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的岁月,火热的生活
李天存
三边公校是在陕甘宁边区第三师范(1938年6月创建)的基础上于1944年4月与从延安调来的民族学院的师生合并成立的。校长是张某,教导主任是刘若增同志,后来张校长调走,刘若增同志升为校长,王志强同志任教导主任,教员有十二三人,全校师生、员工约600多人。学校设有民族班,培训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骨干;地干班,培养越地方所需干部及到敌占区开展革命工作的干部;中学部,是培养教师开展文化教育工作的。中学部下设四二班、四三班,四四班,共三个班级,各班学生多少不等。我升四四班时有20余名学生,学生流动性较频繁,有时增加几个,有时调去延安攻读其他学业。学校有生活管理人员一人,炊事员七八人,设一个回民灶,一个汉民灶。
学习课程主要是: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另有音乐、美术等。课本每人一本,有石印的、有油印的,有时还有铅印的,纸质不好有些地方看不清,个别还有没印上字的。课本大部由延安供给,个别是由校方决定。
我是在四区抗日骑兵游击队当兵参加革命的,由于年龄太小(13岁)加之又是骑兵,骑马扛枪都不适应,跟部队行动有困难。因念过书,有些文化基础,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理论知识水平,同时给部队培养人才,经区组织研究决定,于1942年2月保送我到三边公学(在定边县)进行学习深造。
当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包围封锁,解放区的经济及财政发生了极大的困难,学校刚建立不久,入校后吃、住、用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啥都需要置办,资金无来源,物资奇缺,环境困苦就可想而知了。
一、庙堂成学堂
学校宿舍全部借用的是定边县城里的旧庙宇,沿鼓楼北街直向前走到城墙跟下,有老爷庙、城隍庙、关公庙等好多种庙宇,共计两个大院,再加其他偏房不到百间房屋。学校把里面泥塑神像全部搬出来,用泥土把庙内的椽隙缝和其他该修补的墙体糊一下。床就更简陋,有的是土台炕,有的是用乱杂木板支的。由于庙的墙体很薄,春夏秋季尚可应付过去,冬天冻的人腿不敢伸直,所以只能当一任“团长”。庙门又关不严、缝隙大,平时还好,冬天就尽灌冷气了,尤其是数九天,刮冷风带沙尘,钻进门缝往里窜,又冷冻又干呛,有时觉得呼吸都很困难,天亮起来往往满屋子到处都是沙尘。
白天上课是在庙内,庙比住舍更宽敞,门窗缝隙也多,刮起风来沙尘一股股往里冒,几乎和外面一样。屋里没有任何采暖设施,冬天简直冷冻不可挡,老师讲一堂课要40余分钟,就只有不停搓手,走动。同学们有的手冻僵了,做作业时,笔水冻成冰霜写不成字,只有用嘴里的热气哈一下,用手边焐边写,也不时在搓手和跺脚。一个冬天下来,个别同学脚都冻肿了。
学生穿的衣服没有件像样的,基本上都打了补丁,还有的没有内衣。由于无衣服更换,洗衣服就成了问题,夏天上课有时利用休息或午休来到城外,到沙窝水坑边洗衣服,顺便洗一下澡消灭身上的虱子。
鞋的种类就很多了,布鞋、草鞋、露脚丫子鞋,不但花样多、颜色也杂。我那时没有鞋穿,曾拾掇了一双破旧鞋底,又捡些烂布条拧了些布条绳子,连接了一双凉布鞋,虽说丑看一些可比赤脚强多了,这双“凉鞋”陪我度过了大半年,同学们很是羡慕,因为那时根本没有袜子可穿,夏天全是赤脚片。
学习用具也很简陋,那时纸张缺乏,钢笔没有,主要是用毛笔,后来有了几种蘸笔尖,可没有笔杆,我们想法找树枝用刀削成笔杆,把蘸笔尖用线绑在笔杆上,就成了一支“假钢笔”,写起字来,又细又漂亮。没有墨水怎么办,就买点绿颜料,用水冲开就行。可又没有瓶子盛呀,想来想去只能用碗,在当时碗也很少有,同时又没钱呀!最后还是到处去找破碗底,当时破碗底也是非常不容易找到的。凡事不负苦心人,找了好多地方终于在城外一家土坑内找到了一个破碗底,把颜色用热水一冲,一碗底墨水就制成功了。我用这种方法终于解决了学习中缺笔少墨水的困难。
为了克服纸张紧缺问题,在做笔算时,用破旧木板做成了一个沙盘,将沙装在木盘内,用一个削出尖的木棍在沙盘内做算术,这样既节约了纸张墨水,又学习了知识。上晚自习时,因油灯少,光亮不大,为了节约起见,利用有限的光亮,四五个人围着一个油灯学习,我们也用土桌子(有时是土台子)学习过,也曾席地而坐,把地当凳子,两腿当桌子,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真是多么不容易呀!
