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筝》教学三题

《风筝》教学三题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也是本册课本中最难理解的一篇课文。鲁迅在1919年8月20日至9月9日在《国民公报》副刊“新文艺”栏内以“神飞”的笔名发表了一组七篇短小散文诗,其中《我的兄弟》与《风筝》题材一样,人物相同。唐弢将其形容为“一个简朴的素描草稿”,认为是《风筝》的雏形。

《风筝》教学三题

《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也是本册课本中最难理解的一篇课文。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理解“在矛盾和冲突中也有亲情”,并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我对课文的理解和教学的实践,现就这篇课文的教学谈一些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积累运用的目的;二是为阅读做好铺垫。基于这样的认识,这篇课文的基础知识教学我选择了两个点:一个是对鲁迅和《野草》的介绍;二是词语教学。

对鲁迅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自行解决,教师可就一些关键的知识点进行提问,要注意的是,不要试图期望学生在一次学习中“穷尽”鲁迅。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可以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进行。针对这篇课文“思想性”强的特点,我们要重点向学生强调对鲁迅的评价“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对“思想家”这一点要做重点介绍,为后面对文章主题的多角度探究做好铺垫。

对《野草》的介绍,要侧重于从时代背景着手,侧重于介绍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一些思想状况在《野草》中的一些反映,要通过介绍为后面探究文章主题架设桥梁。

本文的生词较多,但不是每一个词语都需要做细致的分析讲解。基于积累和为阅读服务的目的,我们应该重点分析描写风筝、描写“我”和小兄弟对风筝不同态度的生词,这样既教词语,又教阅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描写风筝的词“憔悴”时,首先提问学生词在文中的什么位置,并引领学生读两遍文中的原句,然后让学生说说词语的音、形、义,当学生说到“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时,提出“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什么、这里形容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三个问题。讨论之后,又向学生提出,文中哪一处描写可以用“憔悴”来形容,“我”的小兄弟做的风筝具有什么特点等。通过这样一番探究,学生不仅结合课文深入地理解了词语,掌握了词语的用法,也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了准备。教学描写兄弟的词语“苦心孤诣”时,重点应放在了词义上,结合课文分析苦心孤诣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苦心孤诣,苦心孤诣达到了什么程度等。完成这个词语教学之后,用“小兄弟如此苦心孤诣地做风筝,‘我’是怎样做的呢”引出词语“虐杀”,接着引领学生分析虐杀一词。

以上是本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这样的教学既有效地完成了知识的积累,又为阅读探究做出了充分的铺垫。

二、寻找一个探究的切入点

这篇文章的主题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很值得做一番探究,以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切入不好,容易陷进琐碎的迷魂阵,迷失方向,把握不住文章的精髓。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我们需要精心设计一个探究的切入口,带领学生从这个口进入,去深入探究文章的主题,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据此,我设计的切入口是:有人建议,将文章的最后三段删除,替换成“我沉重着的心终于轻松了,谢谢你,兄弟!”你认为可不可以,为什么?请从文章的主题等角度切入谈谈你的观点。为了让探究更深入,我做了如下的安排:第一,将学生分成六人一个小组,组长一人,集体讨论,组长汇总大家的意见指定代表发言。第二,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正方论点是可以替换成指定的句子;反方论点是不可以替换成指定的句子。第三,辩论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正反两方各小组指定的代表发言,第二阶段自由辩论,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同时,为了降低辩论的难度,我进行了如下的点拨:删除最后三段后,你能从剩下的文字中读到什么样的主题?最后三段从表现主题等不同角度看有些什么作用?你可以从“人物关系、回忆的主体事件和作者的心理感受”等不同角度切入思考。

在学生的辩论结束后,教师根据辩论的具体情况,从鲁迅是“思想家”的角度对文章的主题进行点拨。针对“人物关系”提出“兄弟深情”的见解,针对“主体事件”提出“游戏正当”的看法,针对“心理感受”提出“自身精神”的观点。在完成以上三点的分析之后,用“没有最后三段,这三点精神在文中也得到很好的表达,但是,如果没有最后三段,文章的思想性就大打折扣了,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深刻之处就表现在这里,这篇文章的落脚点实际上就在最后三段,这就是作者对‘无怨恨发出的感叹’”过渡到对文章主题更深层面的点拨。此时教师应该紧扣“为什么要感叹没有怨恨”进行点拨,阐明“感叹无怨”的主题。教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点拨要注意引用学生辩论时提到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要注意简明扼要,点拨只是对学生辩论的一些小结和认识迷局上的一些导引。

对于开头切入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点拨,内容上如上文所述,结构上主要是和开头相照应,开头写“悲哀”写“严冬”,结尾也写“悲哀”写“严冬”,删除了,就失去了结构上的浑然一体。

三、两篇文章与两处悲哀

这篇课文值得探究的问题很多,以下设计的两个问题是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课下完成的,以拓宽拓深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如果教学时间允许,也可以利用课堂完成。

(一)比较《我的兄弟》与《风筝》两篇文章的异同

鲁迅在1919年8月20日至9月9日在《国民公报》副刊“新文艺”栏内以“神飞”的笔名发表了一组七篇短小散文诗,其中《我的兄弟》与《风筝》题材一样,人物相同。唐弢将其形容为“一个简朴的素描草稿”,认为是《风筝》的雏形。请侧重从写法上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这两篇文章从内容到写法都有许多相同相异的地方,一个是“素描”,一个是“油画”,通过比较,学生能悟出许多写作上的道理,懂得写文章修改和修饰的意义,对于写作教学是大有益处的。本题的难度不大,不再赘述。

(二)比较文中的两处悲哀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都写到“悲哀”,这两处悲哀有没有什么不同?作者究竟在悲哀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换了一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两处悲哀在意义上没有本质的差别,前者在程度上要轻一点,侧重于表达对个人过错的一种痛楚;后者要重一点,那种悲哀不仅是对自己的,更重要的是为“弟弟的不怨恨”而感到悲哀。至于作者究竟在悲哀什么,下面侧重谈一谈这个问题。

首先,作者悲哀的是自己。那时小兄弟大概十岁左右,多病,瘦弱,酷爱风筝,苦心孤诣地“经营”着自己的风筝,却遭到“我”的无情“虐杀”。直到后来,“我”偶尔看到一本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自己错了。“踏扁”的不仅是风筝,还有幼小的心灵,“我”没有权利以“长辈”的身份凭借着“力气”摧残儿童的心灵。为此,“我”感到沉重的悲哀,悲哀自己当年的举动和封建家长意识。

其次,作者悲哀的是他人、是社会。当“我”得知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之后,“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而且在这风筝已经“浮动”的季节,“我”感到“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此时,作者悲哀的不再是自己,而是“兄弟们”。他为什么不记得“我”曾经给予的“虐杀”呢?当年,他又为什么不反抗呢?此时,我的悲哀加深了一层,不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我”为被虐杀者的不反抗感到悲哀,他们的沉默是他们之所以被肆无忌惮地虐杀的原因。

最后,作者悲哀的还是自己。行文到结尾的时候作者说“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在悲哀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无可把握”这个修饰语,或者说,为什么要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呢?这需要了解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25年1月,这个时期,鲁迅思想的核心仍是“进化论”,至于中国将要走向何方,怎样去改变落后的现状,他还不能明晰地指出,他只知道要打破黑屋子,至于打破黑屋子以后怎样建设新屋子,他也是茫然的。他自己回忆说自己“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心情太颓废”,“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因为前途茫茫,所以这种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我”为自己不能说出怎样才能不再有“忘却怨恨”的悲哀而更加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