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到了丘吉尔做演讲。演讲开始之前,整个会堂就已挤满了各界人士,人们准备洗耳恭听这位大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的成功秘诀。终于,丘吉尔在随从的陪同下走进了会场,会场上马上掌声雷动。丘吉尔走上讲台,脱下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了帽子,用手势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绝不放弃;第二是,绝不、绝不放弃;第三个是,绝不、绝不、绝不能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说完后,丘吉尔便穿上大衣,带上帽子离开了会场。会场上陷入一片沉寂中。但不一会儿,全场又一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没有失败,只有放弃,不放弃就不会失败。获胜没有什么其他秘诀,唯一的秘诀就是自己的不断努力。坚守“永不放弃”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永不放弃,第二原则是当你想放弃时回头看第一个原则:永不放弃!
成功者与失败者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失败者走了99步,而成功者却多走了最后一步,即第100步。失败者跌倒的次数比成功者多一次,成功者站起来的次数比失败者多一次。
当你走了100步时,也有可能遭到失败,但成功却往往躲在拐角的后面,除非你拐了弯,否则你永远不可能成功。
成功者共有的一个重要的品质就是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仍然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考虑别人可能会说什么。翻阅一些知名人物的早年生活的书籍,就会从中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痛苦地遭到老师和同学的讥讽和泼冷水,而反对的焦点却恰恰是后来他们出类拔萃的方面。人们断言他们绝对办不成想干的事,或者说他根本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但他们不听这一套!坚定地按照自己的信念干下去。
伍迪·艾伦是奥斯卡最佳编剧、最佳制片人、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金像奖获得者,但当年他在大学学习时,甚至连英语也不及格。
马尔科姆·福布斯,世界最大的商业出版物之一——《福布斯杂志》的主编,上大学时却没能当上普林斯顿大学校刊编辑。
利昂·尤利斯,作家、学者、哲学家,却曾三次没有通过中学的英文考试。
利文·尤里曼,两次被提名为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演员的候选人,当年投考戏剧学院时,却没能入选,主考人认为她没有表演才能。
理查德·L·马尼博士,神经放射学专家,在医学院上一年级时,神经解剖学不及格。
超级球星迈克尔·乔丹曾被所在的中学篮球队除名。
赛拉·霍兹沃斯10岁时双目失明,但她却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登山运动员。1981年她登上了瑞纳雪峰。
瑞弗·约翰逊,十项全能的冠军,有一只脚先天畸形。
温斯顿·丘吉尔曾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其文科太差而拒之门外。
美国著名画家詹姆斯·惠斯勒曾因化学不及格而被西点军校开除。
1905年,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在波恩大学未获通过,原因是论文离题而且充满奇思怪想。爱因斯坦感到沮丧,但这未能使他一蹶不振。
赛乌斯博士的处女作《想想我在桑树街看到的》,曾被27个出版商拒绝。第28家出版社——文戈出版社,接受并出版了该书,不久便售出600万册。
作家威廉姆斯·肯尼迪曾著作多篇,但他曾多次遭出版商的冷遇。直至他的《铁人》一书问世,他才一举成名。然而就是该书也曾被13家出版社拒之门外。
《心灵鸡汤》在海尔斯传播公司受理出版之前,也曾遭33家出版社的拒绝。全纽约主要的出版商都说:“书确实好得很,但没有人爱读这么短的小故事。”然而现在《心灵鸡汤》系列在世界范围内售出了1700万册,并被翻译成20种文字。
