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西安装备制造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西安始终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对全国、全省、全市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国防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十年来,西安市委和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装备制造业确定为主导产业,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团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重点项目,延伸产业链,积极打造优势产业聚集区,着力扶持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
一、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性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按照国家统计局重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CB/T4754—2002),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7个大类行业、56个中类行业和209个小类行业。
西安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07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464个,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0.26%;从业人员23.37万人,占60.63%。2007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0.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5.88%。完成工业总产值959.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82%,比全国23.68 %的平均水平高出37.14%。实现利润总额52.44亿元,比上年增长62.8%,高于全市增速26.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51.3%。实现税金总额27.78亿元,比上年增长40.0%,高于全市增速10.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税金总额的48.6%。这充分说明西安装备制造业是西安工业的核心和主体,是西安经济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详见表1)
表1 西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及地位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西安统计年鉴。注:① 1997年以前为乡及乡以上数字,1997年以后为规模以上数字。② 西安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六大类不含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从表1可见,西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44.6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577.04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3.66%;西安装备制造业(六大类)的总产值从1978年的19.9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15.7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4.23%。
将表1中西安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用曲线表示,可以更加直观地看西安工业对生产总值及装备制造业对工业贡献的增长情况。
西安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图
上图表明,从1978年到2007年,西安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95年以后基本平稳。30年中总体下降20.89个百分点。而西安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除1980年至1991年有所下降外,总体呈上升势头,30年中上升了15.26个百分点。说明西安的工业在经历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退二进三”的政策引导后,在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下降。但西安装备制造业却没有随工业比重的下滑而下降,相反,装备制造业比重仍然以逐年增加的势头继续保持对西安工业强有力的支撑。
西安装备制造业位居陕西省第一,2004年西安装备制造业企业数、资产总额、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省的62.07%、52.93%、65.57%。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经过“三线建设”调整搬迁,86.2%的科研院所,60%以上的生产能力都集中在西安。
二、西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西安装备制造业从“一五”期间国家安排“156”项重点工程起步,经过“三线建设”时期形成完整体系,在改革开放以后又得到了改造提高,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一五”、“二五”及三年调整时期
西安装备制造业超前发展,成为西安支柱产业。“一五”时期,国家鉴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和工业布局过分倚重沿海问题,把陕西和西安作为战略后方进行重点建设。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给西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7.94亿元。当时国家156个重点项目,在西安就摆放了17项,占全国重点项目的10.9%。国家68项装备制造业项目,西安有11项,占全国装备制造业项目的16.2%,占全省的52.38%。全国军工项目46项,西安有11项,占全国23.91%,占全省64.7%。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国家对西安工业建设投资大量增加,从1958年到1960年共投资9.15亿元,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投资总额增加15.2%,是西安工业建设史上投资最多的时期。这期间虽然受到“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干扰,但经过三年调整,到1965年重点骨干项目全部建成。
经过“一五”、“二五”(包括三年调整)的大规模建设,西安的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装备工业的基本骨架。当时的重点骨干项目引进了苏联和东欧的成套技术和关键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电工电器行业相继建成西安绝缘材料厂、西安开关整流器厂、西安电力电容器厂、西安高压电瓷厂、西安变压器厂、西安低压开关厂、西安电缆厂和西瓷研究所,西安“电工城”拔地而起,成为国家电工电器产品的科研生产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先后建成172厂、430厂、113厂、114厂、115厂、248厂等骨干企业和5个研究所。在西安建成轰炸机、雷达、航(舰)炮、弹药及光学仪器科研生产基地。仪器仪表行业先后建成西安仪表厂、东风仪表厂、西北光学仪表厂、西安石油勘探仪表厂及一批地方仪表企业,在全国仪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还在重型机械、轻纺机械、普通机床及标准件行业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重要企业,如陕西重型机械厂、西安冶金机械厂等。
