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资产阶级加强了对外殖民扩张,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因此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要前提。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经济思想,由君主发动,政府控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商主义使资本家积聚了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它是以人类长期积累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作为基础而爆发的,使新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其影响远远超过一般的政治事件。在工业革命中壮大了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进一步要求扩大权利,他们不断推行革命或改革,巩固资产阶级在本国的统治。同时,资产阶级加强了对外殖民扩张,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因此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要前提。

【重点分析】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本课重点。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要说明它的必然性必须讲清其背景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业革命后不足三百年的今天,人类世界从使用第一架机器发展到原子能、信息时代,这种巨变充分说明了它的巨大影响。工业革命不仅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发生巨变,而且导致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它使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它使人类历史上最先进阶级——工业无产阶级诞生。

重点突破方案:

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前提和条件时,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基本条件入手,注意归纳前面讲过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内容。分析工业革命所需客观条件的同时,注意分析工业技术本身的规律。

让学生思考“比英国更早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为何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较早的殖民大帝国——西班牙、葡萄牙为什么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比较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明确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难点分析】

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自由主义”的概念,过去学生只知道“自由”、“散漫”,或人类的“自由平等”等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对学生来说是新概念。工业革命给资产阶级积累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封建生产关系优越得多,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学生容易只看到工业革命物质方面的后果,不注意分析它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政治影响,因此,对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的结论难以理解。

难点突破方案: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讲述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再次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后集中起来解决“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两个难点。为解决这一点,让学生回忆“重商主义”的产生条件、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经过思维活动自己得到答案。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还有什么其他条件?如何解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丰厚的资本”是怎样积累的?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尼德兰,最早开始殖民掠夺的西班牙、葡萄牙没能成为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独立后的尼德兰商业资本发达,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执政制约了改革的发展;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成资本,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具备条件非常全面,同时,工场手工业时期,国内工业技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但仍然无法满足扩大了的市场需求,必须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其特殊性,资产阶级颁布法令,动用政权工具来积极推动经济基础的改造,圈地运动促成传统农业社会的瓦解,为大工业的兴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独特之处。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是合力的作用。

2.进程和重大发明

学生阅读67—68页有关自然段归纳概括。

教师强调工业革命的概念,并比较与手工工场时期生产方式的不同。

教师帮助学生明确:第一,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英国的棉纺织业;第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三,工业革命的各个环节互相促进。主要发明由学生列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3.结果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强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面貌,成为最早的工业国家,并逐渐演变成“世界工厂”。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学生阅读第68页最后一自然段,思考回答: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为什么是法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法国工业革命与英国比较,有那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学生阅读第69页二、三、四自然段,分析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发展快慢的原因。

最后,学生讨论总结工业革命的共性。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69-70页,归纳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并讨论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

教师补充强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是工场手工业,它所创造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还不足以摧毁整个世界的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不稳固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主张。正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期,欧美、日本爆发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巩固确立下来。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什么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学说,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包括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家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同时转变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统治思想。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从此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机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资本家开始需要“自由”活动,开始不满国王的干预,开始批判“重商主义”,确立“自由主义”的地位,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经济思想,由君主发动,政府控制工商业的发展。当时由于资产阶级的弱小,需要寻求封建政府的保护和扶植,因此,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盛行。重商主义使资本家积聚了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工业革命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让位与自由放任政策,这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府的决策和经济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得出结论。对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较深入的理解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初步领悟工业革命的现实意义。

