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西工业区的改造与振兴
沈阳市铁西区是一个积淀了近百年工业文明的重化工业区,是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规模建设,到改革开放后的重振雄风,铁西工业区挺起沈阳工业的脊梁,创造性地走出一条老工业区改造与振兴的道路。
一、沈阳铁西工业区的形成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民国初年,日本人将奉天(即沈阳)南站铁路西侧规划为工业区,开始投资建厂,发展殖民地工业。当时的南满制糖株式会社、满蒙毛织株式会社和满蒙纤维工业株式会社被日本人自诩为铁西殖民地工业的三大支柱,随着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大,又相继开办了矿山机械修配厂、满洲住友金属株式会社、满洲电线株式会社等。至九一八事变前,日资在铁西建厂28个,其中投资超百万日元的达11个。至1944年,日资在铁西建厂323个,资本超过百万日元的有85个,超过千万日元的12个。[1]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在沈阳的殖民地企业被苏联红军接收。工厂一部分设备被日本人破坏,还有一些设备和原材料被苏军运往苏联。1946年,国民党政府进驻沈阳后接收了铁西的敌伪企业。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铁西区的工业非但没有得到重建发展反而再遭洗劫,许多工厂厂房只剩下空架子,其生产设备、设施被拆卖,一些厂区被国民党军队占用为兵营。到1948年,除军工厂外,绝大多数工厂陷于停产状态,开工的仅有5%。[2]铁西区工业经济萧条,物资匮乏,工人失业,人们生活艰难。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残破不堪的老工业区获得新生。沈阳是我党最早解放的大工业城市,人民政权没收国民党官僚资本,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为了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以陈云为主任的沈阳市军管会将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率先恢复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厂、重型机械厂、化工厂、橡胶厂、造纸厂等生产战略性物资的工厂。市委、市政府通过组织开展“护厂复工”和“献纳器材”等运动,不仅使工业企业很快恢复了生产,而且还动员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献计献策,革新技术,增产节约,使工厂的生产能力迅速得到提升。在“后方多流一滴汗,前方少流一滴血”的口号下,铁西的工人阶级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沈阳以其良好的工业基础,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建设的工业基地。而铁西工业区则因其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国家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建设方针,国家在沈阳进行了大规模的以机电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拨给沈阳基本建设投资16.1亿元,比同期拨给上海、天津的资金分别多23.73%和53.04%。[3]其中用于工业投资为11.1亿元,而工业投资中用于机械工业投资为8.5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6.6%。[4]“一五”期间,在国家的694个限额以上大、中型建设项目中沈阳占了26个,其中铁西占有12个;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中沈阳就有6个,其中铁西有3个(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电缆厂、沈阳风动工具厂),投资额超过百万进行企业改造的有40多个。[5]由于国家重点建设的众多工业项目在铁西落地生根,使陈旧落后的老企业焕发生机,形成了新型机床、风动工具、电线电缆、通风设备、重型矿山设备、大型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抗生素等现代骨干企业,其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加大对铁西工业项目的投资和立项,沈阳市近9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坐落在铁西工业区,使区内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幅增加,迅速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的工业门类较齐全、大中型企业较集中、配套能力较强、产业基础强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为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63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31类企业中,铁西就拥有30类。
国家“一五”、“二五”时期的铁西工业区为中国工业发展涂上浓重的色彩,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铁西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大搞技术革新,推动了生产发展。这一时期的铁西区业绩辉煌,创造了500多个“全国第一”:第一台皮带式车床、第一台离心式压缩机、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第一台220kV变压器、第一台锻造挤压机等等,不胜枚举,其中装备制造业就有300多个第一,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仅沈阳重型机器厂就为装备新中国的工业贡献了70个“第一”。经过国家“一五”、“二五”时期的重点建设,沈阳铁西工业区发展成为以机电工业为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涵盖化工、制药、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行业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在日趋成熟并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中,铁西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和国装备部”和“机床的故乡”。凭借区内大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位居国内行业排头兵地位的雄厚实力,有力地支援了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和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有些产品还远销国外。“三五”到“五五”时期,铁西工业区以其自身发展继续推进全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主要工业产品的供给。铁西区几十万产业工人在机器轰鸣声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荣耀和自豪。
