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
《清贫》一文写于1935年,距今已近80年。现在的学生对那段历史较为陌生,对方志敏同志坚守的清贫之道可能也无法真正理解与认同,再加上文本叙述描写的语言较为一般,所以这篇文本似乎没有太多的教学价值。但是,在梅洪建老师的课上,这篇也许在某些人看来已经“过时”的文本却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梅老师是高中语文教师,而这节课是给小学六年级学生上的,但梅老师并没有将文本过度拔高,而是根据学生实情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上出了很有味道的小学语文课。这堂课线条清朗而内容丰赡,教师用语节制而学生发言滔滔,可谓美点多多。下面仅就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观课思考。
方志敏的《清贫》一文虽然文字清浅,内容简单,但如果从教学价值的角度来分析,还是有一些可以挖掘的、有意义的教学点。比如可以赏析这篇文章刻画人物的手法,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精妙之处;比如可以推测作者写作本文时的潜在读者意识,来深入探究文章的写作意图;比如可以通过关键词句的体悟,感受方志敏的高远志向与无畏气概;比如还可以赏析文白夹杂的语言特点……
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确实有不少,关键在教者本人的眼光与智慧。梅老师这节课体现了他“选点突破”的智慧。关于“选点突破”,余映潮老师这样概括:“所谓‘选点突破’,就是教学设计中的‘选点式思路’,就是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品读教学,以达到对课文特点、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深透理解。换言之,所谓‘选点突破’,就是对课文进行‘点式处理’,积聚一两个闪亮的阅读品析的‘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突破或者说对课文内容进行专项的响鼓重槌式的敲打。”
“选点突破”的关键在“点”的选择,这也是最能考量教师智慧的地方。这个“点”不能过于琐碎细小,而应该是通篇的集美之处、最具“包孕”价值的点位,这需要老师能沉潜文本、以心会文且独有发现。在选点时,还应考虑到课程目标与学生实情,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操作性。梅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选点之精、之巧,这与梅老师的文本解读功底是分不开的。梅老师敏感地发现了《清贫》这篇文本在内容上构成了“美”与“丑”的对比,就以此为课堂突破点,精心设计教学。
“选点”是一把双刃剑,选到一个恰当的“点”能迅速引爆思维,进而带着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而如果选择不当,就会剑走偏锋,脱靶射击。选点突破的内容尽管只是文本中的一个点,但必须与文本的其他部分相联系、相呼应,通过“点”的突破,带动文本整体的理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清贫》这节课的“点”选得很巧妙,“美”与“丑”的对比,既指向内容层面,也兼顾写作技法,且能从整体上拎起全文,梅老师的眼光可谓精准独到。
梅老师的这节课还体现出板块式思路的特点,三个板块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逐层推进,呈现出逻辑层进之美。
第一板块:说说文中的“美”与“丑”。这一板块,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感受方志敏克己为公与国民党士兵贪婪丑陋的形象,进而认识到共产党的磊落无私与国民党的腐败堕落。
第二板块:说说历史的“真”与“假”。这是引导学生从创作的角度,还原历史情景,分析文中的“真”与“假”。这一板块换了一个角度,引导学生继续研读文本。
第三板块:说说文中的“假”与“美”。这一板块是在前两个板块的基础上,探究文本的写作手法。如果说,前两个板块侧重于内容层面,这一板块则立足于形式层面进行探究。
张志公说:“要引着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我们发现,很多优秀的课例都有意或无意地践行了这一观念,《清贫》这一课也不例外。三个板块,带着学生三次走进文本,且让学生每一次走进文本都带着不同的阅读目的,从人物形象的分析,到历史情景的想象还原,再到写作手法的探究赏析,从分析到想象再到探究赏析,能力层级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带着适度的挑战性,继而会产生学习成就感,因而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状态。