【扩展资料】

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这个术语指18世纪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方面均引起了根本变化,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巨大影响。但是,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的标志和它开始的标志是一回事吗?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下面我们分别简要叙述。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然后传播到采矿、冶铁、交通运输等行业和欧洲其他国家,甚至一些非欧洲地区。英国棉纺织业的革新从1733年机械工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时就开始了,但能称得上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的却只能是1765年织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因为“珍妮机”最先完成从工具到机器的转变,它具备机器应有的三大部件:动力机、传动机、作业机,同时可纺16-18根棉纱,它是机器;另一方面,由于“珍妮机”的出现,它推动与此相关的织布、动力、运输等一系列行业发明和使用机器,从而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而凯伊发明的飞梭尽管提高了织布效率,但它不具备机器应有的三大部件,因此它不能算作机器,只能是手工工具的一次改进,所以它不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发展到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时,标志着工业革命业已完成。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创造,它们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不同的变化,但对人类贡献最大、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为其标志的却只有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机的出现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一个巨大进步,它提供了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同时,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各个部门的机械化,出现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近代工业;另一方面,它对国际关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说:“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它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以蒸汽机为基础。”由此可见,蒸汽机是当时最出色、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发明和创造。

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的标志和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不是一回事,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标志,而它开始的标志则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

二、工业革命对英国历史发展的作用

工业革命对于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迅速发展至关重要。正是在工业革命最后完成时期,1832年社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强大地位,从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也使资产阶级民主制前进了一步。工业革命使国家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阶段的过渡,奠定了大机器生产的雄厚基础。在英国历史上出现生产发展的真正狂飙时期。不仅使英国最早实现了自身的近代化和工业化,而且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世界工厂”,独占了世界贸易霸权和殖民霸权。工业革命不仅产出工业资产阶级,而且产生工业无产阶级,产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第二节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教学建议】

一、教材地位分析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专政,使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但与此同时,欧洲的封建势力仍然非常强大,并在19世纪前期居于主导地位。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欧洲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拿破仑帝国被镇压,欧洲恢复“正统秩序”,建立起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维也纳体系”,这一时期欧洲政治上表现为逆流横行。但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生产力的发展,这股逆流很快被遏制,欧洲爆发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和1848年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历史车轮的前进。

二、教学总体建议

阅读课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为主,可以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进行阅读分析,再分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教师从中要起到引导作用。

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点明教材三个目录的内在联系(也可放在后面总结处):第一目: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确立);第二目: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维也纳体系受到冲击);第三目:1848年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三、关于导入的教学建议

可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回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消亡的内容,说明在此之后,欧洲大国重划欧洲政治版图。另外可以直接点题:题目是“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本节课讲述的是关于19世纪前期欧洲的情况,1848年革命是其中重要内容。让学生对比19世纪前期欧洲经济和政治状况,得出结论:19世纪前期的欧洲总体仍是封建势力占上风,因此,在拿破仑帝国失败后,出现了封建势力的复辟。

【重点分析】

维也纳会议和1848年欧洲革命是本课重点。19世纪前期的欧洲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大决战时期,一开始封建势力占上风,制定反动的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工业革命后壮大了的资产阶级凭借经济实力展开和封建势力的决战,经过反复斗争,1848年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资产阶级最终在斗争中取胜。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维也纳会议和1848年欧洲革命是两件标志性的事件,正代表着当时欧洲的主要矛盾,突破这两个重点,就明白19世纪前期整个欧洲政治经济情况。

【难点分析】

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是本课难点。学生对“维也纳体系是一种历史的反动”这一提法容易接受,但对维也纳体系“促进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这一结论不易理解。解决了这一点,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分析维也纳会议。教师先给出阅读提纲,让学生扫清知识上的障碍并对维也纳体系进行评价。关于维也纳体系的评价,指导学生评价历史进步和反动的标准:第一,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是否推动人类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进步;第三,评价历史事件要置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中。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1848年欧洲革命。先由学生自己解决基础知识的问题,再在教师指导下分析1848年欧洲革命的影响。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各国革命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即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重点是法国的两次革命。让学生讨论:为什么1848年革命失败了,但却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这种说法是否矛盾?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在欧美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国家确立。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产生很多新的社会问题:不平等的加剧,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等等,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抗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在和资本家的不断斗争中,逐渐产生了自己思想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运动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用来改造世界和解放自己。从此,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第一国际的建立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巴黎公社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其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重点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是本课重点。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为自己挖掘了坟墓。巴黎公社是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典型例子,恩格斯说“想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请看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第一次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代表着时代的最高峰。同时,公社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和研究。