铁西工业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主要表现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沈阳铁西的工厂区
1.铁西工业区是我国工业城市中规模最大、工业最密集的一个工业区,是国家重要的工业之窗
“一五”期间,国家对铁西工业进行了重点建设。“二五”以后,国家对铁西工业企业又进行了一些改造建设,逐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结合的工业经济群体。至1986年,累计生产各种金属切削机床28万台,各种水泵27万台,各种气体压缩机4.9万台,大小风机12.9万台,电力变压器1.52亿千安伏,交直流电动机759万千瓦;实现利税183亿元,上缴利税117亿元;为全国各地提供各种技术资料131万套,各种工艺工装图纸2.3亿套,无偿调出价值达1亿多元的各种关键设备,支援各地技术人员近11万人。
2.铁西工业区是为我国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重要装备的制造基地
铁西工业区有一批全国行业排头兵企业,其技术力量强,产品门类齐全,是以机械工业为主的重要工业基地。以沈阳变压器厂、沈阳电缆厂、沈阳高压开关厂为主体生产的输变电设备占全国产量的一半,是当时全国能够提供最高电压等级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的生产基地之一。铁西工业区是全国火力发电站辅机成套设备的制造基地,可以提供为30万到60万千瓦机组配套用的大型锅炉给水泵、各种循环泵、高中压阀门、各种风机、气体压缩机等设备,还可提供年产30万吨乙烯、30万吨合成氨、500万吨炼油厂的机、泵、阀等部分设备。沈阳鼓风机厂生产的大型透平压缩机,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生产的无油润滑压缩机,技术水平当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沈阳重型机器厂等重机企业,是我国采矿、烧结、轧制等矿冶设备的主要制造企业。铁西工业区的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占全国的10%以上。铁西工业区还是我国的防爆电器制造基地,产量占全国防爆电器产品的40%,建有防爆试验基地。区内的东北制药总厂是全国大型合成药厂之一,是我国抗菌素类和维生素类药物的生产基地。此外,铁西工业区的农业机械和稀有贵金属生产,在全国也占有较大比重。
3.铁西工业区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具有吸收、消化、转移先进技术的基础
至1986年,铁西工业区有职工近4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近2万人。经过几十年的锻炼形成了具有较高素质的工人队伍和技术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全国的铸造、机床、变压器、防爆电器、水泵等二十几个行业研究所设在铁西区,有较强的科技力量和国内比较先进的测试手段,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产品开发、研究设计中心,每年研制的新产品达700多种。铁西工业区由于技术基础雄厚,有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能力,通过横向联合和中心城市的作用,发挥了转移和辐射功能,对辽宁乃至全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铁西工业区进行整体改造的艰难探索
计划经济时代沈阳铁西工业区优势突出,但改革开放之后,原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许多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一是技术改造欠账严重。长期以来,由于“重外延、轻内涵”,“重建设、轻改造”,经过“一五”、“二五”期间的重点扩建后,铁西工业区的国有企业在30多年里基本没有得到改造,吃老本的现象极其严重,有的企业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老工业基地的作用逐渐削弱。据1985年对区内机电、化工、汽车三个行业的企业调查,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设备占28%,60年代的占24%,70年代的占27%,80年代的仅占21%。区内有40%的厂房亟需改造,其中15%的厂房是危房。在加工工艺上,金属切削采用单刀单序,加工精度比国外水平低1—1.5度。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虽在国内属先进,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
二是企业组织机构不合理。铁西工业区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工艺专业化和零部件专业化水平低,80%以上的企业属全能厂,从主机到零部件都是在厂内封闭式生产,不仅影响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技术进步。区内铸造、锻造、电镀、热处理四大工艺厂点267个,而专业厂仅有10个。以铸造生产为例,全能厂的生产效率比专业厂要低56%。生产服务事业的社会化程度也很低,每个企业都设有仓库,占用大量资金。每个企业都有货运汽车队,运量不足,运输成本比专业车队高出77.1%。由于专业化水平低,企业群体的组合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环境污染严重。20世纪80年代初,铁西工业区的降尘量已超过标准5倍,铅粉尘超标1至7倍,铁西肇工明渠氰化物超标2倍,挥发酚超标355倍。下游水源被严重污染,直接危害着人民的健康。
四是布局不合理。工厂拥挤,厂区建筑系数高。区内不同行业的企业犬齿交错,生产精密设备的企业与排放粉尘的企业相混杂,生产食品的企业与有污染的企业相毗邻。工业区内插建了民用住宅,居民区内又建设了运输量大、排放污染物多的工业企业,生产与生活相互干扰,限制了生产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
改革开放初期,铁西区仍停滞在“工(公)一色”状态,即经济结构“工一色”,工业经济占全区经济的90%以上,区内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所有制结构“公一色”,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99%,没有建立社保体系,各项社会职能都由企业承担。
