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导读】
从一个人字可以生发出许多的新字,变成各种各样的“人”。那么这些“人”又有什么含义呢?请看下文。
“人”字可以作为偏旁部首出现,俗称“人字边”。从一个人字可以生发出许多的新字,变成各种各样的“人”。
1.二人亲近为“仁”
两个人就为仁,它的本意是亲近。一个人要学会亲近别人,爱护别人,才会有仁德。
“仁”字最早出现在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中,意思是指道德品质好。而孔子把“仁”作为了儒家的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导他的三千门生时会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去教育。一次,一名学生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知道这个学生的最大毛病是不懂得关爱别人,于是说:“仁者爱人也。”就是人要学会去爱护别人。另外一名学生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孔子知道他的缺点在于无法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就回答道:“仁者二人也。”意思是希望他能和别人好好相处。
2.有人干活有人监督的“众”
二人为“仁”,三人为“众”。
“众”字的篆书写作“”,上边是一只眼睛,下面是三个人,意思就是人多了的话,就需要去管理了。就好比在公司里,底下的人做具体的工作,上边的领导要看着,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五脏六腑也叫做众生,所以我们的生命也是需要管理的。所谓对生命的管理,就是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是怎么回事,它们有什么特性。
3.向左学好的“从”,向右学坏的“比”
“从”字在篆文里写作“”。就是一个人跟随着另一个人,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是朝左跟随。
我们对比看一下古代篆书的“”字(比),也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但“比”字与“从”字正好相反,是向右跟随。这又隐含了什么含义?
这其实就涉及中国文化以左为尊的传统。一个人朝左跟着另一个人就是学好(左为贵),就叫从,比如我们常说的“从善”。荀子云:“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就是做人做事要服从道理,而不是只听命于君主;假如父亲说的做的不对,也不能听从。做人要以道义为先,而非屈服于权贵、屈从于长官意志。
而当一个人朝右跟着另一个人就是不学好(右为贱),就叫比,比就是相比,小人多攀比。成语有“朋比为奸”,就是不学好,总跟别人攀比,就为奸。
我们学做人也好,学习文化也好,都有两个要点,一是要学好的方面,二是要跟对人,找准方向。
所以,凡是从“人”部的字,都跟人性、人体本身密切相关。做人的至简大道就是:一个人要做好自己,两个人要处好关系,多个人要各守其位。
【讨论明理】
1.孔子两次对于的“仁”解释你明白了吗?你又是如何理解的“仁”?
2.“从”与“比”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实践体验】
1.“仁者爱人也”,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仁者”,你发现了吗?想一想,请你把他(她)的事迹写出来。
2.“仁者爱人”,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为政以德”,下面几个政府你们认为哪一个政府是最好的?( )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多元评价】
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你在生活中做到了吗?
【一课一诵】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