装备制造业的大规模建设,拉开了西安工业化建设的序幕。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成为领跑西安工业化的主要力量。“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81%,高出全市工业年均增长率14.09个百分点。“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0.19%,高出全市工业年均增长率0.63个百分点。从1957年到1965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5.51%上升到39.77%,超过纺织、食品工业,跃居全市第一支柱产业。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还以其特有的产业关联效应,有力拉动了西安能源、化工、建材等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西安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当时的户县电厂、灞桥电厂、西郊橡胶厂等,就是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配套项目建设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讯工程学院等工科院校,也是为适应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由国家新建或由外地内迁的。
(二)“三线建设”时期
西安装备制造业形成完整体系,在国家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随着中苏关系的急剧恶化,我国面临的军事威胁日益增加,中央于1964年作出集中力量进行“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在“三五”“四五”期间得到强有力贯彻,有些重大项目的建设一直延伸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又给西安摆放了一批重大项目,为进一步增强西安装备制造业实力,加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三线建设”以军事装备制造业为主体。先后新建、迁建生产企业13个,科研院所16个,学校、医院、物资供应等配套单位20多个,在加强和完善航空、兵器和电子工业的科研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推动了航天和核工业的建设。航天工业建成由4所、3厂及其他相关单位组成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并在微电子、专用集成电路、卫星电子设备及地面测控技术等方面建成研究所3个,生产企业1个。核工业在核专用设备、核仪器仪表及铀矿勘探、采掘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生产能力。由此,西安逐渐成为我国航空、航天、电子、兵器、电力机械制造、仪器仪表和缝纫机工业等装备造业重要基地。为以后西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75年西安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 17.37 亿元,比1965年增长2.2 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06%。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西安装备制造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独特道路。
(三)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时期,西安装备制造业抓住发展机遇,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就,也遇到过严峻的挑战,陷入过低潮和困境,但总体上仍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而这种发展不再是靠大规模建设新厂支撑,而是靠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深化改革实现的。这表明西安装备制造业由过去的外延式发展逐步转向了内涵式发展的轨道。这一时期,“三线建设”调整在西安装备制造业的聚集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先后有20多个“三线”企业和一大批科研院所迁入西安,并结合搬迁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不仅使西安装备制造业壮大了产业规模,扩充了产业门类,也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以下四个方面:(1)原分布于商洛、渭南等地的电子企业和一批科研机构迁入西安南郊重建,形成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园区——电子城。(2)原在秦岭山区的067基地、063基地等单位迁到西安近郊重建,在韦区——田王一线建成以航天运载工具和卫星有效载荷为主的航天城,现已成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3)原在宝鸡的陕西重型汽车公司、法士特齿轮公司及相关配套企业迁入西安,并在经开区建成西部汽车城,已发展成为重型汽车研发生产基地。(4)一大批科研院所搬迁到西安高新区及其周围,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力量。如原在云南的705所迁入高新区后,联合相关科研生产单位,发展成为我国水中兵器科研生产基地。西安至此已经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基础的装备工业体系,其中航天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等六大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竞争能力。一些产品如高压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工业风机、民用飞机、仪器仪表、铁路货车、空调冰箱用压缩机、高性能数字程控交换机、数字通讯设备、雷达整机等在国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顾西安装备制造业60年的发展轨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西安装备制造业是西安工业的主体,是领跑西安工业化的主导力量,是西安经济最重要的主导产业。
三、西安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特点
(一)西安拥有发展装备制造业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
西安虽属内陆城市,但处于我国中西部结合部,位于欧亚大陆桥中国段的中部,东可出海,西可出疆。交通及电信条件迅速改善,为发展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西安国际航空港咸阳机场与国内外50多个城市通航;米字形高等级公路缩短了与周边地区的距离,西安的一日通达的公路交通覆盖了所有相连的省会城市;有8条主要铁路通过西安,构成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大的铁路运输交通枢纽。西安是西北经济活动中心,是连接西南的主要城市。这种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优势,为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大大减少发展装备制造业过程中的运输、物流和信息成本。
(二)西安装备制造业起步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科技优势和自主研制能力