1983年初,沈阳市委、沈阳市政府决定对沈阳的工业核心——铁西工业区进行总体改造。沈阳市关于“铁西工业区改造项目”的设想和方案,得到了国家和省有关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同年10月,沈阳市组成了负责铁西工业区总体改造的工作班子,正式拉开我国第一个区域性总体改造试点工程的序幕。
经过历时一年的深入调研,沈阳市于1984年9月全面开始了铁西工业区总体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1985年2月,国务院主要领导来沈阳视察时,在听取了时任沈阳市市长李长春关于铁西工业区总体改造规划工作的汇报后指出,铁西工业区改造问题在制定国家“七五”计划时可单独考虑;大型企业可考虑扩大对外权限,要给优惠政策。
1985年6月,《铁西城区改造规划方案》(草稿)完成。规划和调整的原则是:(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技术好、基础好的专业化厂重点发展;(2)创立示范厂加强科研开发;(3)产品集中实行行业分工;(4)对专业化厂的技术改造与治理污染同步进行。规划的目标是: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和计算机管理水平,企业技术水准要达到国内先进。实现规划的主要措施是:实行改组联合,重点发展一批专业化生产厂家,形成以中心厂为核心、以重点专业化厂为骨干、以专业化厂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协作网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迅速提高重点专业化厂点的生产技术水平;开展科学研究,建设专业化研究机构和专业材料生产厂;建立专门机构,组织实施制定政策、平衡协调,使专业化生产更加规范化,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在专业化生产规划的指导下,分别对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模具等五大专业化生产工艺分专业组进行论证,并分别编制了规划。
1986年2月5日,国家计委正式同意进行沈阳市铁西工业区总体改造规划试点,列入国家“七五”计划,并给予沈阳市以下优惠政策待遇:(1)给沈阳市增加银行贷款,用于重点扶持铁西区专业化协作和机电产品出口,并请中国银行考虑适当增加沈阳市的外汇贷款。(2)铁西区的老企业技术改造引进技术软件和必须随带的设备予以免税;对于进口的关键设备仪器、仪表以减半征税,个别需免征关税的,可报国家经委和税务总局、海关总署根据情况予以适当照顾。(3)对主要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而生产能力不增加或增加不多的项目,经济效益好,但缺乏偿还能力的项目,社会效益好而企业收益不明显的项目,允许铁西区在保证完成财政、外汇上缴的前提下,在本区和该行业或地方财政收入统筹还账。(4)企业技术改造期间,影响原有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项目,铁西区在不影响沈阳市财政上缴任务的前提下可相应调整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税收上缴计划。(5)对中外合资、合作经营或外商独资经营的属技术知识密集型项目以及能源交通项目,其企业所得税按15%征税,可按项目报批。1986年12月29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复《沈阳市铁西工业区区域性总体改造规划方案》,并指出该方案是今后作为指导沈阳铁西工业区区域性改造的重要依据。改造方案确定,到2000年把铁西工业区改造成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工业区。重点改造电工、通用机械、机床、医药化工四个行业,发展专业化协作生产,进行工业区、生活区布局调整,完善该区基础设施建设。铁西工业区总体改造工作开始实施。
在实施改造方案的过程中,国家和省市先后注入巨资进行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行业包括机械(输变电、机床、农机)、医药、化工、轻工、冶金、建材等。1986年至1997年,工业区内共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250个,完成投资163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15亿元,占71%)。国家和地方在工业区内完成的115亿元技术改造投资中,施工项目1678个,分别占全市的39.7%和30%,新增固定资产93.9亿元。铁西工业区总体改造专项贷款完成计划7.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44亿元。专贷施工项目106个,竣工项目104个,[6]包括技术改造项目和基建项目。
这一时期改造显见的效果是:优势行业(包括机床、输变电、通用机械、医药、化工等)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企业设备更新;固定资产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通过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兴办“三资”企业,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将工业区功能扩张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于洪工业带等,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到“七五”末期铁西工业区已形成了以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工业为主体,产品配套成套能力强的国家重要装备工业基地,其主要产品及技术代表着国家水平,是国内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工业聚集区。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铁西工业区改造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1992年,中国迈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国有企业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铁西区的国有企业已形成长期在国家计划调配下的生存状态,在被推向市场、转制的进程中陷入困境,出现企业亏损、职工下岗的典型的“东北现象”。到20世纪末,铁西区90%的国有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500多亿元的存量资产闲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0%,负债总额达260亿元,企业设备老化,资本质量劣化。依靠国家投入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在国家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后,因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而造成资金链断裂。由于经营环境差,铁西区民间投资不活跃,外来投资极度缺乏,企业存在大量法律纠纷,一度成为投资高风险区。因企业排放污染气体和污水,空气和水系质量极差,人居条件恶劣。城市功能单一,第三产业萧条。职工生活困难,上访频繁,30万产业工人中有13万人下岗,在岗和下岗职工都没有纳入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当时的铁西区被比喻为全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