二、吃饭没饭堂 变天进大礼堂
一班分几个组,每组五到六个人,以各组发给一个陶瓷盆,一把铁勺,菜一般是水煮白菜,上面漂一些少许的植物油,可是菜蜜虫倒很多而且显眼。小米干饭是每人一碗,在灶上由炊事员给打好。两个礼拜或三个礼拜改善一次生活,或吃荞面卷或吃白面馒头,有时还能吃上一顿猪肉烩白菜或山芋(肉当然很少,星星点点的)。没有专门饭堂,大礼堂(大庙殿)离灶房较远一点,遇上下雪下雨刮风等坏天气时才在这里聚会吃饭,由炊事班及大伙把饭菜抬来分开吃,风天难免把沙子吃进肚里。天好了就在灶房附近自找地方吃,每天两顿小米饭,时间长了,胃很难受,大部分同学得上了胃病,我的胃病就是在那时候得上的。虽然生活很苦,但在这种苦日子里师生和学校员工们毫无怨言,都意气风发,欢欢乐乐地挺过来了。但回想一下,没有过去的苦中苦,那有现在甜中甜的幸福生活呢!
三、自力更生 发展生产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持久阶段,党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机关、部队、工厂、学校和家属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边公学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本着学习生产两不误的原则,也投入到生产运动中去。学校教学没有粉笔,师生自己动手打运石膏自己烧压制成粉面,试制成功后,买来制粉笔的模子开始适量生产,除本校满足外,还支援外面一部分;没有黑板,就利用墙壁先糊上第一层草(结合牢固),再用胶泥加少许细沙子拌匀上第二层(抗磨损);最后用皮胶熬成胶水(稀稠比例可适度)和锅底黑灰搅均匀往上一刷即是一块很漂亮的黑板,这样不但克服了原材料的困难,又节省了紧缺的资金,使用起来也觉得很实际。打水井种蔬菜,由少量少品种试种逐渐扩大数量品种,种的白菜、萝卜、莲花菜等基本满足本校吃用。
除星期天全天纺毛线外,再就是利用空隙时间纺,人人定任务,超额有奖励。记得我在礼拜天起早睡晚一天最多能纺3斤毛线,当时算不少了。所纺毛线全上交校办合作社,再由合作社集中交送延安毛纺织厂制呢粹子,后来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套灰呢子衣服(料面很粗糙)和一顶羊绒暖帽,这是我们中学部同学的劳动果实,第一次穿上呢子衣觉得很高兴也很荣耀。我们办的农场种了不少庄稼,主要是糜子、谷子,学生自己锄草自己收割后由农场负责拉运碾子滚打,这样基本上解决了在校师生们吃粮不足的困难。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劳动观念,同时减轻了人民负担。在学校灶房附近,根据饲养条件还养了几头肉猪,对改善教职员工学生的生活起到了一点补给作用,又填补了吃不上动物油的空白。
四、文化娱乐
三边公校虽然是在艰苦环境下创建的,诸多方面困难仍然不少,但全校师生员工们依然保持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勤俭办校和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大家尽职尽责的工作着、学习着、生产着和娱乐着。
那时三边公校大秧歌队在定边县是出了名的,逢年过节、庆祝大会及定边的9月骡马物资交易会,总离不开三边工校大秧歌队的参与,演出除扭秧歌,打金钱鞭,演短小精悍小节目外,还结合形势进行戏剧演出,如在大生产运动期间,演唱《兄妹开荒》《纺棉花》《南泥湾》等歌曲,配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演唱《黄河谣》唱《联合政府歌》演唱《白毛女》选曲等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对唤起当地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投入到抗日战争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教育作用。
三边公校从1938年6月建校至1946年6月解放战争前夕停课,历时8年,在边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学校老师们的精心教育,克服种种巨大困难,培养了一批干部、教师等骨干力量,分赴全国各地。学生在各行业和在部队工作,后来有的成为县团级的厅师级的、还有省军级的,为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系盐池县延安精研究会理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