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既要有“山的沉稳”,又要有“水的灵动”

既要有“山的沉稳”,又要有“水的灵动”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我看来,理想的文言文教学,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教什么”,要有“山的沉稳”,一是“怎么教”,要有“水的灵动”。对于“于”字的教学,则与“为”与“之”大同小异。需要注意的是,文中的“而”字,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字,然而,梅老师并未大讲特讲。《辞海》对“清议”的解释是“公正的评论”。总之要“随物赋形”,灵动飘逸,不可呆板僵化。

杨富志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陷入了两个极端:“不是死于章句,就是废于清议。”显然,这种错误的做法导致文言文教学陷入了泥淖而不能自拔。对此,批判者有之,探索者有之,建设者有之……种种经营者,都力图构建起自认为理想的文言文教学蓝图。但在我看来,理想的文言文教学,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教什么”,要有“山的沉稳”,一是“怎么教”,要有“水的灵动”。也许会有教师问,这样的案例有吗?有!梅洪建老师的《公输》课例,堪称典范。此课例,解决了许多语文教师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文言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教”。

尽管有人说,文言文教学“不是死于章句,就是废于清议”,但是,选入教材的每一篇文言文,哪一篇不是经典美文?哪一篇不值得细细品咂?既然如此,文言文教学,就应该下大力气去夯实文中的“字、词、句、语、修、逻、文”。换句话说,文言文教学,绝不能弃“章句”和“清议”于不顾而另起炉灶。因为,“章句”之经是好经,还应念下去;“清议”之路是好路,还要走下去。只有在“章句”和“清议”上舍得下苦功去学习,才能窥见其中奥妙……倘若我们视其为“鸡肋”,抱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态度,那么文言文教学就真的不可收拾了。鉴于此,不管谁教文言文,“章句”与“清议”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藏,值得字字咂摸,句句玩味。所以,对于文言文“教什么”的问题,应从“山的沉稳”这个角度去做文章。即不能置字、词、句的含义及其用法等于不管不顾,也不能弃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于不闻不问。只不过,“教什么”还涉及“因材施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学会裁剪与缝合。

梅老师擅长裁剪与缝合。《公输》一文的教学内容,他裁剪得巧夺天工,缝合得天衣无缝。先看梅老师对“章句”的处理。梅老师一开课就让学生“找文章中多次出现的词语”,也就是找“一词多义”的情况。众所周知,“一词多义”在文言文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还是考点。谁抓住了“一词多义”,谁就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牛鼻子”。在这个环节中,梅老师和学生依次学习了三个字:一个是“为”字,一个是“之”字,一个是“于”字。从数量上来看,似乎教的不多,但从质量上来看,其实不然。学生在这三个字词的学习中收获颇多,可谓恰到好处。例如“为”字,梅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它的语音、语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不同的读音和相对应的含义。再如“之”字,梅老师不仅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它的语义,还在学生对“宋何罪之有”一句中“之”的用法提出疑问时,先教给学生“主语、谓语、宾语”诸句子成分及其所处的位置,然后再得出“之”在“宋何罪之有”一句中的用法。对于“于”字的教学,则与“为”与“之”大同小异。需要注意的是,文中的“而”字,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字,然而,梅老师并未大讲特讲。为何?因为学生早已学会了。可见,梅老师“教什么”与“不教什么”,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根据“学情”需要灵活地裁剪与缝合的。这是梅老师的高明之处。他的高明之处,还表现在他对语句地裁剪与缝合上。文言文教学,离不开诵读,这是共识。但并不是说有了诵读就能学好文言文。因为,只有走心的诵读才是开启文言文学习的金钥匙。问题是,没有谁天生就会诵读,诵读的规律和技巧,是需要教的。在《公输》课例中,梅老师肯下功夫,以语调、语气、停顿、重音、语速等这些隶属于“过程与方法”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诵读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实属可贵。在这个环节中,他用一个主问题——“公输的心理有了哪四次变化”,就把相关的语句勾连在一起,这种裁剪与缝合的功夫,非常难得。

以上所谈,都属于“章句”的范畴,这些教学内容,有语音、有语义、有语法、有拓展、有过程、有方法……全是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点,这些要点能够在梅老师的课上展现,全赖于梅老师的大智慧。其实,梅老师的大智慧,不仅仅表现在“章句”上,还表现在“清议”上。《辞海》对“清议”的解释是“公正的评论”。现在,有人借指对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中心思想等教学内容进行的批评与鉴赏。此种现状,广受非议。但我以为,“清议”同“章句”一样,在文言文“教什么”的问题上,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清议”里面所蕴藏着的不朽的人文精神,对后人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在《公输》课例中,梅老师立足“清议”,引领学生品评了墨子的雄辩艺术以及体味了墨子的博爱思想。这些“清议”,都是不可等闲视之的教学内容,就像那“沉稳的山”一样,高高地立在那里,岂能视而不见?