三、实施振兴战略,铁西工业区重振雄风
进入21世纪,加快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探索,到2002年,铁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人均GDP1.63万元,财政收入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7.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出口供货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0元,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7]
铁西工业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的突出代表,其改造和发展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支持。2002年以来,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铁西工业区,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并做出重要指示,鼓励铁西人民战胜困难,走出一条中国式的老工业基地振兴道路。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有关部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和国家开发银行给予多方支持,帮助解决问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实地,现场办公,推动了铁西工业区的改造和发展。沈阳市委、市政府独辟蹊径,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开辟出铁西工业区改造发展的成功道路。
(一)创新政府管理模式,铁西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
针对铁西工业区的困境和问题,总结过去十几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创新是铁西工业区改造振兴的根本出路,只有创新体制机制,尤其是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才能激发铁西工业区的活力。2002年6月18日,在沈阳市干部大会上,市委、市政府作出将铁西区与紧邻的国家级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组建铁西新区的重大决定。时任沈阳市委书记的张行湘在讲话中指出:铁西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班子实行合署办公,是我市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实现沈阳大发展、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没有铁西国有企业的振兴和发展,沈阳的振兴只能是局部的、残缺的,是没有说服力的。
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署,使两区优势得到发挥和互补,迸发出新的能量,从而产生出“1+1>2”的效应。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沈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享受国家开发区的政策,经济增势强劲。铁西区怀揣“东方鲁尔”的名片,拥有老企业、职工和土地、技术等存量要素。合署后,新区有了铁西的产业依托、技术工人依托、文化积淀的依托;老区有了开放、做大的出路,在结构调整、资本运作、产业升级、对外合作等方面均凸显优势,提高了沈阳的内在聚合力和对外吸引力。
两区合署办公找到了破解铁西老工业区改造振兴难题的有效途径,为工业区改造提供了体制保障。其对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是打破了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划的体制阻隔,构建了组织领导、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一体化的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全新管理框架,使企业搬迁、土地规划、土地出让、项目引进、施工建设在区内可全部完成。两区被赋予规划审批、土地出让、配套费收缴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减少了管理层次和审批程序,提高了决策和执行效率。二是整合后确立了“全面开放、活化资源、打造环境、产业升级、完善功能、强化管理”的24字发展思路,对国有装备制造业进行战略重组与升级,围绕做强做优,使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从“单打独斗”转为“集体作战”。三是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于洪区的25个自然村划归铁西区管理,铁西工业区由老区面积39.4平方公里扩张到128平方公里。区委、区政府重新定位新区的功能布局,在铁西老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和建设教育研发基地。2007年1月,沈阳市政府又作出重大决定,将铁西区与面积356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沈阳细河经济开发区整合,使铁西工业区总规划面积达到484平方公里,用于发展工业的面积为444平方公里,为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四是为铁西工业区企业筹措改造资金提供了可能。西部的开发区紧邻城区,土地价格较低,最初只有200元/平方米左右,而东部的铁西老城区位于城市中心,经过打造环境,地价可以达到2000元/平方米以上,到2008年已升值到4000元/平方米,较大的土地级差为实施企业搬迁、老工业区调整改造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利用两区的土地级差优势,给铁西区带来以搬求活的可能,使企业在新的起跑线上获得资本,为铁西工业区改造提供了资金保证。到2008年,铁西工业区共搬迁企业239户,筹措改造资金142亿元。
(二)实施企业“东搬西建”战略
