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②,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③,切问④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⑤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注释】
①小道:指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技能。②泥:阻滞,不通,妨碍。③志:志向。④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⑤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肆,古代的手工作坊。
【译释】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我又怎么能拒绝人家呢?”
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所以君子不去做。”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忘记已经学过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子夏说:“博学并且有坚定的志向,就自身体会最真切处发问和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掌握道。”
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