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热爱集体,团结同学
本讲概要
★人之生不能无群
★在学习和集体中学习合作
独木盖不成房屋,一个人成不了社会
不知你是否读过英国作家笛福的《鲁兵逊漂流记》,小说中的主人公鲁兵逊冒险去非洲购买黑奴,在海上遭到风暴的袭击,与他同行的十人全部罹难丧生,唯独他被海浪冲上了一个孤岛。尽管鲁兵逊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大自然搏斗,在孤岛上顽强地生存了28年,但若不是巧遇到一个在部落氏族战争中被俘的野人“星期五”,并驯服开化这个野人为他从事各种劳作,最终一起逃离孤岛,那么脱离人群、脱离社会的鲁兵逊恐怕精神也会崩溃,甚至还有毁灭的危险。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已将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这种形势下,科技和经济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经过通力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获得。而每个人的自身发展,也必须在竞争和合作中才能得以实现。国内外学者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首创精神往往同一个人是否乐观、是否合群密切相关。毫无疑问,面对未来的发展,人们在适应激烈竞争的同时,还必须学会关心、学会交流和学会合作。
常言道:“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负荆请罪”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战国时期,赵国的臣子蔺相如在与秦国的斗争中立下了功劳,得到了赵王的赏识,被提升为上卿,位居老将廉颇之上。为此廉颇感到十分不满,在各种场合有意为难蔺相如。然而蔺相如却总是退让回避,致使门客们也愤愤不平。因为蔺相如所想的是国家安危,并不计较个人的恩怨,他说:“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句话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十分惭愧,责备自己的狂妄无知和心胸狭窄。他便脱去上衣,背负荆条向蔺相如去请罪。从此,两人捐弃成见,互谅互让,共同抗敌。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友谊,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称颂。
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莫不善于交友。“携来百侣曾游”,“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青年时代组织了“新民学会”,周恩来创立了“觉悟社”,李大钊、邓中夏等人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他们将志同道合的青年们聚集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探索革命的真理,抒发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信仰是友谊的纽带,友谊要靠真理来巩固。
在学习和集体活动中学习合作
美籍华人张闻选博士在他的《决策与控制艺术》一书中强调:“合作是知识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说:“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要取得成就,首先必须掌握已有知识,培养获得成就的能力。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合作。会同别人合作也是一种能力。”他还说:“现在,我们经常说勤劳可以致富。其实,这句话并不完整。一般来说,人们要富有,固然需要干劲,需要勤劳。但是,致富的必要条件,在今天来讲,却是知识(能力)和一个可以致富的系统(助力)。这就是说,除了知识,还需要合作。”可见,学会合作无论是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是对于今后走向社会参与创造社会财富,该有何等的重要。因此,我们在学习、集体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应当敞开自己的心扉,消除自我封闭的心理,以发自内心的朴实情怀真诚待人,学会与各种各样性格的同学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在求真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美好的心灵,建立起友好的信任感;在成人之美,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待人宽而责己严,言必信而行必果,言谈举止朴实而文明,从中获得与同学和睦相处、亲密合作的体验和经验,从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交谊能力和合作能力。
你至少可以知道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他人
在学习、合作交往中要真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