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党的作风的基本特征
一、党的作风反映着党的思想原则和政治立场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体现,由党的世界观所决定,也就是说党风反映着党的思想原则、政治立场。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都受其思想意识的支配,即受其所特有的世界观的支配,政党也是如此,政党也是在党所坚持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世界观是党风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依据,党风是党的世界观在行动上的表现形式和形象反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党风。
2001年8月,江泽民在山西考察党建工作时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具体展现着党的形象。作风好,党的形象就好,就能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作风不好,就会损害党的形象,破坏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甚至因此而失去人心,失去执政地位和领导资格。
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并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领导革命事业的坚强核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把优良作风贯穿在执政实践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始终保持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我们党走过的88年光辉历程证明,党的好作风、好形象具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
二、党的作风是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思想等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党风的状况必然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思想、组织、生活等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体现出来。一个人或者一个党,其世界观一经形成,就具有了对其态度和行为的稳定的、长期的指导意义。由世界观所决定的党风,不是个别党组织或党员偶然的行为,而是渗透于党组织和党员所从事的一切事情的全过程之中,融化于党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所进行的各个方面的行动之中。正因为如此,党风才能成为这个党所特有的风格或风气,才能成为一个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性区别。
党的作风不是党员个人的行为,而是指党的整体,包括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各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它具有外在性、一贯性、群体性、多样性的具体特点。
所谓外在性,是指党的作风是党的世界观在行动中的集中体现,是有形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看、听等直接观察的手段了解的。
所谓一贯性,是指党的作风不是一时一地的行为,而是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能够持续存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
所谓群体性,是指党的作风不是党内个别人的行为,而是大多数人的行为,是党内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形成风气的行为。
所谓多样性,是指党的作风表现在党的整体、党的各级组织、党员个人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作风、思想作风、组织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涉及党的自身建设诸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三、党的作风是实实在在的、可捉摸的、可塑造的
党风是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的,因而是实实在在的、可捉摸的、可塑造的。决定党风的世界观虽然是隐性的东西,但表现世界观的党风则是显性的,它通过党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长期稳定的行为来体现。党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党的形象和作风的好坏。因此,我们党一贯强调要加强党风建设,培育优良传统和作风。
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内一些人产生了贪图安乐、不思进取的思想,由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新的环境,物质诱惑的因素增多了,由于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和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侵蚀着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党的肌体,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很多方面的制度、体制、规范还不健全不完善,由于有的地方和部门对思想政治建设抓得不紧,一些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所有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存在和影响,使党的作风建设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现了一些不符合人民意愿的突出问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纪律松弛,自由主义;以权谋私、享乐主义;用人上搞不正之风;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消极作用不能低估,影响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破坏了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通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取信于民,凝聚人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