既然如此,为何文言文教学会有“死于章句,废于清议”的公论呢?这恐怕与文言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失当脱不了干系,也就是说问题出在“怎么教”上了。

文言文“怎么教”,才不会“死”在“章句”,“废”在“清议”上?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文言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要像水那样灵动——或涓涓,或潺潺,或涡旋,或汹涌……总之要“随物赋形”,灵动飘逸,不可呆板僵化。最让人称道的是,梅老师的《公输》课例,不仅没“死”在“章句”上,也没“废”在“清议”上,反而教出了“花儿”。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他给“教什么”寻找到了最匹配最灵动的“怎么教”。最令人称道的是,梅老师的“怎么教”,没有斧凿的痕迹,完全是“从心所欲”,然而又“不逾矩”。可见,梅老师的教学技艺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境界。

他教《公输》,就像魔术师变戏法。比如教“为”字时,出现了没有一个学生知道“为”字做介词读四声的情况,怎么办?通常,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样做自然是最省事的。但教师省事了,学生就不方便了。为何?因为教学太直白了,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而兴趣未被激发起来的时候,教学效果就不理想。然而,梅老师有妙招,他能变着法子教。他从英文“for”入手,借英文学汉文,一点就通。这种曲径通幽的做法,亏他想得出。再比如教“之”字的时候,当学生质疑“宋何罪之有”一句的“之”的用法时,梅老师心随意动,从“生众师寡”的现状,拎出一个例句:“你们欺负我。”这不失时机的幽默,让正在苦苦思索的学生霎时间得到了放松,为接下来分析“你们欺负我”一句的主语、谓语与宾语奠定了最好的接受心境。在明晰了“你们欺负我”的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基础上,再分析“宋何罪之有”一句的结构,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了。果然,学生当即分析出“宋何罪之有”的结构是“主+宾+谓”。然后与例句“你们欺负我”一比对,学生大悟,原来“宋何罪之有”一句是宾语前置句,“之”的用法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公输》一文,短小精悍,人物虽着墨不多,但有血有肉,立体感极强。这就为人物形象分析带来了不小挑战。但正是如此,文言文中的人物才更具有惹人探究的魅力。那么,如何探究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呢?读!只有读,变着花样反复地读,才能窥探人物内心的奥秘。因为,读就是解,就是悟。为了让墨子的形象立起来,梅老师在读字上做足了文章。时而指点学生重读,时而指点学生用升调读,时而指点学生拖腔读……直至读出了意味、读出了情味、读出了韵味才罢休。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指点不是机械灌输,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相机诱导,看似不着痕迹,实则匠心独运。

如何巧妙地引领学生体悟墨子言辞的雄辩性?如果只是一味地“清议”,就会沦于架空分析。如何处理?梅老师成竹在胸,他让学生表演第7自然段。演就演吧,可演公输的学生,竟然一句台词都没有。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他抓牢五个“不可谓”而不放,依旧用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墨子言辞的急促性。然后,反其道而行之,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思索,如果“墨子没说得那么快,根据上下句的关系,大家思考公输会插入什么话?”这一问,实在是巧妙绝伦。学生据此驱遣想象,遣词造句,让公输说话,原文就由墨子的独白,变成了二人的辩斗。至此,学生如梦方醒:墨子说话的语速一旦缓慢了,公输就有机会反驳了。只有爆豆子似的妙语连珠,才能令公输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心服口服。同时,大家也明白了他让学生演绎的良苦用心,原来是在设疑激趣,意在为接下来的教学蓄势。这一环节的教学之巧妙,令人嗟叹。

最为奇崛的是课上对墨子思想的探索。思想的问题是最难捉摸的。对于墨子的思想,“如何教”才不至于“废于清议”呢?梅老师先带领学生品味完了“十日十夜”这一表示时间久远的词语后,就在黑板上画起了地图,寥寥几笔,绘就了一幅事关“山东曲阜、山东淄博、湖北江陵和河南商丘”的地理位置图,很直观,很形象地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原来即将爆发的战争和墨子根本没有关系。然而他却不辞辛劳、马不停蹄,奔走“十日十夜”,去游说公输不要助纣为虐。这样做的目的,竟是为了保护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国家和人民。这行为的原动力,不就是源于墨子那兼爱、非攻的思想吗?这么费解的问题,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化解了。这种由形入神,化抽象为形象的教法令人啧啧称赞!在此,我想,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顿悟!而顿悟的有无,全凭教师的教学机智。而教学机智则是教学智慧的意蕴。教学有没有顿悟,也是一个教师是不是名师的验金石。

此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于教学目的。也就是说教学,不管是白话文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可以这样概括:“怎么教”要服务于“教什么”,“教什么”要服务于“为什么教”。关于文言文“为什么教”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为了文化传承,有的说是为了文学浸润,有的说为了能力培育……这种种说法,各有道理。但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关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来看,我认为,对于第四学段的语文教师而言,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育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力是基础。一旦学生习得了这一能力,其他什么文化传承啦,什么文学浸润啦,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吗?所以,梅老师在让学生“找找文章中多次出现的词语,看看它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的时候,就明确地告诉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就是培育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原话是这样说的:“这是提高自己文言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实,满满的一堂课,无不是围绕这一目的而教的。

一言以蔽之,就梅老师的《公输》课例而言,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文言文教学,在“教什么”上,需要“山的稳定”;在“怎么教”上,需要“水的灵动”。如果“教什么”与“怎么教”能够相得益彰,也就是说“山水交融”,那么,“为什么教”的问题就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专家简介

杨富志,中学高级教师,首届“中国李镇西式好教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特约编辑、封面人物,山东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在《中国教育报》《语言文字报》《中国教师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北京教育》《湖北教育》《黑龙江教育》等专业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问道彳亍,如是我教》等五部专著,到全国各地讲学近百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