西安装备制造业的兴建,早期是在中苏友好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因而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建设起点较高,技术水平在国内后来居上。“一五”、“二五”时期建设的大部分军工项目都是苏联帮助设计,并提供成套技术和关键设备,总体上接近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时期新建的民用装备制造业项目,有些从苏联和东欧引进了先进技术,因而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如东德援建的西安仪表厂,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工业自动化仪表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仪表工业的兴起,开创了我国仪表工业现代化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给引进项目建设造成很大困难,但也促使我国加强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从仿制进入自行设计和研制阶段,提高了自主研制能力。这一阶段,西安装备制造业为国家研制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和民用装备,创造了许多“国内第一”。以机械工业系统为例,陕西压延设备厂研制的500吨模具配压机、西安机床厂研制的两种球面磨床等,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以下简称西电公司)自行设计的产品达数百种之多,制造了我国第一批全塑热压联合扎绞电缆、第一台330千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第一台330千伏KM型高压空气断路器等,有些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入新世纪,西安装备制造业高科技特征突出,具有开发高技术产品的巨大活力。其中航天、航空和电子信息业是在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的高科技产业。新舟60飞机等在国际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技术。
新舟60飞机
(三)西安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拥有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
西安的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和产品类别较为齐全,主要涉及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7个大类行业,其中有农业机械、汽车、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石油化工、轻工纺织、通信设备、输变电设备等几十个中类行业和上百个小类行业。资产总额在10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业大类行业有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详见表2)
表2 2007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7大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个、亿元、人
﹡资料来源:2008年西安统计年鉴
目前,西安已基本形成航空航天设备、电子信息设备、专用通用设备、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等五大优势产业。
1.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
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西飞集团)、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西航集团)、航天四院、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等企业为骨干的研发生产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建成进一步促进西安航空航天产业的聚集发展。生产大型运输机、支线客机、通用飞机、大型航空发动机、飞机零部件制造及转包生产,新一代运载火箭及导弹发动机、卫星有效载荷及卫星地面系统等产品。仅飞机制造业就拥有5个国家级研究所、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6个省级技术中心,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形成飞机总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基本配套,设计、实验、试飞、制造体系完整的军民用大中型飞机科研生产基地,其总体实力占全国航空工业1/4以上。
2.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
以西安大唐电信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电信)、西安海天天线科技公司、陕西西京电气总公司、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生产基地等主要企业为骨干。生产现代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医用网络电脑及新型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其中彩色显像管、偏转磁芯、真空开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60%和36%,均居全国第一。
3.汽车制造业
以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集团)、西安比亚迪汽车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公司)、陕西欧舒特汽车公司、西安沃尔沃客车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公司(以下简称法士特公司)等企业为骨干,生产重型汽车、大客车、小轿车、中轻型货车、汽车发动机以及其他零部件等产品。形成以“两大两微”为主,汽车零部件为辅,改装专用车共同发展的产品结构。中型载货车产量在全国重型载货车行业排名第六位,15吨以上重型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35%;中型汽车变速器在汽车行业排名第二位,在重型变速器行业排名第一位,富勒重型汽车变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85%以上。
4.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
以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集团)、西安标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准公司)、庆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庆安集团)、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德维筑路机械有限公司、西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西安矿山机械厂等企业为骨干,生产大型工业风机、工业缝纫机、空调压缩机,以及筑路、矿山、冶金行业专用的工程机械等产品。标准公司具有年产各类中、高档工业缝纫机50余万架的生产能力,全国市场占有率30%左右。陕鼓集团主导产品轴流压缩机和能量透平装置,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市场占有率98%。
5.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业
以西电公司为主体的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实力雄厚,是我国三大输变电研发与制造基地之一,主导产品有全封闭组合电器SF6高压短路、油浸式平泼点抗器、棒型支柱绝缘子、油纸电容式套管、氧化锌避雷器、电子磁套、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西电公司承担了我国电力建设中1/3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任务,是我国目前唯一能成套提供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的企业。
(四)国防科技工业实力雄厚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由于国家把陕西作为重要的战略后方,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国防科技工业及配套工程建设,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对“三线”企业的调整搬迁,使西安装备制造业中国防科技工业比重加大,军事装备优势明显。陕西是我国第一军工大省,军工企业占全国军工系统的11%,科研院所占13.4%,职工总数占14%,科技人员占15.4%,固定资产净值占12%。经过“三线”调整搬迁,上述60%以上的能力和86.2%的科研院所都集中到西安。在西安城郊形成各具特色的电子城、航天城、飞机城、兵工城等高科技产业园区。西安由此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军工在发挥自身技术专长和设备优势发展民品方面,先后开发了包括民用飞机、航天运载工具、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制冷设备、新纺织机械、化工及民爆产品、能源设备、医疗设备、新型材料及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主的十类数千种民用产品,进行了数百项军转民技术改造,已基本形成了具有军工不同行业特色的军民结合发展格局。