【难点分析】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本课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要分析透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巴黎公社不同于以往的无产阶级运动,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这些都体现在巴黎公社的原则中。

难点突破方案: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要紧密联系工业革命影响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阐明矛盾发生的根源及不可调和性,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并对经济危机、早期工运特点加以解释。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工人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从历史条件分析其必然性和偶然性。由学生概括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原则,并得出结论:巴黎公社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同时,也有局限性。公社的原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保卫巴黎公社的战斗,可适当增加些资料,吸引学生兴趣和进行革命主义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板书)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难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巴黎公社的原则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

学生阅读教材第76-78页并概括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和工业革命有没有联系?能不能说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暴露出来,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经济危机频频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壮大起来,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转化,不再作为资产阶级的附庸。三大工人运动为科学理论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同时,工人运动开展需要科学的理论的指导,马、恩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唯物史观揭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必然产物;而剩余价值学说,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找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创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科学社会主义不但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而且经历史验证,是完全正确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共产党宣言》的有关内容。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第一国际

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阅读关于《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的材料,概括第一国际的主要活动:

主要活动:声援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其顶点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如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

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无产阶级由分散斗争走向国际联合。斗争目的由要求政治民主发展到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目的更明确,群众影响进一步扩大。

三、巴黎公社

学生阅读79页第二自然段,分析巴黎公社成立的根源及特殊原因,指出巴黎公社出现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有必然性,同时也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有偶然性。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之间的内在关系。

学生概括政权建设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及局限性:

巴黎公社是暴力革命的产物,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后,建立了新兴国家政权;公社的选举公社委员会,兼管立法和行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公社的实施措施,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说明了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但同时,巴黎公社有突发性的特点,未对所有制做出明确规定,不完全等于社会主义运动。

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也是实现无产阶级民主的大胆试验。公社的原则也是最宝贵的经验,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并用无产阶级专政取而代之。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启发式的问题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前进,存在着旺盛的生命力。

【扩展资料】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宣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他压迫他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宣言》以这个基本思想为指导,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虽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表明,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已不再能适应已经发展了的生产力。社会化的大生产必然要求消灭私有制,代之以与它相适应的公有制。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巨大的生产力,而且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个武器的人——现代工人阶级。现代工人阶级处于被奴役的最下层,又是大工业的产物,因而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们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并肩负着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宣言》得出结论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宣言》作为党纲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宣言》指出,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它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它的策略原则是,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但是它“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宣言》还驳斥了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诬蔑,批判了形形色色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

《宣言》最后满怀信心地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在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完成。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俄国、美国、德意志、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创造了条件。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点分析】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意义是本课重点。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这三件事尽管有其个性,但无一例外是受到本国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时代的特征,而且,都对本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进步观念和全球史观。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消灭了奴隶制,使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一个广泛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德意志统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也为德国向外扩张铺平了道路,使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在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点分析】

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是本课难点。

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学生在学习这一问题时会有两个疑问:一是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性质的认识上往往产生疑问,容易将其同一般的奴隶制经济混淆。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对该经济制度的生产目的及服务对象等内容的分析得出该制度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结论。二是两种经济制度虽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很大差异,在市场、关税、原料、劳动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尽管课本中列举了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原因,但是,学生往往缺乏深入的分析。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相互讨论,共同分析,让学生真正从内因和外因深入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一、关于“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的教学建议

1.课前发放预习提纲,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特点和历史意义。

2.结合地图讲解统一前两国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比较两国统一的异同点。

3.注意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客观评价俾斯麦、加富尔、加利波第等人。

二、关于“美国内战”的教学建议

1.可结合“美国的领土扩张”地图讲清19世纪上半期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并客观地评价其历史作用。

2.重点分析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及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内战发生的不可避免性。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林肯上台与内战爆发的关系。

