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记中认为礼可以确定什么关系

礼记中认为礼可以确定什么关系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礼仪对国家的统治、地方的安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讲礼,礼的作用,就是维持和平。行礼态度要谦和,才能表示礼的真意。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为臣者谨慎,让在上者尊贵,可见儒家对礼义的作用是极为重视的。我们还可以从《仪礼》与《礼记》具体关系的实例来看礼仪形式与其意义的关系。

第二节 礼的作用与意义

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鄘风·相鼠》)这说明上古时,人们已深刻认识到为人必须讲礼法,否则下场可悲。礼仪对国家的统治、地方的安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郑庄公戒饬守臣》)认为礼用来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有利维持秩序,有利子孙后代。这些规范的要点并非凭空想出来的,它们都是我们的先民以人性的实情为基础,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加以善化和美化,并随时代变化再加改进而成。

选《礼记》第二十六篇《经解》中的一段,解释礼的作用与价值: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

img50

大致意思是说,朝觐君主的礼节,是用来明白君臣之义。诸侯聘问的礼,是让诸侯互相尊敬。丧事与祭祀的礼节,是用以明白臣子的恩德。乡饮酒的礼,是用来明白长幼的次序。婚姻的礼节,用以明白男女的区别。礼,可以禁止乱的产生,犹如堤防可以阻止水之乱来。如果堤防坏了必被水冲垮;认为旧礼无所用处而去之者,必有乱患。

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的序中,更将“礼”说成是有“经天纬地”的功能。

那么,孔子是如何看待礼的功能呢?他认为,用道德引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道”,通“导”。

孔子还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认为在上位者重视礼,那么百姓就容易役使。这一说法还见于《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孔子认为:君子在上位,只要能好礼义,民众便莫敢不敬服。

礼推广到社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在关于礼的运用上,和是最关键、最宝贵的了。周天子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被大家公认为美,原因就是无论小事大事都有礼,都以和为贵。如果要说还有什么行不通的,那就是为了和而和,没有礼的节制和约束,这样也是行不通的。”

img51

和为贵,和是和谐,斟酌得当的意思。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讲礼,礼的作用,就是维持和平。因为礼中包含了谦和。既谦和就不会发生斗争。行礼态度要谦和,才能表示礼的真意。如果行礼时态度傲慢或随便,那是表示心中不服,就算不得讲礼。礼总是比较拘谨。如果过分拘谨,有时也难以行得通。所以要用和来协调一下,找出权宜之计。

孟子认为国家如果没有礼义来定尊卑地位,上下的关系便要出现一片混乱:“无礼义,而上下乱。”(《孟子·尽心章句下》)

荀子是战国时的大儒家。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用来调养人们的欲望,并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封建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犹如食物调养口,香气芬芳调养鼻,器具图案、礼服花纹调养眼睛,乐器调养耳,居室调养躯体。荀子还说:“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荀子·儒效》)意思是说,儒家主张效法先王之治,重视礼义。为臣者谨慎,让在上者尊贵,可见儒家对礼义的作用是极为重视的。

这里举一个叔孙通订朝仪的史事。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君臣礼节不严,宫殿常常乱哄哄的。叔孙通得知后,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共订朝仪。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王大臣都依朝仪行礼,次序井然。叔孙通所订朝仪简明易行,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十二年,高祖欲废太子刘盈,叔孙通以不合礼仪劝阻,高祖听从了他的意见,拜他为博士,号稷嗣君。惠帝即位后,让他制定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

img52

我们还可以从《仪礼》与《礼记》具体关系的实例来看礼仪形式与其意义的关系。《礼记》中的《冠义》、《昏义》、《祭义》、《射义》、《乡饮酒义》等篇是阐发《仪礼》诸篇的深层意义的。如,《礼记·冠义》是对《仪礼·士冠礼》意义的阐发。按照古礼,男子年二十而行加冠礼(即成人礼),通过庄重的礼仪形式,告诫他们“弃尔幼志,顺乐成德”,即从此禁绝少年爱嬉戏的童心,担负起成人的责任。《礼记·冠义》说:“成人者,将责成人礼焉。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

又如,《礼记·昏义》是对《仪礼·士昏礼》意义的阐发。士二十而冠,冠而后娶。所谓士昏礼,即是士娶妻之礼。之所以称作“昏礼”,是因为婿应当在黄昏时刻去亲迎其妻。这是取其“阳往而阴来”的意义。又《尔雅·释亲》解释“昏姻”说:“男称昏,女称姻者,义取婿昏时往娶,女则因之而来。”所以叫“昏姻”。

昏礼有所谓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礼数。纳采意谓定亲,未婚夫要送一只雁作为礼物。送雁的意义在于大雁南飞北往,不失其节,顺从阴阳往来。并且雁不再偶,一旦结为配偶,终身不改。《礼记·昏义》阐发昏礼的意义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故君子重之。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这一段古文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组成家庭,要侍奉祖宗,延续后代。所以要抱着敬重的态度对待婚姻。有男女之别,所以就要树立夫妇之义。而后有父子之相亲,而后有君臣之居正。婚姻之礼,是礼之根本。由此可见,古人对婚姻意义的认识是何等的重视。

img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