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我也变成了老师
□ 石伟峰
刚上高中,文理未分。生物课上,分发批完的试卷。
我交的是白卷,已经准备好了承受一通破口大骂或是冷嘲热讽。但是老师念到我名字时,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卷子递给我,看都没看我一眼。我心想,大概又是一位已经对我放弃了的老师吧,呵呵。
对我来说都一样,我习惯了。
我回到座位,发现试卷上有一行红色的小字:「可能你认为一辈子也用不到这门学科,但我还是建议你了解它一下,也许,你会改变主意。」
我先是诧异,然后有一点点感动,只有一点点,我是非常理性的人。随后,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她给我的建议。
后来发生了什么?我的生物成绩没低于过 97 分。我知道了如何区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细胞时,自己瞪大的双眼。
我还记得,猪肉绦虫最发达的器官是什么。
我也是师范大学毕业的,如果问「师者何以为师」?我想,大概就是示以美好,授以希望吧。
2015-07-23
——————
□ 王立铭
坐在出租车上。在正午的阳光下昏昏欲睡,看到这个问题,突然心里有点柔软的地方被触碰到了。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初中时碰到的语文老师(姚玉淑老师,很好奇她会不会上知乎)。
必须说明,我本来是一个极其、极其内向的小孩。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爸妈带着我在路上走,看到他们熟悉的叔叔阿姨,要我打个招呼说声「×× 好」,那是绝对不会成功的——我一般的反应是迅速兜一个小圈子跑到爹妈屁股后头,抱着他们的腿,然后目光低垂,一言不发。我内向能到什么程度?再举个例子,小学时候老爹老妈经常要求我早晨起来楼下去跑跑步,但是那时候他们工作都紧张啊,起床就得忙忙碌碌做早饭给我吃,于是他们就不能带我一起去晨练,只能让我自己一个人下楼去。于是——我每次都是躲在门洞里过十几分钟就又回去了——原因仅仅是,我怕出门见到陌生人不知道怎么办!于是我老爹困惑了好久,为啥儿子下楼跑步,但是从阳台看下去从来没有看到过。。
加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看了一堆郑渊洁的童话,书里面讲的是什么?是好学生都是笨蛋,是告密的小人,是老师的跟班,是没出息的只会听话的奴才……然而我小学成绩一直很好啊!于是那种恨自己没出息为什么要是个好学生的情绪一直控制着我,然后我又不知道怎么表达。内向的人都懂,内向的孩子其实心里是很焦虑、很苦闷,甚至是很愤怒的。
然后进初中,遇到了姚老师。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遇到了被尊重、被欣赏的感觉。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大概是这样。姚老师大概是布置了一篇关于教育问题的作文(可能四五百字要求,你懂的)。这个没什么奇怪的,我就写了一篇,里面可能是引用了几句郑渊洁童话里的情节。郑渊洁童话现在可能没什么人看了,但是当年可是多少小学中学孩子们对抗父母对抗老师的精神武器啊!然后怎么样呢?姚老师没有简单地给批个甲乙丙,而是很认真地在作文下面留了一段言,我不记得详细内容了,大意是说,教育制度是有问题啊,但是还是希望我们能学到东西云云。
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挺贴心,但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想想我那时候的心理活动吧!一个从来不知道怎么和人聊天打交道,路遇一张生脸都会哆嗦的小屁孩,居然有人愿意用这种态度和他聊聊如此严肃的话题!
于是我就干了件比较文(zhong)艺(er)的事:
写了一封长信,倾诉了一下自己的苦闷和迷惑(初一上学期),偷偷夹在作文本子里,交作文时一并交了上去。
我自己的信到底写的什么我完全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第二周作文本子发下来的时候,里面同样夹着一封信,姚老师亲笔写的。信里,她说理解我的难过,她说欣赏我的思考和文笔,她说,如果我愿意,她希望和我做平等的朋友。
后面的事情就不多絮叨了(而且老实说,很多细节我也不记得了)。
但是我记得,姚老师在她的办公桌里给我留了一个带锁的抽屉,说我可以藏任何想看但是不太敢带回家的书。于是初中时候有机会偷偷看了西厢,yy 了桃花扇,读了易安居士的词。哦,还有被爹妈屡次没收又重新买回来的红楼梦。今天我已经年过三十,但是看待这个世界时候还留下的那一点点柔软和文艺,应该都来自那里。
我也还记得,不知道多少次姚老师在语文课上,特意点名让我朗读作文,让我背诵诗词,让我谈谈对某某问题的看法,甚至还有一次补课,姚老师说没什么好讲的了,干脆搞一个记者招待会,让王立铭同学回答大家的提问吧!第一次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上台,腿还在抖个不停,慢慢地就开始游刃有余了。
最后,我还记得,初三那年我生日(暑假期间),请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来家里玩,同时也邀请了姚老师。一群人在公园里玩了一个白天,家里吃了饭,最后集体杀到了姚老师家里!横七竖八打地铺睡觉,和老师聊人生聊理想……最后姚老师送我的生日礼物,是一套巴金的《随想录》。这套书大概 80 后、90 后知道的都很少了吧?但是我知道,在更早一点,这套书代表的是整整一代人,特别是中国的知识精英对这个国家的反思和期望啊。这套书从那时候跟我搬了无数次家,今天还在我家的书架上(不过很遗憾丢掉了其中一本)。在一个初中生的心里,姚老师栽下了抛开眼前的苟且,为更大的、更多的事情思考的种子。。
后来呢?后来就和姚老师的联系没那么多了。大学毕业以后,带着那时候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也是两个女儿的妈妈去拜见姚老师,请她做我们的证婚人。然后又是八九年过去了。一两个月以后我的第一本书要出版了,我会试着从一个科学家的视角,讲讲疾病背后的科学故事。
我会第一时间给姚老师寄一本。
然而事情也还没有完。
现在,我也成了个老师,也开始有自己的学生。我经常会想到姚老师,想到她当时给那个内向焦虑充满愤怒的小屁孩儿的欣赏和尊重。我也希望,我能带给我的学生们同样的欣赏和尊重,因为我知道它们的力量有多大。
2016-05-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