在铁西区进行调整改造过程中,区委、区政府认真研究了国外老工业区改造的成功案例。借鉴国外经验,铁西区从区情出发,对企业实施了世界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东搬西建”战略,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新的重组和再造,使其发展壮大,同时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这条独特的调整改造之路,使铁西区跳出了沈阳看沈阳,跳出了工业看工业,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创造了一次核裂变。
“东搬西建”战略不是企业简单的位移,它是为思变求生而打开的一扇门。通过“东搬西建”,铁西区对老工业基地进行了系统、整体、协调和彻底的改造。
1.铁西区跳出了以往技术改造的局限,按照“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十字方针所确定的顺序和内容,对企业进行系统性改造
通过搬迁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盘活土地资源、筹集改革成本。合署办公之初,铁西区建设大路以北13平方公里的厂区闲置率高达50%,下岗职工等待就业,35亿元的内债无法偿还。面对数额巨大的改革成本,外资、内资、银行都不可能投入。老企业厂房陈旧、设备落后,根本无法变现资金。“东搬西建”成为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的有效手段,成为筹集国有企业改革成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搬迁过程中坚持三个不搬迁原则,即冗员、内债等问题不解决不搬迁,产品没有竞争能力不搬迁,没有可行的产业升级目标不搬迁,使改革既要体现效率,为企业创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同时还要维护公平,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改革成果,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如沈阳农机工业总公司从铁西老城区搬迁后,仅从地价差一项就拿到了2.4亿元。用其中8000万元偿还职工内债、为职工缴纳“三险”,用5000万元完成7700名职工并轨,其余1.1亿元资金用于企业新建厂区和技术改造。企业旧厂址变身为繁华的家具超市和住宅小区。在全面卸掉了冗员、债务包袱后,农机公司由一个年产值不足6亿元的企业一跃成为年产值15亿元的大企业,并轨职工大部分在新企业实现了再就业。沈阳橡胶机械厂在搬迁前濒临破产边缘,企业利用土地变现资金彻底解决了冗员、债务等问题,利用优良资产在开发区重组成立了沈阳橡胶机械有限公司,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人均销售收入、职工收入均比搬迁前增长3倍以上。通过系统的“东搬西建”,沈阳风动工具厂、沈阳汽车滤清器厂、沈阳机床实业总公司、沈阳延风制药厂、沈阳灯具一厂等一大批企业在全面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合资合作或民营化转制,企业生产均呈现出良好势头。
2.铁西区跳出单个企业改造的局限,进行优势企业做强做大、劣势企业重组做好、问题企业彻底退出的整体性“东搬西建”
铁西老区的国有企业厂区狭小,很难在原地实现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劣势企业的资产长期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向大型化、成套化、成线化发展,需要增加许多大型设备和新的大型厂房。“东搬西建”解决了企业发展所需的空间问题,引导企业走向专业化生产的整体性改造,解决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大问题。
以北方重工沈重集团、沈鼓集团、北方重工沈矿集团、沈阳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为核心,利用“东搬西建”,整合中小企业的优良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重点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北方重工沈重集团重组水泥机械、锻压机床、电工机械、低压开关、机电设计院等企业,加速建设重装机械、冶金机械、水泥机械、环保机械等六大基地。沈鼓集团与长期亏损的气压机、水泵等企业进行重组,在开发区建设了占地80万平方米的新厂区,并消化吸收了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的先进技术,使我国大型离心压缩机、大型水泵和大型往复式压缩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个具有世界级规模的中国最大通用机械制造基地正在形成。北方重工沈矿集团重组凿岩机、起重运输机、建材设计院,与日本石川岛播磨(IHI)、三菱重工(MHI)合作生产水泥成套设备,建设国家级大型矿山、建材成套设备制造基地。沈电机利用铸造厂搬迁腾出的土地建设机加、组装车间,并重组电缆厂、华源凯马公司、中鑫实业公司等企业,与东芝三菱电机等企业合作生产大型发电机,实现了产品向大功率电机方向发展,调整了企业产品结构。沈阳东洋制钢有限公司通过与抚顺罕王集团重组,盘活了近10亿元的资产。
在企业“东搬西建”中,铁西区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要求,以搬迁改造为手段,实现工业基础工艺向专业化集中,对企业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实现产业聚集。在大青乡(现为大青街道)建设占地23万平方米的铸锻工业园,把区内企业的铸造、锻造从原企业拨离出来进行集中建设,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此举成为全国首创。在园区内公共设施集中建设,如供热、变电设施和油制汽设施都是由开发区统一建设,产品由铸造研究所统一检测,污水由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彻底改变了过去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模式,建成后将彻底解决热加工环境污染、工艺水平落后和能力不足等问题,使铁西老工业基地的热加工能力在国际和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
按照两区和署后的发展规划,铁西区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打造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家电及电器等十大产业集群,建设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的工业新高地,由此把铁西搬迁企业合理分布到了相应的产业集群中。如在开发区西南部规划了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把机床集团、沈鼓集团、沈矿集团等装备制造重点企业搬迁到这里,扩大了企业发展空间。
3.协调性改造的举措是实施铁西经济的“壮二活三”,即在坚持工业立区的同时,实现二、三产业同步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发展社会事业,回报工人阶级