(五)西安装备制造业的主体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
西安已有陕汽集团、西电公司、法士特公司等12户企业进入全国机械行业500强企业。2007年陕汽集团、西电公司、西飞集团销售产值超过百亿元大关。(详见表3)
西电公司
表3 西安市2007年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西安市经委提供相关数据
从表3可见,2007年大唐电信、西飞集团等7个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产值、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47.88%、26.30%、56.96%,是西安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力量。
四、促进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把装备制造业确定为西安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从制定扶持政策,调整结构,技术创新,培育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深化企业改革等方面支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一)制定扶持政策,为装备制造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西安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努力打造装备制造业的新优势,大力提升工业化水平,使装备制造业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相继印发了《西安工业振兴计划》、《西安市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实施方案》、《西安市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西安汽车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从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资金投入、军民结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为装备制造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的措施。工业是保增长的主力军,装备制造业作为西安第一大产业担当了主要任务。装备制造业积极落实这些优惠政策,成绩显著。2009年1—3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8.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96.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9.9%。2009年1—4月份西安高新区166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43亿元,比亚迪公司就占到一半,拉动了企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二)积极打造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地
为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西安市委、市政府积极打造装备制造业五大产业链和七大产业集聚地,促进了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1.打造装备制造业五大产业链
航空航天产品产业链——以飞机、航空发动机、航天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制造为主体的航空航天产品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链——以现代通信设备制造等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链。
汽车产品产业链——以商用汽车、小轿车、大客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体的汽车产品产业链。
专用通用设备产业链——以工业风机、工业缝纫机及工程机械制造为主体的专用通用设备产业链。
输变电成套设备产业链——以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为主体的输变电成套设备产业链。
2.打造装备制造业七大产业集聚地
航空设备制造业——以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飞集团、西航集团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大型运输机、支线客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大中型航空发动机、飞机零部件制造及转包生产,形成航空设备制造业集聚地。
航天设备制造业——以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航天四院、067基地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运载火箭及航天发动机、卫星有效载荷及卫星应用地面系统等产品,形成航天设备制造业集聚地。
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以大唐电信、海天天线、美国应用材料西安全球开发公司、西安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陕西西京电气总公司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现代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在高新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高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集聚地。
重型汽车产业——在西安经开区,以陕汽集团、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重点发展商用汽车、汽车发动机、车桥和零部件生产,形成以重型汽车及汽车发动机为支柱的汽车产业集聚地。
小轿车及大客车产业——在西安高新区,以比亚迪公司、法士特公司、欧舒特公司、德国联合汽车电子和美国伊顿公司等企业为主,重点发展小轿车、大客车、汽车变速箱、汽车电子、汽车底盘等汽车零部件。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配套便捷的小轿车及大客车产业集聚地。
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业——以西电公司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为主,带动相互配套企业,重点发展高中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加快研制生产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形成全国最大的超高压及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研发及制造集聚地。
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以陕鼓集团、标准公司、庆安集团、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西安矿山机械厂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大型工业风机、工业缝纫机、空调压缩机,以及筑路、矿山、冶金行业专用的工程机械等产品。以经济开发区为主,聚集相关企业,逐步形成专用通用设备制造集聚地。
