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金钱,很多父母都有话说,可当我们把财商教育与孩子扯在一起时,大多数的中国家长便会感到困惑与异议:“对孩子谈钱?是不是过分了点儿?”“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有‘钱’的意识,有必要吗?”且传统的“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的价值观念一直被推崇,这也使大家都羞于谈“钱”,更使得对孩子的“财商教育”不被家长重视。
财商是一个人最现实、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能力。可以想见,一个漠视财商的人,一定是个现实感很差的人。但财商并不是人们现实唯一的观念和智能,它只是人的观念和智能中的一种,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财商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人的其他智慧和能力密切相关的。财商可以通过后天的专门训练和学习得以改变。改变孩子的财商,可以连动地改变他们的财务状况。
如果每一个家长都能深悟“金钱不过是一张纸,但财商却意义重大”这句话的含义,并能实践于孩子的财商启蒙与教育中,相信我们的子女都能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我们周围大多数的孩子终日被埋在“书堆”里,即使时下“减负”后,其父母们在课外也不外是让孩子们进行一些电脑、书画、琴棋、体育等这个那个方面的教育,而唯独忽视了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很多孩子因极少或从未自己经手过钱,乃至上大学及工作以后理财方面仍是一塌糊涂,或极其缺乏投资理财的能力。
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了理财,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会孩子花钱、理财。而进入21世纪的孩子,则更将不可忽视生存必备的基本素质——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
据媒体报道,某校数学应用题中出现了股票术语,遭到某些家长的非议。本市某重点中学引导学生校内办公司,更是在校内外引起许多争议。在我国,中小学理财教育仍是一片空白。在青少年理财教育研讨会上,一些专家认为,理财教育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财商,培养学生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
为中小学开设理财课,提高孩子理财能力,让他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余,适当介入经济生活,并没有什么负面效应。某学校数学应用题中出现股市术语,这没什么不好,送股、配股、增长率等字眼比某些陈词滥调更具现代感,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些概念更具实用价值。
其实,不仅在数学应用题中,在中小学所有学校中都应该渗入理财教育。比如写作文,除了写难忘的人和事以外,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写怎么规划压岁钱?若中了10万元大奖,如何投资最增值?还如英文教材中也可早些涉及到如何去银行存取款,如何使用信用卡等财经内容。如果有条件,中学开理财课或让学生校内开公司,也未尝不可。
提高孩子的理财能力,不一定是为了培养他成为金融家或炒股大户,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成年后能尽快适应现代经济生活。从这个角度说,财商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现实生活中的比尔·盖茨、富特、戴尔等成功人士均没有接受或未完成高等教育,而他们都是现实社会的成功者。这些现实的例子的确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到底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富人们积累财富的秘密是什么?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增加财商教育的内容?
理财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不少家长认为理财是长大成人后自然而然能掌握的,因此不能也不该让孩子过早涉足;也有的家长存在以财利为耻的观念,关心的是如何使孩子读好书,而将理财视为不务正业的旁门左道。
家庭是财商教育最主要、最理想的场所。正如我们所说的,孩子第一堂财商教育的课是由父母上的。
西方社会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财商。西方家庭普遍认为,财商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家庭也是对孩子进行财商素质教育的最主要、最理想的场所,因为无论从教育的内容还是实施的条件,学校所能承担的都相对有限,而家庭则能为这种教育提供所需的内容材料和组织起具体活动。
财商教育从日常生活开始,对这一点,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有充分的认识。向自己未成年的儿女提供金钱,但不是一味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花钱要求,放纵子女过分的消费欲望。在他们看来,这只会助长孩子的恶习,使之在成年以后靠自己有限的收入生活时,一旦需要做出影响自己经济境况的重要决定,就显得手足无措,既缺乏能力,也缺乏心理上的应变力。
西方家庭的父母认为,孩子是最容易犯错误的人,但并非就是该被宽容的人。从理财能力的角度看,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呈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的特征:一是不具备固定的收入,二是不具备成熟的金钱和经济方面的意识,三是不具备熟练的理财能力,四是具有强烈的消费要求和欲望。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导致他们在理财方面极易出现种种错误,这些错误直接关系到他们本身的成长,关系到他们的发展和前途。因而,财商素质教育便应从尽早克服这些错误抓起。
家长在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家庭实际后,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他们正确的金钱观念和基本的理财技巧”。比如,孩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零用钱如何花,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讨论怎样用钱。又如:当带孩子去商店时,不妨给孩子一些零钱,鼓励他去购物付款,既使其了解金钱的实际价值,又可锻炼其胆识和胆量;另一方面,可以帮孩子进一步尝试买一些保险、债券、甚至股票,让孩子体验一下做受险人、做债权人、做股东的滋味,使其对投资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点感性认识。
此外,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懂得进行价格比较购物消费;在家庭有关金钱、财务问题的一些讨论中,不妨让孩子也加入进来。这样,孩子长大后,头脑中就有了金钱观念,知道诸如如何挣钱,懂得怎样购买才算节约合理之类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