历史上铁西区工业过于集中在城区,第三产业发展落后。通过“东搬西建”,遵循世界工业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铁西区合理规划区域布局,一方面在开发区做强做大工业;另一方面利用工业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在铁西老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实现了城市功能结构的重大调整。在企业腾迁的土地上,建设了装备制造学校和127中学等高标准中小学校;利用气压机厂理化楼、铜版纸厂办公楼改造建设了总部大楼、中介大楼;利用蓄电池厂办公楼改造建设了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利用变压器厂医院改造建设了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利用电缆厂俱乐部建设了沈阳工人会堂等,经济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使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针对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铁西区利用工业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确立了以“西部十字金廊”为主轴,以“五横五纵”格局为框架,全力打造副都市商贸区的总体思路。“西部十字金廊”指的是以建设大路、兴华大街为“两大主轴”,打造商业、金融业、服务业为主要业态的经济带。“五横”为北一路仓储物流产业带、北二路汽车贸易产业带、北四路生产资料产业带、建设大路商贸景观带、沈辽路商贸走廊。“五纵”为兴工时尚休闲产业街、兴华商贸金融街、兴顺商业街、保工家居建材产业街、重工文化体育产业街。
在利用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铁西区注重为广大工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娱乐空间。如利用搬迁沈阳交通机械厂等近10户企业腾出的土地,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占地8.3公顷的仙女湖公园,利用延风制药厂搬迁腾出的土地建设了绿地;利用第一毛纺织厂、第二毛纺织厂等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建设了新湖北国之春等一大批高档住宅小区。同时,努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在全省率先完成了老工业区的连片棚户区改造,6年累计改造300余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以闻名全国的工人村为代表的旧楼区改造,6万多户产业工人家庭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全面调整优化教育、卫生布局,加大投入,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业文物工作,归档工业文物、搜集工人村原貌档案四百多件。为各级劳模新建了1.5万平方米劳模新村,新修了劳模大道和劳模纪念浮雕。大力推进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工程,6年间,由政府出资对4万多名下岗职工进行培训并拓宽就业渠道,提供17万个就业岗位,引导并帮助他们重新就业,两区合署办公五年多,13万名下岗职工基本实现了再就业。
4.通过“东搬西建”,铁西区进行彻底性的社会事业改革,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了企业主辅分离和问题企业彻底退出市场
利用“东搬西建”筹集的改革成本,铁西区于2004年初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区内所有国有企业及国有集体企业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实现了100%参保;集体企业及已转制的原集体企业养老、失业保险全部参保,逐步推进医疗保险或城市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中心,60多家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4万多名离退休职工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了《铁西新区城乡群众特殊困难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区财政每年要支出1亿元以上资金,从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就学救助、就业援助等10个方面对城乡特困群众进行救助,使区内群众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都能在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中得到解决。
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铁西区对于产品有前景、有竞争力的企业,千方百计支持其做强做大。对部分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发展无望的企业,在彻底解决企业的冗员、内债后,促进其逐渐退出市场。沈阳宝船面粉公司长期停产,被市中级法院宣告破产,但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无法终结破产程序,以“东搬西建”为契机,变现了企业的土地资源,使企业顺利完成了破产程序,彻底退出了市场。还有搪瓷厂、绒织厂、织布厂等10户企业都是通过搬迁改造,在解决企业冗员、内债问题后彻底退出市场。
企业“东搬西建”是一项浩大而繁重的工程,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到2008年,铁西区共搬迁企业239户,腾迁土地面积7.4平方公里,收益142亿元,盘活存量500亿元,取得巨大成效。铁西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摘掉了“投资风险区”的帽子,以其巨大的潜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者。
(三)建设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装备制造业主要生产工作母机,属于上游产业,与投资拉动及宏观经济形势联系紧密。装备制造业是沈阳工业的标志和城市实力的象征。铁西工业区是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龙头,铁西老工业基地近百年的工业文明史,就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全面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当中有重点,重点在工业,工业的重点在装备制造业。因此,铁西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振兴的头号工程来抓,在建设国家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道路上努力奋斗,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
