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产权交易所靠国资增值保值堵住各路怀疑论调
国有产权转让一度成为反腐败重点领域之一,暗箱操作导致产权被贱卖的情况屡屡出现,而某些国企领导却从中捞得盆满钵满,企业职工却怨声载道。
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从政府到社会,呼声相当强烈。
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广州市产权交易所(下称“广交所”)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我省第一个产权交易机构。虽然早在1994年广州就组建了广州企业产权交易人才服务公司和广州产品税权交易服务中心,但都不能适应时代和市场的发展要求。1999年,在此前探索的基础上,广州产权交易所宣布成立。
广交所组建7年多来,创新交易方法和交易品种,同时重视法规制度建设,规范企业产权交易行为。至今,广交所已累计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900多宗、交易额1400多亿元,实现财富增值50多亿元,综合实力有望年内跻身全国三甲。
制度设置
不进入市场公开交易
不给办产权变更手续
据广州市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产权交易是一种非标准的、特殊商品的交易,企业的价值较建筑工程、土地批租更为隐蔽、更难监控,只有通过公开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才能较客观地体现企业价值,避免黑箱操作、私下交易,发挥公开市场的监督作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产生。
大量事实表明,企业国有产权进入产权交易市场,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机制和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企业产权交易涉及的因素较多,情况复杂,而且企业产权交易相对呈卖方市场态势,供过于求,这都需要产权交易所在交易过程中完善制度、坚持原则、排除干扰、树立正气、促进产权交易健康发展。
因此,在广交所成立初期,广州市纪委、市监察局就十分重视加强对产权交易运作的监督管理,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强化产权交易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广州产权交易所企业产权交易操作规程》、《广州产权交易所阳光交易操作办法》、《广州产权交易所专家评审制度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2004年,国家颁布实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后,又及时对《操作规程》进行了修订,并在《办法》实施之日,同步实行了新的交易规则,促进了产权交易行为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同时,广州市纪检监察机关还派出专员进驻广交所,监管产权转让的审批关,凡没有按规定进入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交易或办理鉴证、登记的企业,国资、财政、工商部门一律不予办理产权变更、注销登记手续。从2003年5月开始,广州市国资管理部门审批的企业产权转让项目,已经全部进入广州产权交易所进行公开交易或办理公示、登记手续,从而堵塞了国企改革因黑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
实践检验
负2000万的港口卖了1810万
怀疑论调事实面前停声
经典摘录
大量事实表明,企业国有产权进入产权交易市场,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机制和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企业产权交易涉及的因素较多,情况复杂,而且企业产权交易相对呈卖方市场态势,供过于求,这都需要产权交易所在交易过程中完善制度、坚持原则、排除干扰、树立正气、促进产权交易健康发展。
广州产权交易所成立之后,并不是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事实上,针对产权交易所能否真正为国有企业服务,实现保值增值,以及自身能否抵御腐败诱惑的怀疑,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因此,广交所自成立7年多来,广州市纪委、市监察局就一直将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建设,作为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在每年召开的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都强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必须进入市场,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及广交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始终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交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化解各方矛盾,使广交所成功撮合了多宗产权转让。
2005年3月,广州市骏农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在广交所公开出售,委托交易底价481.5万元。广交所充分发动市场并协调购并双方选择公平合理的交易方式,该项目多个意向收购者经过70多轮激烈竞争,最后以2500万元成交,增值419%。
广交所还是缔造“垃圾国资神话”的“梦工场”。由于资不抵债,增城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有意将总负债2.4亿元、净资产为负2000万元的增城市新塘港3个港口、6家企业产权整体转让。广交所接到委托后分析认为,单从发展前景来看,新塘港口项目具有一定吸引力,但面临一个难点,港口及港口特许经营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投资者进驻后港口将来能否正常持续经营?最后,广交所为该项目量身订做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黄金股”方案——由出让方即政府象征性地保留1%的股权,不参与分红,但保留对港口规划、发展以及其他重要事项的指导权,并为港口的后续发展进行合理的监督及引导,同时在政策等方面协助企业渡过难关。这小小的1%“黄金股”让社会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最终,广州永霸贸易有限公司以1810万元成功竞买,高出评估价3800多万元(原评估价约为-2000万元)。
正是这一系列的成功案例,有力堵住了各路怀疑论调,为广州产权交易市场在服务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企保值增值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作了最好的注脚,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探索创新
“托管—重组—交易”
国资处理新模式促和谐
按照简单的理解,广州产权交易所扮演的是“卖企业”的角色,但事实上,由于许多国有企业债务重,人员安置费用高,现金流量不足,如果简单地拿进市场,卖的价钱自然就非常低,有时可能还不够支付员工的“遣散费”。为了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价值,广交所经过积极探索,找出了国有资产处理新模式——“托管—重组—交易”。即企业上市交易前,先交由社会专业机构托管,理顺产权关系和经济责任、优化资本结构,妥善解决人员安置和清偿债务,“先将企业调养好”再伺机出售。
据广交所负责同志介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简单的“关、停、并、转、破”难以化解少数国企日益沉积的经济社会矛盾。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转让企业产权引发的人员安置、经济补偿等问题不但困扰着政府,同时也让投资者宁可建新厂也不愿加入受让国资行列;企业内部经常造成优良资产被廉价处置,不良资产无人问津,甚至出现“把好企业搞垮后再内部转让”的怪事。而“托管—重组—交易”的新模式,则有利于稳定企业,让企业以一个更好的状态进入市场,卖出更好的价钱,同时也有利于妥善安置职工,维护社会的稳定。
“做出品牌后,困难企业一个接一个到这里‘报到’,前前后后约有280多家。”该负责同志说。迄今为止,广交所成功托管、转让或关闭清理了濒临破产的企业260多家,涉及企业资产超过130亿元。在没有增加政府任何财力负担的情况下,从产权市场上筹措解决人员安置费用近40亿元,妥善安置职工1.3万多人,协调解决了这些企业与近4万名小业主、小债主、周边村民之间经济纠纷的资金赔付,促使原广州标致汽车公司、广州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等一批企业淡出市场,广州红日燃具有限公司、从化高尔夫俱乐部、广地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一批企业起死回生,有力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促进了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广州发挥了积极作用
