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值得骄傲的是我参与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最值得骄傲的是我参与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从事上海的港口建设,是公认的业内专家。他认为光阳、釜山是世界航运中心,上海港跟中国的其他港口都是它们的喂给港。我作为上海港务局的副局长,很清楚当年上海港的发展受到两个因素制约。第二个是上海港的入海或者说通海的航道严重不足。我们有一个梦想,最好再造一个新的上海港,以摆脱这两个瓶颈的制约。所以关键技术的突破,主要是靠我们中国港口技术专家的努力。这些问题在上海的施工建设中是绝无仅有的。

归 墨,1946年1月出生。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大连工学院港口专业毕业。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上海的港口建设,是公认的业内专家。作为洋山深水港港区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历时3年多建成洋山港,创下世界外港建设的奇迹。曾任上海港务局副局长、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港口分指挥部指挥、洋山同盛港口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现任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顾问、专家委员会主任。先后获“严凯教育科技基金奖”、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口述:归 墨

采访:黄西林、黄中元、冯玉丽

整理:黄中元

时间:2011年1月24日

地点:上海同盛大厦

我的一个梦想,最好再造一个新的上海港

我在2009年5月份已经光荣退休了,现在担任同盛集团的顾问和专家组主任。建设洋山时,我作为上海港务局的副局长,调到深水港指挥部担任同盛集团的副总裁兼港口分指挥部的指挥,专门负责建设上海的新港区。

2001年,我们曾经去韩国釜山进行考察。考察后我们有两个小时没说话,包括现在的韩市长都没有说话,因为我们都被釜山港的宣传片给打动了。釜山新港边有个光阳港,光阳港的规划有个宣传片,它是用非常高科技的手段来做广告的。其中有一段画面是这样的!把地球仪倒过来,北极朝下,然后把球切成两半,南边的扔掉了,北边的地球仪展开。他认为光阳、釜山是世界航运中心,上海港跟中国的其他港口都是它们的喂给港。当时光阳港的主任留我们吃午饭。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光阳港执行的是自由港的政策。因为我们知道,自由港政策要在我们国家实施还缺少很多先决条件。所以当时上海新港的建设场面和我们的深水港建设还在继续论证,还有很多不同的意见,还在争论,这种局面使得我们参观的每一个人心情沉重。

我作为上海港务局的副局长,很清楚当年上海港的发展受到两个因素制约。一个是上海的深水岸线资源已经用光了,没有了。这个岸线资源是不能再生的。第二个是上海港的入海或者说通海的航道严重不足。这两个因素制约了它的继续发展。我们有一个梦想,最好再造一个新的上海港,以摆脱这两个瓶颈的制约。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投身到了洋山深水港的建设中。

克服困难,经受考验

在建设港区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困难。以前上海港的建设规划范围都在黄浦江沿岸,最多到长江的南岸,现在却是要在外海岛礁上建港!再加上这个地区没有陆域,要人工造地。我们用了1 500万立方的海沙来填充两平方公里的陆域,这样的工程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实施过。再加上这个地方有很复杂的地质条件,尽管有岩积的岛礁,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是长年累月积下来深厚的饱和的软黏土。要处理好这种软黏土是非常困难的,加上海水氯离子的腐蚀问题,我选择建筑材料时就要考虑到它的长远性、耐腐蚀性。加上这么深的水和岸壁的稳定性,都是港区建设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在关键技术上,我们先请专业的交通部三航院给出技术方案,然后请全国的专家予以评审。最后得到比较统一的技术方案,将其反馈给设计院,请他们依此做出施工图。所以关键技术的突破,主要是靠我们中国港口技术专家的努力。