在2002年至2008年这六年间,铁西区的装备制造业建设初具规模。到2008年底,全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43.57亿元,工业增加值271.3亿元,占铁西工业经济总量的61.8%,占沈阳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33.9%,占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13.4%。[8]到2008年,铁西区装备制造企业产品有近100大类,1000余个系列,近万个品种。主要有矿山设备、电站设备、冶炼设备、轧钢设备、石化设备、水泥设备、起重设备、数控机床、锻压设备、人造板成套设备、散料输送设备、环保设备、工程机械、传动机械、农业机械、金属切削机床、大型输变电设备等,广泛应用于矿山、石化、冶金、电力、国防、科研等领域。
铁西区充满现代气息的、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规模的装备制造业园区
装备制造业按国家规定统计分类标准主要分七大类: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信息、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中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五大类占主导地位。2008年铁西区的五大类产值合计占全部装备制造业产值(1043.6亿)的98.6%;五大类资产达到948.1亿,占全部(956.6亿)的99.1%;实现利税44.5亿,占全部(44.6亿)的99.8%;规模以上企业310户,占全部(332户)的93.4%;从业人员10.6万人,占全部(10.97万人)的96.6%。[9]
通用设备制造业代表企业为机床、沈鼓、ITT、远大压缩机、艾默生等110户。专用设备制造业代表企业为北方重工(沈重、沈矿)、冶金机械、三一重装等62户。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代表企业为北方交通、广汽日野、辽宁曙光、华晨动力机械、机车车辆、李尔、采埃孚伦福德等39户。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代表企业为特变电工沈变、新东北电、沈电机、昊诚电器、松下蓄电池等70户。这些代表企业生产的26个产品均达到世界级水平。
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分别是:沈重、沈鼓、沈矿、机床、特变电工;省级技术中心13个,分别是:沈水泵、电机、天久信息科技、铁路信号、沈气压、冶金机械、三一重装、沈矿设计院、北方交通、新东北电气、远大、机车车辆、昊诚电器;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沈阳工业大学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沈阳机床集团“高档数控机床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7个,分别是:数控机床、汽车、鼓风机制造、超高压输变电、嵌入式软件、稀土永磁应用、钛合金精密铸造;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分别是:高电压强电流(工大)、复杂曲面数控制造技术(工大)、镁合金及成形技术(工大)重点实验室。4个博士后流动站,分别是:沈鼓、机床、特变电工沈变、北方重工。
铁西的装备制造业经过6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至2008年六年多的发展,形成了独有的五大比较优势:
产业聚集优势。经过几年的调整改造,铁西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已经形成。在铁西占地70万平米以上的企业已有8个,占地30万平米左右的企业在15个以上,基础产业集群数达到450户,这种大企业的高聚集度,基础产业的高集群度,在国内外都是没有的。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优势。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分类的七大类中,铁西区有四大类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国家重点工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如数控机床、通用石化装备、输变电装备等处于霸主和主导地位。
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的引领优势。铁西区已形成一批国内领军企业,并具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能力和国家该行业的技术引领能力,如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沈鼓、沈变、远大、沈冶金机械等近十户企业。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势。具备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能力,在国家支持的16个装备制造业重大专项中,铁西区有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特高压变压器等十余项重大技术装备填补国家空白。
区位和政策优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是沈西工业走廊的东部起点,处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区,距营口出海口不到百公里。享有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双示范区”和辽宁省“五点一线”的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将铁西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按照《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国家、省市领导指示要求,铁西区力争用5—10年时间,基本建成国家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到2012年,聚集区面积累积达到70平方公里,到2017年,累计达到100平方公里;到2012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33.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840亿元,年均增长35.8%。到2012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20户,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0户,超2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2至3户,5至8户企业进入世界行业前三名。[10]
