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辛格所提出的自我提问的策略源自于一个建模策略,教师可以用它来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从而设定自己的阅读目标。辛格认为,当学生而非教师设定阅读目标时,学生们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在给学生精心设计示范了恰当的问题之后,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写在白板上。在这一阶段,作为提问者的教师要逐步退出角色,与此同时,把学生逐步引进到提问者的角色中来。


基本原则

辛格所提出的自我提问的策略源自于一个建模策略,教师可以用它来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从而设定自己的阅读目标。辛格认为,当学生而非教师设定阅读目标时,学生们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如果自我提问策略一直使用,儿童就会把这一策略内化吸收并开始使用熟练读者的方法来构建文本。


总体描述

辛格概括了理解问题的三要素:(1)建模;(2)逐步引进/逐步退出;(3)批判性思维。

(1)建模。提出问题以确定学生想知道的内容。

(2)逐步引进/逐步退出。在给学生精心设计示范了恰当的问题之后,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写在白板上。在这一阶段,作为提问者的教师要逐步退出角色,与此同时,把学生逐步引进到提问者的角色中来。

(3)批判性思维。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会提出与文章有关的批判性思维的问题,以建构自己的意义。


实例运用

教师高举一本由利亚·卡尔马伊克所写的书,书名叫《厄尔酷毙了》,并把题目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教师提出了第一个启发性的问题:“仅仅听到这本书的书名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们回答了几个问题,教师适时地把这些问题记录在白板上:

然后,教师大声朗读了这个故事的前三行:

“厄尔有辆用干草做的自行车,他在银河系上骑他的脚踏车,在我看来,厄尔酷毙了。

教师问了第二个问题:“关于厄尔,你们现在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如下:

教师接着问:“关于这个故事,你们还有什么想要问故事的作者?”(当然,所提问的问题是基于故事的内容)。学生所提问的问题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