3.利用地图简介内战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作用。

4.从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总结内战的历史意义,客观评价林肯其人。

三、关于“明治维新”的教学建议

1.讲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时,建议教师:先结合教材地图《19世纪中期的日本》,讲述日本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发生的变化;讲述人民的反抗斗争时,让学生分析本节教参“资料与注释”中的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并提出“农民起义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说明了什么”的问题;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发展时,依照教材上“封建经济的瓦解、手工工场的出现——新兴地主的出现”的线索讲清楚;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所引起的变化时,说明新地主和高利贷商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的政治态度外,要强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讲述西方列强的侵人时,指出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是明治维新的外部条件。通过以上的分析,指出幕府已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已成为众矢之的。

2.讲明治维新及其意义时,建议教师先讲清明治政府实行改革的目的,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内容。结合本目的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最后,分析明治维新的意义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适当讲述消极影响。

四、课内探究活动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根据本课内容每组自选一个课题。

2.学生查阅资料,准备道具。

3.学生出示自主学习提纲,教师辅导质疑。

4.学生课堂展示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板书)

重点: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难点: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势的矛盾;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

教学手段:利用地图、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时代特征,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如洪水般向世界涌来。

二、俄国1861年改革

一组同学演示:“俄国农奴贫穷的生活”

主要表现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没有自由,随时被打受虐,甚至降为奴隶。而农奴主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为牟取暴利,他们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欧洲,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金无法解决,远远落后于西欧。并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二组同学演示:“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主要表现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一名学生演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上台讲话:“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引导学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投影显示改革内容。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对农奴的‘合法’掠夺?”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关资料。组织学生探讨、评价改革的性质、作用及不彻底性。

本目小结提问:为何在封建制度最顽固的俄国会出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并且取得成功?

强调俄国改革的力量大于封建势力。

三、美国内战

三组同学演示:“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地图。

主要表现美国自独立后,制定的对外扩张领土的政策、扩张的手段、结果。

播放录像:“西进运动”片断,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

四组同学演示:“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突出表现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间的矛盾。

北方的资本家因为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原料、国内统一的市场而无法开工。

南方的种植园主一面在种植园中驱赶成批的奴隶劳动,一面与英国资本家大谈生意,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量运往英国,并从英国大批进口廉价工业品。

本目为难点,学生不易理解透彻,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先讲明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南北双方的矛盾及矛盾产生的焦点,再进一步分析这些矛盾对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最后简介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两大阶级斗争的深入,结合教材两段资料探讨林肯上台与美国内战爆发的关系。

简介林肯生平,一名学生演示林肯演说的著名片断:“选票比子弹更有力量”、“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五组同学利用自制地图讲解内战经过,包括内战爆发、初期北方失利、联邦政府颁布革命措施扭转战局、转折战役、南方投降等过程。

探讨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作用。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从战争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分析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并客观地评价林肯其人。

四、小结

小结提问:为何资本主义的美国要用革命的方式取得成功?

强调交战双方同是资产阶级,实力相当。

小结全课:通过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对比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有何异同。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从目的、方式、内容、作用去思考。

第二课时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课前发放本节预习提纲,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特点和历史意义。课上展开充分讨论,探讨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一、导入

提问: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哪些国家加入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统一

六组同学演示:“德意志统一”

利用新闻播报形式列举统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状况。

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德意志资产阶级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普鲁士完成统一的优势。

学生演示俾斯麦上台,发表演说,阐明“铁血政策”。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两个资料分析“铁血政策”的性质。

利用地图简介普鲁士王朝的三次统一战争。讨论俾斯麦的统一策略对战争的作用,注意普法战争后期性质的变化。

最后分析统一的历史意义,探讨德国的强大日后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

小结提问: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中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三、意大利统一

七组同学演示:“意大利统一”

展示14、15世纪意大利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文化的繁荣。对比19世纪中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探讨意大利在历史进程中落后原因。

最后由学生归纳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统一的进程、特点和历史意义。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统一的特点、加富尔和加里波第在统一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四、小结全课: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第三课时 日本明治维新

一、导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冲垮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飞,同时也震撼着古老的亚洲。