在发展方向上,重点发展九大产业:做强做大数控机床、通用石化装备、重矿机械、输变电装备、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设备、农业机械、环保设备等三大潜力产业;培育沈阳机床集团、北方重工集团、沈鼓集团、远大集团等20个世界级企业;打造100个世界级产品;重点发展仪器仪表、模具及压铸件、铸锻、机床功能部件、输变电配套件等20个基础产业集群,加快建设5个公共服务平台。
(四)推进沈西工业走廊加速前进
建设沈西工业走廊,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沈阳铁西新区为龙头,加快建设沈西工业走廊。2006年2月,沈阳市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中,将建设沈西工业走廊作为加快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重要发展空间。
沈西工业走廊:东起铁西“三环”,西至辽中县城,南起浑河,北至秦沈高速铁路,规划范围850平方公里。铁西区既是沈西工业走廊的东部起点,也是向西部开拓的“发动机”。占地444平方公里的铁西工业发展空间拥有沈西工业走廊的大半壁江山。根据辽宁省、沈阳市对沈西工业走廊建设的总体定位,遵循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铁西区形成了全新理念:拉开格局向沈西工业走廊纵深拓展空间,外引内育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基础产业集群发展。
沈西工业走廊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铁西区坚持外引内育,着力引进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走国际化、市场化道路,靠开放引进项目,用大项目推动大开发、大发展。外引,就是高举“双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千方百计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总部及南方优势企业向铁西工业区聚集。内育,一是把已有的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沈阳有一批有影响力的老企业、老名牌产品,但当前又处于规模小、活力不足的状态。对这些企业和产品努力加以整合,使其重新崛起。三是对一批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倍加关心和培养,采取政策扶持、特殊支持等办法,让它们尽快成长起来,成为一支生力军。
2008年1月,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在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做优发展空间等推进沈阳全面振兴的五大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加速推进沈西工业走廊建设的要求和政策支持下,铁西工业区进一步做优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区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4.8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01亿元,同比增长3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2.19亿元,同比增长21.5%;财政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98.9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79亿元,同比增长46%;直接利用外资8.4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固定资产投资396.62亿元,同比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同比增长22.1%。[11]
一路走来,铁西工业区不断超越自我,将梦想变成现实,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德国鲁尔、美国锈带工业区调整改造用了几十年,铁西区只用了五年。如今,和谐铁西呈现出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工业企业重获新生、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城区环境绿静美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局面。总结铁西改造振兴的成功经验,两区合署办公是铁西走向振兴的决定性因素,“东搬西建”是铁西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引进外来资本是铁西迅速崛起的关键所在,迎难而上、大力度地开展工作是铁西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铁西的改造振兴不仅为振兴老工业基地闯出了新路子,而且找回了属于自己的骄傲。
中共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郭宇执笔
【注释】
[1]顾春明主编:《沈阳改革30年》,沈阳出版社2008年版,第369页。
[2]《历史的回顾——纪念沈阳解放四十周年》,沈阳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3]刘迎初、吕亿环主编:《沈阳百年》,沈阳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4]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沈阳市志》(第三卷),沈阳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5]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铁西区志》,沈阳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6]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沧桑巨变——纪念沈阳解放五十周年》,沈阳出版社1998年版,第410页。
[7]顾春明主编:《沈阳改革30年》,第370页。
[8]此处数据由铁西区政府提供。
[9]此处数据由铁西区政府提供。
[10]董峰:《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此篇文章由铁西区政府提供。
[11]中共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沈阳年鉴·2009》,万卷出版社2009年版,第70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