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在学生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严,这样才能让学生听话,才能压住课堂,因此,对犯错误或学习不好的学生动辄进行指责和呵斥,为何不能使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第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风气通过家庭、社区等途径影响其心理健康。如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上曾一度刮起过“走后门”、“一切向钱看”、“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等不良风气,都曾使一些中学生的心理受到了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要确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净化环境,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第八,加强对学生的珍爱生命和法律责任教育。教育学生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每个人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加强学生的法律责任教育,让他知道这件事发生之后他应承担什么样的民事赔偿和法律责任,让他做到每件事三思而后行。

总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尤其是教育部门更应抓早抓实,促进学校平安和和谐发展。

作者:陕西省镇巴县杨家河九年制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