防腐绝招
三大制度“绝招”
挤走建设工程招投标猫腻
建设工程招投标也是反腐败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广州市纪委、市监察局和有关职能部门注意加强对该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和规范化管理,重拳打击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了串通投标案7宗,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案2宗,对涉案的20家单位作出了罚款和停止投标资格等行政处罚,罚款总额约558万元。近日,记者就如何应对招投标中的猫腻,采访了广州市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
问题:择优结果都集中到少数大企业身上
制度:随机抽取方式确定正式投标人
据介绍,广州较早实施了计算机择优确定正式投标人制度,对工地现场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管理不善、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扣分处理,初步建立起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育,择优办法的缺陷慢慢暴露了出来。不管大小项目,择优结果都集中到少数大企业身上,小企业参与投标的机会大大减少。同时,招标人还可以随意确定参与择优要素的加分权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对号入座的迹象,市场公平竞争受到削弱。一些不法“包工头”争相挂靠大企业,以谋求围标、串标的机会。为此,2005年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正式投标人确定方式的规定》,限制了择优确定正式投标人的招标项目范围,绝大部分工程采用随机抽取方式确定正式投标人。此外还制订发布了《择优项目分值设置指引》,合理确定了各择优要素的加分标准,控制业主确定投标人资格时随意性过大的问题。通过增加投标人的数量,增大了投标人围标、串标的成本和难度,促进了市场充分竞争和公平竞争。
问题:投标单位哄抬标价有围标嫌疑
制度:出台投标限价规定降低围标危害
2003年,广州市有关职能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发现不少项目各投标单位报价出现异常,最高报价是最低报价的1.5至1.8倍,经分析,发现存在有围标哄抬标价的嫌疑。为降低围标的危害,广州市有关职能部门迅速推动出台了《广州市投标限价暂行规定》,对投标报价进行封顶。最近,对投标限价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要求招标人公布的投标限价必须是详细的工程预算,并明确了广州市造价站对投标限价的准确性进行监督。这一举措防止了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单位合谋抬高或恶意压低投标限价,以达到高价中标或者排斥竞争对手的目的。
问题:评标专家由人工通知容易泄密
制度:开发评标专家计算机语音自动通知系统
评标专家对评标结果的影响是直接的,评标专家名单的保密是防止有人收买专家,操控结果的关键措施。由于几年前评标专家是人工通知,容易泄密,为此,广州市采取切实措施,从制度建设入手,积极推动开发评标专家计算机语音自动通知系统。据介绍,现在就连评标专家本人,也只能在走进评标室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要评的是哪一个项目。该系统已基本解决评标前评标专家的泄密问题。
高层访谈
靠制度创新推动源头防腐
——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谈推进“阳光工程”
广州的源头防腐工作开展得比较早,工程招投标市场、土地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政府采购中心等的建立也比较早。广州的源头防腐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开展源头防腐工作?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与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进行了一席谈。
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
记者:据了解,广州市的源头防腐工作应该说是开展得比较早的,为什么?广州市是如何运行市场机制,拓宽源头防腐路子?
苏志佳: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市场经济培育比较早,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经过20多年的奋斗,已从最初的“承包经营”、“放权让利”到建立新型产权制度,从放开商品市场到建立要素市场,从搞活微观经济向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推进。因此,广州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任务也比较重,改革进入了更加突出整体推进的制度创新阶段。
我们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建立健全正确利益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营造“守法、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市场配置资源效果明显
记者:广州市的源头防腐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有什么样的事例可以说明?
苏志佳:我们健全社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全面推行“阳光工程”,着力推进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例如,1997年,广州建立了建设工程交易中心,随后加快了面向全国、全省的产权交易、土地出让等要素市场和政府采购中心的规范化建设。2005年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交易项目3135项,交易额达725.39亿元,同比增长14.75%,有标底可统计项目下浮率为11.44%,全年累计为国家节省投资61.36亿元。
在政府采购方面,自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实施到2005年底,集中采购项目由80项增加到89项,采购金额从25.12亿元增加到49.58亿元,3年累计节约资金13.16亿元,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在产权交易方面,截至2005年12月31日,广州产权交易所共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1142多宗,交易总额1227多亿元人民币,为国家和企业实现财富增值30多亿元。
坚决查处商业贿赂
记者:对于政府采购、代建制等,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如认为监管不力,可能会导致“分散腐败变为集中腐败”,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对这些制度是怎么看的?准备如何推进?
苏志佳:广州市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一方面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各项工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加以治理。逐步拓宽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严格市场准入退出制度,逐步建立个人和其他社会主体诚信档案,运用市场机制遏制腐败。另一方面,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力度,巩固改革的成果。当前在集中力量查处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大要案的同时,坚决治理商业贿赂问题。不仅要坚决纠正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准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而且要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尤其要重点查处政府机关公务员在商业活动中利用行政权收受贿赂的行为,解决建设工程领域里的串标围标、政府采购中“明招暗定”、药品生产流通中的“虚高定价”和“回扣”等突出问题。
(原文见2006年11月14日《南方日报》A10版 记者 戎明昌 粤纪宣黄山 本版摄影 粤纪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