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巡视机构挖出大量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涉及地厅级干部18人
广州天河有一座绿树掩映的小院,独处闹市却不染浮华,厅堂简朴而尽显威严,这就是广东省委巡视机构的大本营。近年来,广东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南粤精神,着力探索巡视工作的“广东模式”。
2004年以来,省委巡视机构已累计开展巡视22批,共巡视单位216个(次)。巡视共发现存在问题1094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149项。其中涉及地厅级干部18人,处级干部22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坚持审阅每一批巡视情况报告,先后14次作出重要批示,多次指出“巡视工作成效显著”。
护航发展
严控高污染钢铁厂
做法:省委巡视办负责同志介绍说,省委巡视组在巡视中突出对四个方面进行监督检查,首先就是加强对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案例:2010年3至4月,省委巡视组在粤东某县巡视期间,群众反映该县科技园引进了两家高消耗、高污染的钢铁厂,担忧污染环境、影响该地区的生活。
省委巡视组随后调查了解到,两家钢铁厂分别由广东某都实业有限公司和广东某鑫实业有限公司建设。前者是在国家未有调控措施时引进建设的,现在国家明文规定严控上马此类项目,所以该厂只有市审批的工商执照,其他手续得不到审批。通过实地了解,省委巡视组发现该厂在生产管理、环境污染和治理、安全防控等方面存在问题。而某鑫钢铁厂的手续正在报批中,属边报批边建设的企业。
省委巡视组因此建议,该县领导班子必须加强对两家钢铁厂的管理,对两家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安全生产等进行进一步监控。
对此,该县发改局复函称,已要求有关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不能生产限制类和淘汰类产品,不得新建炼钢炼铁项目。
把关廉政
违规带薪留学退还工资
做法:省委巡视组巡视的第二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对象和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特别对领导干部遵守《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案例:2010年11月至12月,省委巡视组对韶关市某县进行了巡视。在巡视过程中,一些群众反映该县县委常委刘某利用职务影响,将身为警察的儿子带薪送往新西兰留学。
据韶关市纪委调查,2006年6月刘某之子经考试录用为该县公安局警员,并在新干警培训期间书面提出请假留学。刘某向时任韶关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叶树养口头请示,叶树养给县里打招呼,随后该县公安局批准其子带薪留学。此人2008年6月归队,两年共领工资补贴27937元。
对此,韶关市纪委根据有关规定责令刘某向组织作书面检查,其子退回工资补贴27937元。
紧盯违规
违规提拔干部被叫停
做法:省委巡视组巡视的第三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情况的监督检查。
案例:2008年3月至4月,省委巡视组在省直某局巡视时获悉,该局时任办公室副主任彭某2002年3月因犯错误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同年4月调任省局办公室主任科员。2000年、2001年度考核为不评定档次,2002年度考核为不称职,2003年4月才解除处分。但当年11月,经局党组讨论同意,彭某调任省直某局办公室副主任。
省委巡视组认为,提拔彭某违反了1996年1月起实施的《国家公务员升降暂行规定》第七条“国家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在近两年年度考核中定位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中被定位称职以上”的规定。
因此,省委巡视组随后向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发出建议,对此事作进一步了解,指导、督促省直某局整改,并建议省纪委派驻省直某局纪检组要进一步加强对选拔任用干部的监督。
严打违纪
干部公款旅游被处分
做法:省委巡视组巡视的第四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尤其是对提高执行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案例:2010年2月至4月,省委巡视组对珠海市某区开展巡视工作时,收到对时任该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谭某公款旅游及其他经济问题的反映。省委巡视组立即将这一情况转交珠海市纪委核实。对此,珠海市纪委领导非常重视,迅速派员进行了核实。
经查,2008年4月,谭某在未向区委主要领导报告的情况下,擅自携丈夫和区委宣传部、电视台工作人员共7人自驾车到江西井冈山等地旅游5天,开支34247元,在电视台下属广告公司等单位报销。
2008年8月,谭某又在未报告区委主要领导的情况下,擅自携丈夫和宣传部工作人员共5人到新疆旅游9天,花费15.6万元,其中个人购物10万多元,用虚开发票的方式在电视台报销。
对此,珠海市纪委决定给予谭某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并按副科级干部另行安排工作。谭某目前已主动退回公款旅游及购物全部费用。
时政观察
“粤式巡视”首创多
广东在全国首创“以市带县”的巡视方式,集中开展对县的巡视,这一创新备受瞩目。像这种的“首创”还有很多,广东巡视工作坚持探索创新,具有鲜明的特色,开创了巡视工作的“广东模式”。
以信访情况为突破口
每一批巡视前,省委巡视办都向省纪委信访室、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等部门收集被巡视单位近年来的有关信访情况,并提供给各巡视组参考。巡视组在巡视中对一些情况进行了解,并将此作为发现问题的突破口。
值得一提的是,对巡视发现的一般问题由巡视组进行反馈,党政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突出问题,则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领导进行反馈和帮助解决,提高了反馈工作的层次和力度,推动问题的整改。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巡视成果运用是整个巡视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广东巡视工作的一大特色是通过构建平台,实现了巡视成果的多元化运用。
首先是建立巡视情况共享平台,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巡视情况报告时,吸收纪委、组织部门的有关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参加,对巡视发现的问题集体“会诊”,实现巡视成果运用“直通车”。
其次是建立督办整改平台,省委巡视办召开巡视成果运用督办协调会议,以“巡视工作督办件”形式及时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移交有关部门,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完成时限,全程跟踪督办,并由专人负责,建立工作台账,确保巡视成果运用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2009年以来,已发出巡视工作督办事项52件,目前多数都已办结,其中困扰当地多年的恩平金融风险案遗留问题、连州清连公路建设问题等有了突破性进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巡视组也要“被巡视”
一直以来,广东始终坚持强化对巡视工作本身的监督,巡视组在一个地区或单位巡视时,由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带队到被巡视地区或单位看望巡视组干部的同时,征求被巡视地区或单位有关领导对巡视组以及省委巡视工作的意见建议,对需要提醒巡视组注意的事项及时提醒,对违反纪律规定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人们形象地把这种做法称为“对巡视的巡视”。
省纪委常委、省委巡视办主任姜斌告诉记者:“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大家都理解了,巡视组要巡视别人,要求人家主动接受监督,就首先要有这个姿态,没有监督的监督是靠不住的。”
(原文见22011年11月17日《南方日报》A10版 记者 雷辉 通讯员粤纪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