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才能保证大脑的工作效率和对疲劳的耐受能力,从而持续保持精力充沛。大量的研究表明,要使大脑保持最佳状态,主要是科学用脑。
用脑必须讲究科学,那么如何科学用脑呢?
1.善于利用最佳时间
大脑的工作效率是有时间差异的。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脑每天有四个记忆高潮。第一个高潮是早晨起床后,这时大脑没有记忆干扰,认记印象清晰;第二个高潮是上午8~10时,这时人的精力旺盛,认记效率高;第三个高潮是下午6~8时,此时是一天记忆的最佳期;第四个高潮是临睡前的1小时,因认记后入睡,没有倒摄抑制的影响。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上午8时左右,大脑具有严谨、周密思考的能力,下午2时思维的速度最敏捷,但逻辑推理能力减弱。每个人生理因素和生活实践不同,最佳学习、工作时间也存在着差异。日本中川八朗教授发现,如果人的体温在午后两点以前就达到一天当中的最高点,那么他早晨时间记忆力最好;如果人的体温两点以后才达到最高点,那么这个人晚上学习好。中学生要善于根据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安排好学习科目和内容,从而提高大脑的效率。
2.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人们在聚精会神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大脑皮层下就会出现一个兴奋中心,其余的邻近部分都处在抑制状态,因此留下的痕迹就深刻。相反,如果在看书学习的同时还想着其他事情,那么在大脑皮层上就会同时出现两个兴奋中心,一个看书,一个管其他事,两者之间由于目的不同,便会相互影响和干扰,结果大脑皮层上留下的痕迹就较浅,学习效率就降低。因此,中学生一定要养成做好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的好习惯,切莫在同一时间里既想干这又想干那,结果精力分散,什么都干不好。
3.动用多种感觉同时参与学习
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如果人们学习时只用眼看,就只能使视觉刺激引起的兴奋从视感觉道路传入大脑,在视皮层引起兴奋中心;如果开口念,那么由声音引起的听觉兴奋便会由听觉道路传入大脑,就会在听皮层引起另一个兴奋中心。假如每次学习时都能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则若干皮层兴奋中心间就会渐渐拓道联系,形成暂时性的神经道路。以后一听到有关学习内容的声音,就会想起所看到过的材料,大脑的工作效率也就自然地得以提高。因此,要提高大脑效率,学习时应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耳到。
4.生活有规律
试验证明,长期生活在没有阳光和钟表的地洞里的人,体温、心率、活动情况等仍然保持着大约24小时一个周期的正常睡醒节律。如果我们的生活作息制度与睡醒节律相一致,那么,只要我们一上床就会很快入睡,一到起床时间就会自然睡醒。相反,不定时起床就寝,任意颠倒睡眠节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产生神经衰弱和其他疾病。
有规律的生活还有利于大脑皮层把生活当中建立起来的各种条件反射形成固定的“动力定型”。也就是说,如果每天的各项活动经常以相同的顺序和固定的时间间隔出现,就会通过大脑皮层的综合作用,把一系列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内部神经过程的系统,即“动力定型”,从而使各种脑力和体力的活动进行得更容易,更熟练,更省力。
5.保持足够的睡眠
睡多长时间才算够?每天平均要睡7~9小时。睡眠的好坏并不全在于“量”,还在于“质”,即睡眠的深度。深沉的质量高的睡眠,消除疲劳快,睡眠时间可减少。总之,不能一律规定每人每天睡眠时间为8小时,而应该根据睡醒后的自我感觉是否良好来判断睡眠时间是否足够。过多的睡眠不但没有必要,反而有害,会使头脑昏昏沉沉,不能保持正常学习所必需的兴奋水平。
6.不断更换性质不同的学习内容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脑是有严格分工的,各个部分的皮层都各司其职。如大脑左半球的抽象思维、数学计算等能力较强,右半球对图形、音乐、空间的感知能力较强。人在学习一种知识时,一部分脑细胞在工作,而其余的细胞处于休息状态。由此可见,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文、理、体、音、美等课程穿插安排,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脑力与体力活动交替进行。这样既防止脑细胞的过度疲劳,又可调动整个大脑的积极性,提高其运转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