洋山巷地处浙江,撇开技术上的问题,建设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主要是人工、机械、材料这三大方面。在那个岛礁上,人住的地方都没有,我怎么才能组织几千名建设者、施工人员来进行日常的工作?一开始,我们是把一条过期的废船稍加改造后抛在那个海域。所有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人员就住在船上的客房里。当然,由于淡水受限制,所有的食品都要船运过来。这些问题尽管困难,但还是能够克服的。比较难克服、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动迁是浙江省的。上海深水港指挥部原来准备组织一帮人来进行征地动迁。征地、动迁、安置,这三个方面是征地的真正内容。所以征地没有那么简单!第一要征地就要把小洋山全征下来;第二要动迁,上面有1 423户人家,近4万人需动迁。此外,祖祖辈辈生活在小洋山的人都葬在这里。要迁移坟墓,是要向传统观念挑战的。最后上海市跟浙江省取得一致,这个征地动迁由浙江省来组织,上海来配合。动迁的速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所以当时一期工程实际上是小洋山方案。由于岛上4 000多渔民、居民的生活用品都是由水上交通来供给的。如果我的工程船舶一字排开,就把岛上交通码头全部封锁住了,这就会引起居民跟建设者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当时就把二期工程提前与一期工程一起来实施,让征地动迁与建设平行操作。现在看来,这样的决策起码为工程进度赢得了一年半的工期。由于浙江、上海两地妥善解决了征地动迁、安置政策,小洋山居民都得到了安置。当时让这些居民自由选择,如果愿意到上海来的,马上进上海。大概有接近一半的人员选择了到上海来;还有一半人由于自身情况,不愿到上海来,但是他们要求子女的就读、就业要获得上海待遇,这些方面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大桥没通之前,我们是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征地动迁取得一定进展后,就住在岛上了。后来有了指挥部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但这是工程施工期间的临时建筑,所以生活条件相对还是比较艰苦的。岛上还没有淡水,要靠船运,从上海运到这个地方。上海的自来水很便宜,一块多一个立方,运到这里就是两位数。所以我们的生活淡水都是受到一些限制的,不能像在上海家里一样很敞开地用。为了实现梦想,这些困难都一一克服了。一直到2005年大桥结构贯通,自来水、电都从上海引过来,这个地方的用水、用电才得到根本的改变,才改善了生活条件和施工条件。原来这个岛上没有电,是靠柴油发电来供生活和施工用的。这些问题在上海的施工建设中是绝无仅有的。

难忘的事情太多了,反面的教训也是有的。一开始我们对这个地方的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缺乏认识。我们的一个临时工作船码头,由于受到周边条件的影响,主要是对这个地方深层的软土地基认识不足,引桥与工作船码头是用钢筋混凝土的桩来打的,结果这个临时工作船码头出现了滑坡。这给我们的教训非常大,甚至当时外面传说洋山的码头垮掉了。我们听到了许多议论。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这个地方的岸坡稳定是一个要予以关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后来我们在每一期工程中都补打了几万根沙桩。用沙可以取得两个效果,一个是可以提供垂直排水的途径,第二可以置换那些实在太差的土。我们的置换能力达到20%左右,但是这个要花代价的。现在看来,这些岸坡到目前为止,没有丝毫的变化。如果没有这个临时工程的滑坡,恐怕大家对用沙桩来改善饱和混凝土的做法不一定会取得统一的认识。这种例子还是蛮多的。

再比如台风麦莎来的时候,我作为工程第一责任人,出于的政治责任,我没有撤出岛,留在现场。其他人按照市政府的意见,都要转移到大陆来,连小洋山还没有走的一些居民都转移到了南汇,但是我跟我的一些同事没有转移。当然我们采取了好多措施,我们特别关注的是码头上一些大型装卸设备的安全。这些大型设备很贵呀!我们采取国际招标,一台集装箱的专业桥吊要500万美金,一台场地罗门吊要接近100万美金。当时已经有10来台的桥吊和几十台的罗门吊在岛上。面对大自然不可估计的、不可抗拒的因素,我们事前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在去韩国参观时了解到,他们在建设中遇到过一次台风,11台桥吊都倒下了。我们派专业人员到釜山去调研,弄清了它倾倒、破坏的原因。在洋山的建设中,为了应对这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做了一些技术上的改进,把桥吊的所有的负重都跟码头连锁。由于事先我们在桥吊的设计、制作中都考虑到了,认真严肃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后经受住了台风的考验。那天晚上7点左右韩市长跟我现场通电话,一个是责怪我为什么不撤退,第二他也关心着现在码头上的这些大型设备。第二天一早他又打电话来问现场情况怎么样,我告诉他平安无事,他这才放下心来。当时如果我们全部撤退到南汇,那么现场的事情谁来做呢?

归墨与技术工人在码头

在建设港区的过程中我们把工程质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们牢记江泽民总书记当时在给李国豪校长的一封信中的批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我只是办事比较认真而已

