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写两个字

多写两个字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是五年前,我让组长帮我检查背书,但有一个同学硬是要背书给我听,然后让我签字,说是回家给他爸爸看,这样他爸爸才会表扬他。早读课很快就过去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饭桌旁,带着一身疲劳回家的家长们,看到孩子课本上“第一名”“已熟练背诵”的字样,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而孩子则在一旁显出得意的神情,心中又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一定多获得几个荣耀,让爸妈心里乐开了花。

多写两个字

早读课,我让孩子们背诵《〈论语〉十则》。

背书大王李友志还是一马当先,第一个完成了背诵任务。按照惯例,我顺手在他的书上签下“已背9月27日”。

“老师,我背书。”数学课代表韦洋举手了。

“好的,你开始吧。”说着,我接过了孩子手中的书。

不到1分钟,孩子顺利地背诵完课文。

照例,我也签下了“已背9月27日”的字样。可就在我签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一件往事从脑海里跳了出来。

那是五年前,我让组长帮我检查背书,但有一个同学硬是要背书给我听,然后让我签字,说是回家给他爸爸看,这样他爸爸才会表扬他。

如果我把孩子背书的名次写下来,孩子会不会回家也向家长“炫耀”一番呢?这样,孩子背书不是又多了一份动力吗?

想到这里,我又在“已背”后面写上“第二名”的字样。在李友志的课本上补写了“第一名”的荣耀。

这样,很快,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都一一诞生了。

有些背诵很熟练的同学,我在他的课本上签下又多写了“熟练”两个字。

早读课很快就过去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饭桌旁,带着一身疲劳回家的家长们,看到孩子课本上“第一名”“已熟练背诵”的字样,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而孩子则在一旁显出得意的神情,心中又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一定多获得几个荣耀,让爸妈心里乐开了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