二、日本明治维新

八组同学演示“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地图,展示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封建幕府统治的腐朽,经济发展的落后,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

引导学生分析,内忧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帮助学生弄清封建领主经济的概念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几股新生力量。引导学生把握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来源,简介武装倒幕的过程。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结合教材内容先由学生归纳改革的内容,再结合本幕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过学生思考,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背景、力量对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很快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讨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为3课时。设计为活动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发现、探究、解决历史问题,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思考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重视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扩展资料】

“倒幕”运动与明治维新

18世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他们为了争得政治上的地位,摆脱封建统治,对幕府制度产生强烈的不满。而广大的人民群众不堪忍受苦难的生活,反抗的情绪也日趋高涨,接连爆发无数次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这些反抗斗争,严重地动摇了幕府的统治。

正当幕府惶惶不可终日之时,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大举入侵日本。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柏利率领舰队两次闯进江户湾,迫使日本开港通商。幕府屈服于列强的炮火,连续与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和关税协定,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因为外货的倾入而纷纷破产,日本人民受到双重的压迫和剥削,处境更加痛苦。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一场推翻封建幕府,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迫在眉睫。

1865年12月,长州藩讨幕派高杉晋作率领以农民为主体的“奇兵队”击败保守派,夺取了藩政权。随后,萨摩藩讨幕派西乡隆盛、大文保利通等人也控制了藩权。不久,这两股力量结成讨幕联盟,成为全国讨幕运动的核心,他们一方面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以调动农民、商人和中下级武士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军事上武装自己,购置大量的西方先进武器,与幕府军队抗衡。

这一年的12月,压制讨幕派的孝明天皇去世,不满15岁的明治天皇即位。这时,宫廷形势开始向有利于讨幕派方面发展。1867年10月,萨摩、长州、安艺三藩讨幕派在京都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利用年幼的明治天皇的名义武装倒幕。他们一方面扩充兵力,另一方面秘密同天皇取得联系,准备发动宫廷政变,把德川将军赶下台去。

明治天皇虽然年幼,可颇有见识,对幕府把持朝政也十分不满,当即答应与讨幕派联合起来,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就写了一份“讨幕密诏”,交到大久保利通他们手里。

大久保利通等人接到密诏,欣喜若狂。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解除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他们簇拥着年少的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王政复古”,大权全归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决定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并委派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

德川庆喜连夜逃出京都,退居大阪,集中了全部兵力,向京都进犯。他们打着“解救天皇,请除奸臣”的旗号,兵分两路,准备以钳形夹击京都。

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寿人以萨摩,长州、安艺诸藩的武装,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优见两地迎击幕府军。明治天皇亲自到阵前督战。幕府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军心涣散,士气很低,刚一接触,便四处溃逃。

与此同时,改革派还提出“减免租税”、“四民平等”口号,把农民和商人都争取到自己一边,以壮大自己声势。因此,三井等富商资助各种军用物资,许多市民直接参战。德川庆喜被迫向天皇投降。随后,政府军便开进江户,这样,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之久的德川幕府垮台了。

1868年3、4月间,明治政府先后颁布了《五条誓文》和《政体书》,从而提出推行资本主义新政的基本方针,从1868年—1873年,开展了大刀阔斧的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收回封建地主领地、取消封建身份级制、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破除封建主义旧文化。这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由一个落后的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

但是由于当时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的力量较为软弱,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因而国家的领导权落在中下级武士手中,他们虽然资产阶级化了,但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主义因素,使它日后逐步发展成为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

第五节 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他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州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由于亚、非、拉地区被卷入世界市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东方从属于西方”。列强的扩张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引起了克里米亚战争和亚洲革命风暴。

【重点分析】

工业革命后英国侵略扩张的新特点和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影响是本课重点。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由手工工场时期进入到大机器生产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即以商品输出为主。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对外侵略扩张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具有典型性,因而,是本课重点。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全球侵略扩张,亚、非、拉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东方从属于西方”。因此,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影响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1.引导学生参看地图,从目的、方式和地区三方面填写表格完成四国扩张概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比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工业革命时代,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目标的不同。

