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不要硬碰硬
案例导航
2000年9月18日,某初三年级的两个学生黎某和彭某结伴中午放学回家。在经过一个农贸市场的时候,学生黎某看到在一个菜档里,一个戴鸭舌帽子的人紧挨着一个老伯,并且把手伸进老伯的口袋里。黎某就紧张地拉了彭某一下,这时彭某也看到了这个情况,他们两个相望了一眼,会意地一起走上去,一把抓住扒手,并大声喊抓扒手。那个扒手被吓住了,偷来的钱包也掉到地上,周围的人都围上来看热闹。那扒手看到只有两个小伙子抓住他,其他人都没动,他马上摔开黎某和彭某,从怀里掏出一把尖刀,并大喊:“谁敢上来,我就刺谁!”周围的人给唬住了,那个被偷钱包的老伯也捡起钱包就走了,那个扒手挥舞着尖刀撒腿就想跑,这时黎某和彭某毫不胆怯,拦住去路。扒手发慌了,穷凶极恶地挥刀冲向黎某和彭某,在搏斗中黎某和彭某紧紧抱住扒手不放,任凭扒手的尖刀刺下来也没放手,鲜血从他们身上流下来。他们大声喊:“大家快来帮忙抓贼!”但周围的人被扒手的凶狠与尖刀吓住了,都没敢动。扒手为了脱身更加凶残,挥舞的尖刀不停地落在黎某和彭某的身上,但他们两人就是不放手。这时警察来了,把扒手带走了,但黎某和彭某都身中20多刀,黎某重伤不治身亡,彭某也身负重伤,那个扒手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案例分析
“助人为乐、拔刀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做事随时要随机应变,应以生命为重。
事件论坛
围观的人们和丢钱的老伯要不要受到道德、良心的谴责呢?如果不是人们的袖手旁观就不会出现黎某、彭某的一死一重伤。学校应教育学生在力量弱小时,注意自我保护,尽量报警,让警察来处理,要避免与歹徒硬拼。
一些在校的不良学生,或本校毕业的不良青年,经常在学校附近抢劫勒索,有的学生因反抗被杀害、有的学生因交不起钱被打伤、有的学生因见义勇为而被伤害等,这些问题相当普遍。有的中学教师看到这类行为常常是团伙行为,而且公安机关往往抓人后又放人,所以怕报复不敢管。有的家长干脆给学生一些钱,遇到这类抢劫,就交钱“消灾”。这些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
安全锦囊
预防这类伤害事故的措施是:
1.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预防其违法犯罪。
2.让中学生掌握同犯罪分子斗争的科学方法,如果一个人被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再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怕报复,也可匿名向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逃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杀人。
3.教师要教导学生遇事向父母及老师报告,不要被“杀光你全家”之类的话吓住。
4.学校要加强事故多发时期和多发地点的巡逻联防。
5.同学们平时不要穿名牌,不要高消费,以免“露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