西安通过打造五大产业链和七大产业集聚区,以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二环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步伐,促进了西安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发展,提高了重点企业产品的本地配套率,延伸了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关联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西安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产品本地配套率由2005年的22.7%提高到2007年的33.2%,平均提高10.5个百分点。
(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是解决西安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西安市委、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西安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西安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中心46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26个,市级13个。2007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新产品产值321.76万元,是2001年的6.5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值的35.6%。截至2007年底,西安已有中国名牌产品18个,其中,装备制造业方面12个,占67%。有陕西名牌产品109个,装备制造业方面54个,占50%;西安名牌产品214个,装备制造业方面95个,占名牌总数的44%。陕汽集团独家引进德国曼公司世界顶级的曼F2000重卡整车制造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生产出了中国当代重卡最高水平的德龙F2000系列产品。陕鼓集团在引进瑞士苏尔寿技术和与德国技术合作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消化、吸收、再创新,现已自主研发生产了20多个系列产品,其中轴流压缩机和能量回收透平装置生产制造技术跃居全国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西飞集团、比亚迪公司、西电公司等企业也通过自主创新,拥有了一批包括新舟60飞机、比亚迪轿车和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等在国际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技术。
(四)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实质是把临战状态下形成的富余军工科研生产能力转入国民经济系统,这是西安生产力发展史上一次产业大转移。在军民结合方针指引下,西安国防科技工业坚持“三个面向”(面向企业技术改造,担当国民经济的“第二装备部”;面向国际市场,担当机电产品出口主力军;面向人民生活,发展短线高档耐用消费品),高起点地开发了1000多种民用产品,形成了“两机”(民用运七、运八飞机)、“三冷”(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空调器)、“四发”(风冷发动机、大发柴油机、PA6柴油机、燃气轮机)、“五车”(大型客车、农用车、微型汽车、超微型汽车、摩托车)、“六轻”(食品深加工等6种轻工机械)、“七纺”(气流纺机、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高速并条机、水下切粒机)为主干的民品生产格局。其中147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80多种产品被国家认定为进口替代产品,15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五)积极实行招商引资,加强与国际装备制造业接轨
西安装备制造业紧紧围绕优势产业的发展和重点产品产业链的延伸,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工作,结束了长达20年的封闭状态。截至2008年,西安装备制造业有外商投资企业53家,引进国外项目560个,占全市引进工业项目的31.54%。实际利用外资额16.25亿美元,占32.44%。许多企业结合技术引进,积极推行先进的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企业素质全面提升,成为国际著名公司的合作伙伴。西飞集团在行业内率先走出国门,把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成为与国外合作开展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的首家企业。年创汇额从1984年的100万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7200多万美元,增长了71倍。西航集团利用“斯贝发动机”引进技术与国外资本合资生产航空锻件、叶片,成为陕西机电产品出口大户。
(六)深化企业改革,不断优化资产配置和企业组织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改制、兼并、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的政策措施,使西安装备制造业企业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所有制结构上,国有企业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非国有经济更多地进入装备领域,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打破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294家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占企业总数的63.36%,设立上市公司4家。在企业组织结构上,市场取向的改革使生产要素加速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又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促进了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从而使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顽疾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
(七)政府引导,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为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2004年到2008年,西安市政府对装备制造业投资累计达483.2亿元。仅2008年投资169.8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3倍。同时政府建立了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工业产业化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贴息,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补贴。每年从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发展装备制造业,带动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取得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仅2007年西安将2423万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装备制造业企业项目建设的贷款贴息,占全年专项资金投入量的48.8%,带动了14亿元社会资金的投入。
(八)积极搭建会展业平台,促进装备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