2.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英国与俄国扩张方式的异同,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认识英国的侵略扩张及特点。

3.组织学生结合材料,重点分析、讨论列强全球扩张的影响

【难点分析】

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概念是难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数量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二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使亚、非、拉地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部分,在客观上,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世界各国的联系得到加强。而学生往往片面的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学习中会给学生造成困扰。所以,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概念是难点。

难点突破方案:

以教师讲解为主,使学生明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概念的两层含义,即它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

第五节 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与争夺

重点:英国的侵略扩张及特点;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影响

难点: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概念

教学手段: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

1.原因和条件

学生阅读教材资料中所引《共产党宣言》的一段文字,探讨分析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引导学生揭露列强扩张的本质和共性。

教师应对资本主义列强进行全球性侵略扩张的根本原因、物质条件以及侵略扩张的共同性加以强调。

2.英、法、美、俄的殖民扩张

学生参看地图,可从目的、方式和地区三方面填写表格完成四国扩张概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比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工业革命时代,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目标的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英国与俄国扩张方式的异同。

提问:工业化领先的英国与资本主义经济刚起步的俄国的扩张方式有和不同?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认识具体历史现象。

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是最早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要求英国迅速扩大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自19世纪初开始,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以武力为依托在世界各地大肆进行经济扩张,是这一时期英国海外扩张的突出特点。

3.俄国的领土扩张:补充资料讲解

19世纪前的俄国,是一个一贯奉行侵略扩张政策,但经济落后的封建国家。历代沙皇无不以扩大版图,建立一个庞大的俄罗斯帝国为己任。他们以统一的俄罗斯为中心,不断蚕食周边地区。自彼得一世时期开始,俄国的扩张由地域性蚕食转为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标,重点是欧洲。到18世纪,俄国夺得了通向北方波罗的海和南方黑海的出海口,为进一步向欧洲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但农奴制的盛行,使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18世纪末仍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19世纪上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由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它的对外扩张主要不是以商品输出和抢占海外殖民地的方式进行,而是凭借其军事力量,对周围地区蚕食鲸吞,将其直接并入自己的版图的方式来实现的。

4.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影响

组织学生讨论,结合材料重点分析列强全球扩张的影响,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三、克里米亚战争

1.战争爆发的原因

提问:列强在全球的扩张会不会引发矛盾?

指出克里米亚战争就是由于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引发而成。

适当补充资料介绍克里米业半岛,再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战争的原因,深入分析世界近代史基本矛盾中,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在19世纪早期和中期的发展。

2.战争的结果

组织学生回忆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探讨俄国失败的原因。

扩展分析战争对俄国、对世界的影响。

四、小结

提问:“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的扩张有些什么影响?”

组织学生从原因、概况、影响三方面进行总结。

点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列强进行全球扩张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意味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但也推进了人类历史进程;列强的扩张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和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教学设计思想

教师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自主学习。重视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扩展资料】

近代的殖民扩张与世界地名

人类历史是由人类的活动构成的。人类的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地区展开的。人类到达过活动过的地方,便留下了遗迹,地名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就近代的殖民扩张给世界地名带来的变化,以及地名学与历史研究的关系作一探讨。

近代的殖民扩张是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的。1415年,葡萄牙人在非洲西北角的休达(Ceuta,又名塞卜泰Sebta,拉丁语意为七兄弟)建立起最早的殖民据点。1486年到达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因绕过此处获取印度财富的希望很大,葡萄牙国王便将其改名为“好望角”(CapeofGoodHope)。1497年至1499年间,在葡萄牙国王的赞助下,达·伽马完成了从欧洲到达印度的航行,开辟出新航路。