1935年,《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的一篇书评,曾把乔治·格斯文的经典之作《鲍盖与贝思》评论为“地道的激情的垃圾。”
1902年,《亚特兰蒂克月刊》诗歌版编辑退还了一位28岁诗人的作品,退稿上写:“我们的杂志容不下你如此热情洋溢的诗篇。”那个28岁的诗人叫罗伯特·普罗斯特。
1889年,罗迪亚德·开普林收到了圣佛朗西斯科考试中心的如下拒绝信:“很遗憾,开普林先生,但你确实不懂得如何使用英语这种语言。”
多年前,著名滑雪教练员彼得·赛伯特首次透露他将开创一个新的项目时,大家都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站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一个山顶,赛伯特表述了那个从12岁就伴随他的梦想,开始向世人认为不可能的极限运动项目进行挑战。赛伯特的梦想——高台滑雪——现在已经成为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年轻的伊内蒂·比萨刚从按摩学校毕业后,想在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蒙特雷地区见习接诊。当地的按摩机构告知他,该地按摩师为数众多,但却没有那么多的病人。于是比萨在以后的4个月中,每天用10个小时挨家挨户地毛遂自荐,上门服务。他总共敲响了12500扇门,曾和6500个人交谈并邀请他们到他未来的诊所就医。作为对他的毅力和诚挚的回报,在接诊的第一个月,他就医治了233名病人,并创下了当月收入72000美元的记录。
里查德·贝奇只上了一年大学,之后接受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的培训。20个月后他羽翼初丰,却辞了职。后来他在一份航空杂志社任编辑,旋即破产。当他写出《美国伦生活中的海鸥》一书时,他仍然觉得前途未卜。书稿搁置8年之久——其间被18家出版社拒之门外。然而一出版之后即被译成多国文字,销量达700万册。里查德·贝奇也因此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受人尊重的作家。
当艾利斯·赫利还是一个尚未成名的文学青年时,他在4年中几乎每周都能收到一封退稿信。后来艾利斯几欲停止写作《根》这部著作,并自暴自弃。如此9年,他感到自己壮志难酬,于是准备跳海,了却一生。当他站在船尾,看着波浪滔滔,正欲跳海,忽然他听到所有的先人都在呼唤:“你要做你该做的,因为现在他们都在天国凝视着你,切勿放弃!你能胜任,我们期盼着你!”在以后的几周里,《根》的最后部分终于完成了。
约翰·班扬因其宗教观点而被关入贝德福监狱,在那里他写出《无路的历程》;雷利爵士在身陷囹圄的13年中写出了《世界历史》;马丁·路德被羁押在瓦尔特堡时译出了《圣经》。
1962年,4名少女梦想开始专业歌手的生涯。她们先是在教堂中演唱并举办小型音乐会,后来尝试灌制了一张唱片,但未获成功。接着又灌制一张张唱片,但销路极差。第3张、第4张、第5张直至第9张唱片都未能走红。1964年,她们因《侦探克拉克的表演》而小有名气,但这张唱片也是订单寥寥,收支仅仅持平。那年年底,她们录制了《我们的爱要去何方》,结果荣登金曲排行榜榜首。黛安娜·罗丝及其“超级者”组合开始赢得国人的认可,不久便引起乐坛轰动,声名鹊起。
这些有名的成功者并没被挫折、失败吓倒,也没有听从别人好意却是消极的劝告。相反,他们重新考虑并否定了那些权威们下的结论。他们重整旗鼓,又勇敢地冒险前进。
往往有许多人对失败的结论下得太早,当遇到一点点挫折时,就对自己所干的事情产生了怀疑,甚至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唯有经得起风雨及种种考验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此,如果不到最后关头就绝不要放弃,成功者永远不放弃,放弃者不会成功!
不论面对什么情况,成功者都显示出创业的勇气和坚持下去的毅力。他们以一种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在困难面前泰然处之、坚定不移,稳步前进在崭新的道路上。
成功者和失败者都有自己的理想。不过,失败者虽然常常祈望得到名声和荣誉,却从不真正为此付出任何努力,只能在想入非非中度过一生。成功者则注重实效,当他们决心把自己的希望和抱负变成现实的时候,即使在重重摔倒之后,总是鼓励自己坚强地站起来。他们从来没有被暂时的挫折所击倒,而是勉励自己采取行动,向着目标奋勇攀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