作为一名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因为长年累月从事这个行业,所以我对建筑市场的复杂性深有体会。要当好第一责任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要管好我的项目,来带动整个洋山深水港建设的方方面面。举个例子,我不允许我的工程部门、深水港指挥部的人员休息的时候打牌。因为我知道这个牌一打,监理人员也来了,设计人员也来了,施工人员也来了,小老板大老板都来了,打得乌烟瘴气,还分得清你我吗?我从这个角度不准打牌,当然更不准赌博。我也不准我的人员去施工单位吃午饭。如果他们跑了很远,回不来怎么办?我改善我们建设者食堂的质量。如果有施工单位打我手机,我派车接他们过来吃食堂。尽量自己定位我是一个建设者,我是建设单位的甲方代表,如果不严肃树立这样的形象而跟施工单位的小老板大老板混在一起,就会搞不清楚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就坏了整个管理系统。在这方面,所有的建设者都很规范地行事。按照我们的规章制度办事,按照国家、交通部、上海市规定的建设市场应该有的法则办事。在这一点上,由于大家的努力,互相监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监督指导,我把上海检察院引进到我们的工地上。由于地处浙江,所以也不能脱离浙江的检察,我们搞了一个两地四方。两地就是上海跟浙江;四方就是浙江的舟山市检察院,嵊泗县的检察院,上海再加一个南汇检察院和我们自己。经常把我们的建筑市场方面的防线前移,使得我们的行为比较规范,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我们所有的招投标工作都受到他们的检测和过问。这个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到目前为止,参加施工的6 000名工作者还没有发现有人犯错误。这一方面的原因,是把检察院请过来了,这是外因。另一方面,我们按照国家的、包括交通部的、上海市的规定,制订了严密的规章制度。比如招投标,人员办事的一些主要关系问题,都在书面上加以界定。财务付款,都是要几个人签名以后才能付款。这样一些制度在现在的建筑市场是比较普遍地采用的,我只是办事比较认真而已。严格管理自己的队伍,就能够做到一尘不染。

另外,在工作中我们确立了要以实际为中心,因为实际方案的优化,可以大大地节省建设投资,也能比较好地确立技术方案。我们成立了党组织联席会议,经常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党委书记和检测专业干部的专业会。在这个建筑市场里,我是甲方,其他的都是乙方,但是在这个党组织联席会议上,我们都是平等的。我把指挥部或者是市里、部里最近在廉政建设方面的一些政策、界限,能够及时地灌输到党委工作里,使得我的工作能够得到党委的支持。

现在回想起来,在领导跟群众打成一片方面做得还不够。因为这个建设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不是一个人能搞起来的,它是要一个团体,要有设计单位、要有监理单位,要有各种各样的施工单位,方方面面齐心合力才能把它完成。还要有监管,比如计划监管、财务监管、审计监管。所以你不打成一片行吗?不行的,你办不成事情。作为第一责任人,作为党委书记,你不能跟大家同甘共苦,你说话就没有说服力。工作中还有很多教训。有两位同志,最后生癌,胃切除,有一位前天还举行了追悼会,他2006年动了手术后,2009年又复发,坚持了一年。我去参加了他的追悼会,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对这些同志多一些关心才是。

洋山港正式开港我感到非常骄傲

2005年12月10号,洋山港正式开港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骄傲。上海港已经有了一个15米水深的泊位,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跟手段就具备了。随着二期、三期的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框架结构基本建成。所以一期工程的建成,显示了上海港前景是非常好的。不出所料,第一年投产,到2005年年底,它完成的集装箱已经超过了设计的能力。这个在港口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间是从来没有过的。交通部有个规定,三年达标,这个项目就算通过了,第一年就超过设计能力,这是史无前例。这就说明,这个项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当然,从感情上讲,最好更早一点开工,情况恐怕还要好。

我在大连工学院学了五年的港口工程专业,1968年毕业,这么多年没有离开这个专业。最值得骄傲的是,我参与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参与就是我的骄傲。我能够为一个新的上海港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这就是我最大的骄傲。

采访札记

沉稳,低调,大气

在新闻报刊上看到归局长的照片,感觉这位领导身上,有一股与生俱来的王者风范。说不上威严,却总有一种令人信服的感觉。

与归局长见面之后,在心里感慨自己的感觉没错。60多岁的老人,却像小年轻那般朝气蓬勃。脸上带着顾全大局的笑容,对每一个人都客气周到。

采访过程当中,当我们要求归局长把建设过程中的艰难困苦给大家介绍一下时,归局长却把手一挥,说搞工程的人,这点苦根本不算苦,早就成了家常便饭了。没有淡水、没有电,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这样的工作条件要放在一般的人身上,早就叫苦不迭,但归局长却把它视为家常便饭,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和多么崇高的精神啊。

要归局长谈谈他个人时,他却笑着回绝了。他对我们说,他可以跟我们聊工程技术,却不愿意聊他个人。我想正是归局长的低调,才成就了这样一个当之无愧的“第一责任人”吧。

沉稳、低调、大气,这是我从归局长身上学到的最多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