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斐迪男五世(FerdinandV)和伊莎贝拉一世(IsabellaI)的赞助下,率三艘船和87名船员,经过30多天的航行,到达圣萨尔瓦多(即今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以后,哥伦布又三次西航,先后到达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岛屿,并到达过南美洲沿岸、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巴拿马等地。哥伦布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并把当地的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其后,亚美利哥·味斯普奇(AmerigoVes-pucCi,1415-1512年)也多次远航,发现哥伦布所到达的地方并非印度,而是一块(欧洲人尚不知道的)“新大陆”。此后,人们把“新大陆”命名为“亚美利哥洲”(简称美洲),而把哥伦布最先到达的那些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WestIndies),这些名称至今仍在使用。

葡萄牙和西班牙探险与殖民活动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欧洲各国的君主、商人和探险者的贪欲。荷兰、俄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紧随其后,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但在整个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是殖民扩张的最大受益者。

其后,荷兰,再其后英国和法国逐步取代葡、西,成为殖民强国。

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末的三个世纪中,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俄国等国“先后侵占了整个美洲,把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绝大部分,马来亚的一部分,斯里兰卡、印度的一部分,西伯利亚、非洲南部、东部沿海和西部沿海的一部分,澳洲的一部分沦为殖民地。殖民制度在这些地区建立起来了,殖民体系开始形成了。

19世纪以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崛起,到20世纪初时,整个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殖民者以自己为中心把世界各地(特别是那些过去不太为人知晓的地区)联系到了一起,并以自己的意愿来改变世界。

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最突出的就是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在众多的世界地名中,有许多地名是与近代的殖民扩张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洲殖民者每到一处,往往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新占领地区加以命名。随着殖民扩张的拓展,大量的新地名便应运而生。这在曾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国家、地区,如美洲、大洋洲以及非洲的一些地方最为典型。

1600年英国成立了“伦敦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英国国王赋予这两家公司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特权。1607年,受“伦敦公司”派遣,克里斯托弗·纽·波特(ChristopherNewport)率105人,分乘三艘大帆船从伦敦出发,远涉大西洋,在北美建立起第一座城镇作为永久居住地,并将该城(以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名义)命名为詹姆士城(Jamestown,意为詹姆士的城市)。以后,英国人以詹姆士城为据点不断向外扩张,在北美建立起第一块殖民地,并以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l,1533-1603年)的名义把新建的殖民地取名为弗吉尼亚(Virginia)。在英语中,“弗吉尼亚”与“处女”(virgin)一词相似。以此命名有双重的含义:一是表示该地为英国女王所有,因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有“处女女王”之称;二是以此来比喻新占领的土地有待开垦。英国人在北美建立的另一块殖民地是“普利茅斯”(Plymouth)。这是由英国的清教徒在1620年前后建立的。“普利茅斯”得名于当时已被英国政府批准建立的“普利茅斯”公司的商号名。在美国以“普利茅斯”命名的地名有许多皆源于此。从1607年到1733年间,英国在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起13块殖民地。这13块殖民地大多数是以英国人的名义命名的。1781年这13块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联合组成一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由于这种关系,在美国以英国人的名义命名的地名最多。可以说,在今天美国的许多地名中都能找到英国的渊源。或者换句话说,美国的许多地名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英国地名,如牛津、剑桥等等。

除英国外,法国、荷兰、西班牙、俄国、瑞典等国也曾在北美建立过各自的殖民地,并在历史上留下了这些国家命名的一些地名。1621年,荷兰在哈得逊河(hudson-River,以英国海员探险家HenryHudson的名字命名)流域的曼哈顿岛上建立起殖民地,1625年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NewAmsterdam)、新尼德兰(NewNederland)等,这些地方后来被英国人吞并,1663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把该地册封给约克和阿尔巴尼公爵(the,DukeofYorkandAlbany,1663-1701年,即未来的詹姆斯二世),1664年前后,公爵以其爵位号将哈得逊河以西,命名为阿尔巴尼(Albany),以东命名为约克郡(Yorkshire)。1685年,公爵即王位后遂将其命名为“新约克”(NewYork),音译为“纽约”。

