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子曰:“巍巍①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②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③之。荡荡④乎,民无能名⑤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⑥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⑦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⑧,于斯⑨为盛,有妇人焉⑩,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①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②与:参与、相关的意思。③则:效法、为准。④荡荡:广大的样子。⑤名:形容、称说、称赞。⑥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人。契:音xiè;陶:音yóo。⑦乱臣:指治国之臣。⑧唐虞之际: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⑨斯:指周武王时期。⑩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黻冕:音fǔ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沟洫:洫,音xù,沟渠。
【译释】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辉煌啊!”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