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盗窃案件的主要特征

校园盗窃案件的主要特征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职业技术院校盗窃案件中,作案主体具有特殊性,高智商的人为多,有的本身就是在校学生。他们在实施盗窃过程中对技术运用的程度较高,自制作案工具效果独特先进,其盗窃技能明显高于一般盗窃作案人员。这类手法常见于内盗案件,并且以关系相好的同学或“朋友”作案较多。寻求报复泄私愤:这类盗窃作案人仅仅是出于对他人或对集体的一种报复。

二、校园盗窃案件的主要特征

一般盗窃案件都有以下共同点:实施盗窃前有预谋、准备的窥测过程;盗窃现场通常遗留指纹、脚印、物证等;盗窃手段和方法常带有习惯性;有被盗窃的赃款、赃物可查。由于客观场所和作案主体的特殊性,职业技术院校盗窃案件还有自身的特点。

1.时间上的选择性

作案人为降低风险,在作案时间上往往进行充分考虑,因而其作案大多选在作案地点无人的时间实施。

(1)上课时间:学生以学习为主,每天都有紧凑的课程安排,没课的学生大部分也上图书馆学习或进行课余活动。在上课时间,特别是上午一、二节课,学生宿舍里一般无人,盗窃分子都深知此规律,并抓紧在这一时间作案,因此这一期间是外盗作案的高峰期。

(2)课间时间:课间休息时间仅10分钟,学生在下课后一般都会在教室周围玩耍放松,很少有同学回寝室。作案分子特别是内盗作案人员会利用此时机,在盗窃得手后继续回教室上课,给人以没有作案时间的假象。

(3)夜间熟睡后:经过一天的学习、活动,大家都比较疲惫,而且学校一般都有规定的熄灯时间,所以上床后很快入睡。盗窃分子趁夜深人静,室内人员熟睡之际行窃,特别是学生睡觉时不注意关闭寝室门窗,这更是给小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新生入校时:新生刚入校时,由于彼此之间还不太熟悉,加之防范意识较差,偶尔有陌生人到寝室来也会以为是同学的老乡或熟人,不加盘问,给作案分子以可乘之机。

(5)军训、学校举办大型活动等期间:学生宿舍活动人员少,易被盗。

校园发生和处置突发事件时,往往人们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点上而无暇顾及其他,盗窃分子乘虚而入,浑水摸鱼。

2.目标上的准确性

职业技术院校盗窃案件,特别是内盗案件中,作案人的盗窃目标比较准确。大家每天都生活、学习在同一个空间,加上同学间互不存在戒备心理,东西随便放置,贵重物品放在柜子里也不上锁,使得作案分子盗窃时极易得手。

3.技术上的智能性

在职业技术院校盗窃案件中,作案主体具有特殊性,高智商的人为多,有的本身就是在校学生。他们在实施盗窃过程中对技术运用的程度较高,自制作案工具效果独特先进,其盗窃技能明显高于一般盗窃作案人员。

4.作案上的连续性

“首战告捷”以后,作案分子往往产生侥幸心理,加之报案的滞后和破案的迟延,作案分子极易屡屡作案而形成一定的连续性。

5.手段上的多样性

盗窃分子往往针对不同环境和地点,选择对自己较为有利的手段,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1)顺手牵羊:作案分子趁人不备将放在桌、椅、床铺等处的钱物信手拈来而据为己有。

(2)乘虚而入:作案分子趁主人不在、房门抽屉未锁之机行窃。较之“顺手牵羊”,其手段更为隐蔽,行窃胃口更大,造成的损失往往更严重。

(3)窗外钓鱼:作案分子用竹竿、铁丝等工具,在窗外或阳台处将室内衣物、皮包钩出,有的甚至利用钩到的钥匙开门入室进行盗窃。

(4)翻窗入室:作案分子利用房屋水管等设施条件翻越窗户入室行窃,作案人窃得钱物后往往是堂而皇之从大门离去。

(5)撬门扭锁:作案分子利用专用工具将门上的锁具撬开入室行窃,入室后作案人又用同样的方法撬开抽屉、箱柜等,这是外盗分子惯用的主要手段。他们下手时,毫不“留情”,只要是值钱的东西都不放过。

(6)盗取密码:作案人有意获取他人存折与信用卡并伺机到银行盗取现金。这类手法常见于内盗案件,并且以关系相好的同学或“朋友”作案较多。

6.动机上的复杂性

(1)追求享乐摆阔气:这类作案在职业技术院校内盗案件中占绝大部分比例。少数学生受“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的影响,以致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贪图虚荣,不择手段,比享受、比吃穿,花钱如流水,久而久之打起了歪主意去行窃。这样钱来得既快捷又省事省力,还可以继续摆阔。

(2)经济透支无来源:有少数学生本来家庭经济不好,加之花销大,债台高筑,又没有新的经济来源支持,最后就只有实施盗窃,逐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3)寻求报复泄私愤:这类盗窃作案人仅仅是出于对他人或对集体的一种报复。有的是出于变态的心理,看不惯有钱的学生大大方方地花钱而进行偷盗,有的则是因为与同学有其他的矛盾转而去偷他的钱物,并加以损毁,从中获得快感。

(4)心理扭曲变态狂:这类作案人心理扭曲变态,患有盗窃癖,偷盗只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