1513年3月29日,西班牙驻波多黎各总督胡安·庞塞·德莱昂在航海中见到了今佛罗里达(Fl0rida)地区,4月3日登陆,宣布该地为西班牙国王所有。4月3日正好是复活节(西班牙语中复活节写作PascuaF10rida,意为开花的复活节),加之当时该地正是鲜花盛开的时候,庞塞便以Florida(佛罗里达)命名了该地,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也是由西班牙人建立并命名的。16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到达这一地区时,将其称为普勒西迪奥(Presidio,意为防御堡垒)。1776年10月,西班牙人在加利福尼亚洲的西岸建起圣方济各会传教站(MissiondelosDoloresdeSanFrncisco),早期的西班牙航海者便把这一带称为“圣弗朗西斯科”(SanFrancisco),以纪念方济各会创始人圣弗朗西斯(SaintFrancisofAssisi,1182-1226年),后来改称为耶尔巴布埃(YerbaBuena),西班牙语中意为“好草”。19世纪中叶,这一地区发现了金矿,华侨便把“圣弗朗西斯科”称为“金山”,后来为了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新金山)相区别,便把该地称为“旧金山”,汉译也作“三藩市”。

除北美外,大洋洲的地名中也有许多是西方殖民者命名的。其中澳大利亚、新西兰单以英国人的名义命名的地名就有数百个。

澳大利亚在古代人的心目中被称为神秘的“南方大陆(TerraAustralisIncognita,古拉丁语意为“未知的南方陆地”)。16世纪时,西班牙人对此地探险无功而返。1605年,荷兰人威廉·扬茨到达卡奔塔利亚湾西海岸。他是第一个到达澳大利亚地区的西方人,不过他本人并不知道。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佩德罗·德基罗斯探险到达新赫布里底群岛(今瓦努阿图),误认为是南方大陆,遂命名为AustraliadelEs-pirituSanto,指远及南极的所有地方,西班牙语意为“圣灵的南方陆地。17世纪50年代,荷兰人在殖民探险中到达澳大利亚的西海岸,并把发现的地区命名为“新荷兰”(NewHolland)。164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范迪门(AnthonVanDiemen,1593-1615年)派遣以塔斯曼(AbelJ·Tasman,约1603-1659年)为首的探险队在澳大利亚南部探险,发现了南部诸岛屿,命名为范迪门地区。差不多同时,塔斯曼航行到新西兰南岛之后,将其命名为StaatenLandt,意为“我国之地”。但其上司却要以荷兰一个省的名字来命名。塔斯曼发现这个地方四面环海,属于“新的海中陆地”,与荷兰的“西兰”省(Zeeland意为“海中之地”)相似,遂将其命名为“新西兰”。(NewZealand)继荷兰之后,英国人也对神秘的“南方大陆”进行探险。1768年7月30日,英国海军上尉詹姆斯·库克(JamesCoo,1728-1779年)率370吨的大帆船“努力”号和43名船员从英国出发,沿大西洋南下,于1770年4月19日到达澳大利亚的东南角,在植物湾登陆,以英国国王的名义占有了这块土地,并起名为新南威尔土。1786年,英国政府决定在此殖民,并把此地辟为罪犯流放地。1788年,第一批罪犯,大约700人到达新南威尔士,以悉尼为中心建立起第一块殖民地。此后,英国人又多次对整个大陆进行殖民探险。1814年,英国航海家马修·弗林德斯建议将TerraAustualia简称Australia,1817年这一建议被当时的总督麦奎里采纳,此后,神秘的“南方大陆”最终被命名为“澳大利亚”。

1788年以后的数十年间,英国又在澳大利亚建立起许多殖民地,最终把整个澳大利亚变成了他的殖民地。因而,时至今日澳大利亚的地名中仍使用着不少以英国人命名的地名。

在对澳大利亚进行殖民探险的同时,英国人也对新西兰进行了殖民探险,并最终把新西兰变为英国的殖民地,这在今天的新西兰地名中仍可找到英国殖民统治的痕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