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①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②。”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③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④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⑤不足徵也。文献⑥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子曰:“⑦自既灌⑧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之说⑨,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⑩问曰:“与其媚于奥
,宁媚于灶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注释】
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笑得好看。盼:眼睛黑白分明。绚,色彩灿烂,有文彩。②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③商,子夏的名字。④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⑤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⑥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贤人。⑦禘:音dì,古代的一个非常隆重的典礼。⑧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⑨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⑩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媚:谄媚、巴结、奉承。
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灶:指灶神。
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译释】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礼是后有的吧?”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孔子说:“夏朝的礼仪,我能说出来,只可惜它的后代杞国文化传统保存得不够好,不能证明;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只可惜它的后代宋国文化传统保存得不够好,不能证明。这都是由于文献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的话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孔子说:“禘礼开始后,当主祭者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能够懂得这种规定再来治理天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王孙贾问道:“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地良心,任何祈求都是没有用的。”
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