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虽然孙中山未能亲自完成念念不忘的北伐事业,但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精神,深受后人敬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之前,已有18个省宣布独立于清政府的管制。孙中山回国后,当即被各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以一生,大写了他“天下为公”的理想。

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所谓的“大道”正是指我国传统中非常朴素,但又是最高的政治理想:天下是所有人的;选拔官员,要选拔有才能的人;人民信守诚信,关系友善和睦。古往今来,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无数志士仁人曾经洒下过他们的汗水,这条路,是辛苦的,曲折的,但却是无限的,光明的。

关于辛亥革命,有一个说法非常著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些为了推翻我国两千年来已经日渐腐朽的封建帝制的志士仁人中,最著名也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就是“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一生为民主革命奔走呼号,成为中华民国的首任大总统,并在晚年一手创建国民党。虽然孙中山未能亲自完成念念不忘的北伐事业,但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精神,深受后人敬仰。朱德对孙中山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孙中山先生在四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充分地表现了坚决和勇敢的革命精神。他不怕困难和失败,他在遭受失败后,又整顿好革命队伍,重新走上战场。孙中山先生能够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地进步,由早期的主张推翻皇帝、建立民国而进到晚年的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倡导民主革命而进到主张实现世界大同。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是在前进的。”

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早年一边治病救人,一边传播着新思想。最初,孙中山的思想中还存在着浓重的改良因素。孙中山曾经上书李鸿章,要求改良,文书中提出要求“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但是,腐朽的清政府对天下颓势已经无能为力,清廷和帝制必将一起走向灭亡。而孙中山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打消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丝幻想,积极投身到将中国人民从封建帝制之下解放出来的革命事业之中。

在早期的反清事业中,孙中山不断地组织各种起义,伺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政体。但是,起义时机尚不成熟,且起义力量太过弱小,最终往往宣告失败,他本人也被迫流亡海外多年。而在流亡期间,孙中山受到英美民主思想的启发,结合中国传统的朴素政治理想,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到了1905年8月时,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于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而这一革命宗旨最终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更是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这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之后,全国的革命运动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本人曾经亲自到东南亚各地,向南洋华人、华侨宣传民主革命,筹措经费,并在一些地区创建了同盟会的分部。到1911年之前,同盟会的力量已经非常强大,而反清革命,也一触即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之前,已有18个省宣布独立于清政府的管制。孙中山回国后,当即被各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的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一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由此诞生。清帝很快也宣布退位,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彻底在中华大地上消失。“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孙中山,仅凭着这一点,就已经足够青史留名。而当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又通过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之后,没有真正地贯彻下去,但这一法令本身,已经标志着这个共和时代的诞生,任何复辟行为,都将是脆弱和不受支持的。很快,孙中山就迫于国内强大封建势力的压力,主动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将之让与袁世凯,袁世凯则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此后,孙中山发现中国的走向,并不是共和、民权、自由。他为此深感痛心,先后借着一些军阀的力量,发动了1913年的二次革命、1915年的护国运动、1917年的护法运动,虽然均未能取得成功,但是孙中山由此明白,南北军阀皆不可信,要想革命成功,唯有具备自己的武装力量。他在1903年8月,就曾在东京创办过专为了中国进步青年学生开设的革命军事学校——青山军事学校,虽然青山军事学校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孙中山已经有过了开办军校的经验。由此,1924年5月孙中山创立起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将领的摇篮,后来,国共双方的一大批优秀将领,均出身黄埔军校,这是孙中山当初决心建立武装力量,培养自己的军校人才时,没能看到的结果。

而且,孙中山在这一期间改组了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新党纲、党章。此时,俄国十月革命已经发生,苏俄建立,孙中山也与苏方开始接洽起来,希望联合俄国,并提出了著名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口号。孙中山在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的含义,在旧三民主义中充实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但是,就在北伐前夕的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不幸逝世,死后家无余财,只将上海的一处住房留给了妻子宋庆龄。他逝世之后,所有革命的后继者都缅怀着他为了三民主义而奋斗不息的一生,国民党人更是尊称孙中山为“国父”。

可以说,孙中山的一生,是不断为了“大道”而奋斗的一生,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仰慕的。

评说

孙中山本人曾经说过:“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当有能力为千万人服务时,就要为千万人服务,只有能力为一二人服务,就尽力为一二人服务。”孙中山作为革命先行者的高风亮节,是我们应该尊崇和学习的。他一生不止为一二人服务,而是为了千万人,为了中国的黎民百姓服务。他以一生,大写了他“天下为公”的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