板块组合式教学,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最忌单一呆板,为形式所拘。有一位老师上《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课,分成三个板块,分别探究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和围观群众的形象,三个板块之间缺少有机关联,且都是停留在人物形象分析这一层面,因为缺少向文章主旨、写作主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深度推进,因而课堂内容单调、单薄。
而梅老师的这三个板块匠心独运,效果明显。但也有一点点小遗憾,那就是板块的名称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梅老师为追求板块名称的整饬,分别用“美”与“丑”、“真”与“假”、“假”与“丑”三组并列式的短语来命名,一、二两个板块名称较为贴切,但第三个板块的名称就有些生硬。从课堂内容的角度分析,第三个板块中的“假”指的是本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而这个“假”与第二板块中的“真”与“假”的“假”,两者内涵并不相同,“真”与“假”的“假”属事实判断,而“假”与“美”中的“假”属审美判断,二者不在同一范畴。
大量资料的有机穿插,是这堂课又一特色。
我们不妨先来看下这节课所穿插引用的资料。
资料一:方志敏,1928年起,历任中共弋阳县委书记、中共江西省执行委员……
资料二:面对敌人的凶恶残暴,方志敏痛斥道:“你们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
资料三:入狱的第五天,方志敏开始写作。他把写作作为为党最后工作的机会。他不知道熬过多少不眠之夜,咳过多少次血,“有时只能用两掌抱住胀痛的头”,“咬紧牙关,边想边写”。
资料四:“文学展示了美和丑,历史揭示了真和假。”——孙绍振
资料五:1922年春,方志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写白话小说《谋事》在《觉悟》副刊发表。
1923年,他创作的白话小说《谋事》与鲁迅、郁达夫、叶圣陶等著名作家作品一起入选上海小说研究所编印的小说《年鉴》。
资料六:艺术是一种逼真的假定,脱离艺术特殊规范的“真话”,可能变成粗俗的大实话。
资料七:邓小平读《清贫》后强调……江泽民读《清贫》时指出……胡锦涛读过《清贫》后批示……
(因字数所限,穿插资料的有关部分用省略号替代。)
我们对这七段资料进行汇总归类:从内容的角度划分,可分为作者介绍(如资料一、二、五)、写作背景介绍(如资料三)、文学评论(如资料四、六)、文本影响(如资料七);从功能的角度划分,可分为激趣导入(如资料一、二、三)、教学支撑(如资料四、五、六)、拓展丰富(如资料七)。
当前教学手段日益灵活,资料的穿插也成为老师们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我们也发现,在有些课堂上,穿插的资料异常丰富,而且喧宾夺主,学生学习的重心偏离文本而转移到穿插资料的学习上。在资料的穿插上,我们应掌握两个原则:一是合目的性,即资料的穿插应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动机要单纯,不能为穿插而穿插,不能为显摆而穿插。穿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起“助读”作用。二是适度的原则,穿插资料能帮助学生丰富积累,加深认知,推进阅读,但就阅读规律而言,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并没有多少资料可以借鉴。因此,在资料的穿插使用上,提倡能简则简,能省则省,能从文本中读到的信息尽量不借助资料穿插。
梅老师的这节课尽管穿插的资料较为丰富,但并不显赘余,每则资料的出现都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如在课堂导入部分所穿插的三则资料,尽管都起到激趣、助读的作用,但三则资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资料一侧重于方志敏的革命业绩,资料二侧重于方志敏的人生信仰,资料三则是写作背景的介绍。三则资料由面及点,逐渐聚焦到这篇文本上来,起到很好的导读作用。
这节课可能还存在老师在个别处的引导点拨不太到位的遗憾,但总体而言,是一节很有想法、很耐咀嚼、有着浓浓味道的语文课。
专家简介
徐飞,苏州工业园区中学语文教研员,苏州市首届“十佳”班主任,区“十杰”教师、学科带头人。发表文章100余篇,出版《优秀老师的30本案头书》《从此爱上写作:高中写作30讲》等。在各地上课、讲座数十场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