会展经济是新世纪三大无烟产业之一。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制定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会展经济的若干意见》,建立了曲江会展园区,促进了装备制造业国际性、全国性展会开展。从2004年至2008年共举办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制造技术装备采购洽谈会等装备制造业展会 10个,成交额 75亿元。西安高陵县和陕汽集团借2009中国西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之机,积极建设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会上高陵县为基地引进8家汽配企业,合同引资10.4亿元。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是集汽车研发、生产、检测、销售、物流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生产基地,规划面积11.83平方公里。累计引进汽配企业41家,投资总额40多亿元,其中建成投产企业15家。政府搭建的会展经济平台,促进了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进入了“高技术引领,大产业支撑,强辐射带动”的又好又快发展新阶段。
五、西安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又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展和培育有利因素,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互相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扎扎实实地办好自己的事情。西安装备制造业既存在战略机遇,又有困难和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一)机遇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机遇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9月份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制定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从税收、投资、技术创新等方面推出扶持政策,对于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具有重要导向支持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
2.产业转移的机遇
目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在生产成本压力的考虑之下,国际产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以我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沿海地区,产业也向中西部地区扩散。西安科技实力雄厚和劳动力成本相对比较低,现有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将赢得承接这两个“转移”的历史机遇。
3.改革发展的机遇
目前我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国外技术、产品等价格便宜,不仅为我国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也为装备制造业大集团、大企业在境外并购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国家“大型飞机项目”机遇
2007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研制经费500亿—600亿元,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为西安积极建设我国最强的民用飞机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基地和航空产业创新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提供了机遇。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举办项目签约仪式
(二)挑战
1.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装备需求急剧萎缩,西安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趋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2.同类区域性城市竞争的挑战
目前,西安装备制造业与同类区域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据2007年全国36个中心城市数据显示,西安装备制造业在全国36个中心城市总产值排名第16位,增加值排名15位,资产排名12位,利润总额排名18位。2007年,西安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7.17亿元,而成都完成354.2亿元,差距近百亿元。与同属传统老工业基地的长春市相比,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比长春市多了38户,而长春市2007年完成装备制造业总产值2219.6亿元,西安仅为945亿元,比西安高出1.34倍。
3.资源整合的挑战
资源整合指军工企业与本地资源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西安是国家安全类装备的重要基地,军工企业聚集了雄厚的科技、人才、装备技术等优势,但由于这些企业均为中央统一管理,地方没有决策权。同时,这些企业属于国防保密性质的单位,很多技术和人员都不能按照市场导向流动。一方面,大部分军工企业在发展民用产业上,根据市场临时开发生产,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形成较好的产业链,对西安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具备了相当的研发生产能力,但鉴于军品生产体制的限制,很难跨过军品生产的门槛,在军品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不但阻碍了西安民营企业进军军品的道路,也影响了军工企业在民用产业上的发展。西飞集团1999年以前,民品收入占到总量的30%左右,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军工企业自身体制的影响,现已不足总量的20%。
4.发展后劲不足的挑战
近年来,西安装备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许多与重大技术装备相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依靠进口。西电公司核心业务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次设备及其成套方面,而相应的二次保护设备及智能化配套比较弱,缺少核心技术,对国外公司依赖性较强。二是总量偏小,大企业、大集团较少。西安除陕汽集团、西电公司、西飞集团销售产值超百亿元外,还缺乏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行业内位次靠前、上规模、关联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三是大项目储备较少。西安拟开工的装备制造项目共有35项,其中10亿元以上的只有5项,计划总投资73.5亿元。1亿—10亿元的有30项,计划总投资100.5亿元。四是产业链短,本地产品配套率低。据对陕汽集团、陕鼓集团、法士特公司、比亚迪公司、西电公司、标准公司等6户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统计情况看,本地产业配套率只有33.2%,大量的配套在外地,使大企业产业链在本地的延伸受限制,也严重制约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六、做强做大西安装备制造业的思路和对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落实自主研究重大装备国内依托工程和政府采购制度,着力发展重大成套设备、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提高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和国产化水平。温总理的讲话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西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定位是,军工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步伐。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国际竞争力较强、国内同行业技术领先的优势企业。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力度,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通过对主导产业、骨干企业、重点产品的培育扶持,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基地。为此,主要对策是:
(一)继续优化工业布局,推动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
以西安高新区、经开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等“两区两基地”为依托,聚集相关装备制造业,形成装备制造业七大产业集群。一是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集群,产值达到300亿元。二是小轿车及大客车产业集群,产值达200亿元。三是重型载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达300亿元。四是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业集群,产值达到200亿元。五是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集群,产值达到300亿元。六是形成航空设备制造业集群,产值达到200亿元。七是航天设备制造业集群,产值达到200亿元。通过产业的集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的配套能力,增强园区招商引资的实力,进一步提升西安市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二)积极构建西安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基地
一是根据属地原则将地处西安的国防科技工业纳入西安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将军事装备制造业纳入《西安振兴装备制造业专项规划》,并由其下设的办公室统一规划和协调。二是构筑西安军民结合的管理体制。在现行宏观体制背景下,总体改革思路是:军品部分仍以国家主管部门(包括各军工集团公司)管理为主,民品部分应以地方行业管理为主,军民之间相互融合、渗透。具体为:军品生产主要由国家条条部门管理为主,省国防科工委负责“督导、检查、协调、服务”,这类企业在实行国有独资的同时,可试点将部分企业改组为有多个国有法人投资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军工中的竞争性民品部分,应通过改制的形式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人,同地方上的企业一样,归入行业管理渠道,由市发改委负责调控。三是以体制改革为基础,促进生产要素在军工和地方之间合理流动,推进军工与地方产业一体化。以军品生产为主的军工企业要打破军工系统内部大配套的格局,在保障国防安全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军品的准入门槛,将一些零部件、原材料和中间加工制造采用许可证管理、招标、订货等办法分包出去,选择有条件的民用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研制,形成研究设计和系统集成、总装“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小核心大协作”模式。
(三)全力做好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集中力量抓好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40亿元的以陕汽集团整车制造为龙头、以康明斯发动机及秦益汽配等零部件生产为配套的商用汽车制造业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通过这些重大项目的陆续入驻和投产,全力打造以重汽制造、兵器装备为主线的高端制造产业。基地要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本地资源的整合重组,优化升级,最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主导产业集群,推动西安工业迅速做强做大,在全国制造业领域形成西安的板块效应和集聚态势。
(四)重点培育扶持大企业和大集团
大企业、大集团是做强做大西安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市级相关部门,一要全方位、全天候做好服务工作,全力争取超百亿元企业数量实现新的突破。二要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银行信贷、社会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缓解企业发展资金紧缺,三要延伸汽车及零部件、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专用通用设备以及航空航天设备等产品的产业链,解决产业缺项问题。支持中小企业为大企业的重点产品配套,进一步提高本地产品的配套率。
(五)全力抓好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的建设
重点项目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撑。西安要围绕装备制造业五大优势产业,抓好一批能够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在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一要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要求,落实责任主体,确保项目按期完成。二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围绕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重要环节,加强监督,做好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三要积极争取国家、省上专项资金支持。
(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大力提升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对新通过认定的国家、省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在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研究院的企业,西安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将给予一次性支持。二是加快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鼓励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合作,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相结合的产学研联合体的建设。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平台共享机制,促进全市重大设备、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强西安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建设,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与评估、政策咨询、知识产权申报、相关课题或专题认定资助等服务。
(七)鼓励支持企业上市,增强融资能力
有效提高企业的融资发展能力是加快装备制造业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西安装备制造业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间接融资,对财政无偿拨款有一定的依赖性,不善于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致使企业融资成本高,受金融政策影响较大。要积极鼓励支持企业上市,利用证券市场筹资。要重点帮助西电公司、陕汽集团、陕鼓集团、法士特公司等一批大型优势企业率先整体改制上市。鼓励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和投资活动,政府部门优先推荐其投资项目享受国家及地方贴息贷款和科技扶持资金的支持。
中共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靳秀珍 吴群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