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使领导干部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
最近被查的广东省原政协主席陈绍基和浙江省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都曝犯有生活腐化的错误。其实,在涉及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中,生活腐化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如湖南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长期包养多名情妇,江苏徐州泉山区原区委书记董峰搞一夫多妻,吉林省原人大副主任米凤君长期嫖娼,荒淫到了极点。确实,有些领导干部缺乏道德修养,成了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俘虏,低级趣味,贪图享乐,沉溺于灯红酒绿和声色犬马之中。
某些领导干部的生活腐化问题,绝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品行和形象的小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社会风气、党和政府的形象、反腐倡廉建设的大问题。领导干部是社会道德的标杆,是社会风气的一面镜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代表着党和政府。现在,某些领导干部骄逸淫耻、生活腐化,不仅会影响部分群众的道德选择,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而且会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判,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更让人忧虑的是,一些领导干部的生活腐化与权力腐败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一个领导干部一旦生活糜烂、物欲横流,那就会一步一步陷入违纪违法的泥坑,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如陈绍基、王华元、陈同海、湖北天门的张二江、湖南郴州的雷渊利、江苏徐州泉山区的董峰等,都是收受巨额贿赂的腐败分子。凡是包养情人的领导干部基本上都腐败,几乎成了一条铁律。另一方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些人之所以愿意做某些领导干部的情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看中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和山东青岛市原市委书记杜世成共同的情人李薇,就是利用陈、杜的权力和影响疯狂谋利。大量案例证明,领导干部生活腐化的要害是权色交易,实质是公权私用,结果是导致大量腐败现象的滋生。
那么,某些领导干部为什么会犯生活腐化的错误呢?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个:
其一,荣辱观的扭曲。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政治坚定、工作有能力是重要的,生活作风是小节,有点问题没关系,因而不注意;有的领导干部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认为现代生活应该有情人,因而赶时髦过起了潇洒的生活;有的领导干部自认为有魅力,如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院长刘松涛说:“有很多女人喜欢我,我也没办法”,因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有的领导干部享乐主义恶性膨胀,纵情纵欲,妻妾成群,等等。正是这些道德认同上的偏差和荣辱观的扭曲,使一些领导干部忘记或背离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底线,逐步蜕化变质,最终走向腐败和堕落。
其二,制度规范的缺失。现在,对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和生活作风问题,有一些要求和规定,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对共产党员和公务员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作出了处罚的规定。但总的说来,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和生活作风方面的制度还不健全,有些要求没有制度化,难以保证;有些规章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实;有些制度不配套,作用很难发挥,等等。这些原因,使领导干部在道德修养和生活作风上,主要依赖于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制度的保证,结果一些领导干部无视制度规范的要求,有的甚至还利用制度规章的缺陷,干出各种各样的腐败勾当,影响极坏。
其三,监督制约的乏力。生活腐化的领导干部一般来说都是两面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八小时以内一套、八小时以外一套,工作上一套、生活道德上又一套。领导干部的生活腐化,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以外,发生在生活道德中。在现有的监督机制中,对领导干部最有力的上级监督和组织监督,要全面了解、及时发现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和生活道德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困难的,而能够了解、容易发现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和生活道德中存在问题的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又显得软弱无力。在这种管得了的不了解情况、了解情况的又管不了的矛盾中,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和生活道德的监督,就形同虚设,出现了许多空白点。正因如此,有些领导干部就干出了包二奶、养情人、玩小姐的丑恶勾当。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要解决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中存在的问题,使领导干部自觉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就必须在三个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
一是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领导干部健康的生活情趣。对领导干部来说,秉公用权是大事,品行端正也是大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的感情世界越来越丰富了,这是好事。但越是这样,就越要加强道德方面的教育。共产党不反对真情表达,但坚决反对腐朽的生活方式。从目前暴露的某些领导干部生活腐化的问题看,一定要把对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党纪国法武装头脑,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需求,讲操守,重品行,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为物欲所惑,严守道德底线,做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模范。
二是要健全制度规范,约束领导干部的生活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情趣,不能只靠人的自觉性,还必须有制度作保证,因为人的自觉性是不稳定的,这个人自觉、那个人不自觉,怎么办?同样一个人今天自觉、明天不自觉,怎么办?所以还得靠制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推进各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有利于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制度环境,促使领导干部把外在环境压力转化为内在修养动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从目前领导干部生活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看,尽快健全生活道德的制度规范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为领导干部在满足情感需求和处理生活道德问题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这样会大大减少出问题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为领导干部保护自己提供重要武器,现在的环境尽管复杂,但只要遵纪守法、按章办事,那就不会出问题,至少不会出大问题。有关领导干部生活道德的制度建设,是个新课题,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制度要从实际出发,具有操作性。要借鉴国外道德规范的有益经验,但更要考虑我国的文化传统、人们的情感特点和社会的思想道德状况,同时制度规范不能停留在原则性的要求上,要尽量细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生活道德规范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第二,要加强对制度规范执行情况的督查考核。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要建立督办机制,对生活道德上违反制度规范的行为和人员要严肃查处,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该组织处理的组织处理,促使领导干部遵章行事,提高制度规范的执行力。第三,制度要与教育、监督有机统一。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教育、制度、监督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活道德的制度建设中,一定要注意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起谋划,通盘考虑,用教育、监督促进制度的落实,又用制度保证教育的开展和监督的加强。
三是要强化群众监督,减少领导干部生活道德监控中的空白点。对领导干部的生活道德情况,在加强上级和组织监督的同时,尤其要加强群众和社会的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具有独特的优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八小时以外和生活道德的情况很难瞒过群众的眼睛。因此,加强群众监督,更容易了解情况,更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这对领导干部防微杜渐,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情趣,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要加强群众监督,就当前而言有三个问题必须解决:第一,要方便群众举报。要创设条件,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如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举报站、举报网址等,让群众随时随地能进行举报。第二,要丰富群众监督的手段和渠道,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的特点,拥有无可比拟的威力。因此,要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充分运用舆论工具,对领导干部的生活道德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批评和监督。第三,要保护好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不仅要绝对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要保证举报线索件件有着落、有回音,取信于民。另外,对群众监督中的偏差要正确对待,慎重处理,切忌简单化,更不能动不动就以诬告、诽谤等罪名加以惩处。
(此文刊发在新华社《瞭望周刊》2009年第3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