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体运行论”

“天体运行论”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终于将其近三十年之努力成果交付印刷。至于引起争论之“地球绕行太阳”之公理,哥氏绝口不言为其所创见。哥氏宣告太阳之独一性,歌颂行星现今和谐之排列,动人地描绘它们之间的关系。《天体运行论》共六卷,每一卷分为数章。哥氏对“浑天仪”提出解释。因《天体运行论》之发行只在路德宗之领域内,相对的,只有少数印本散布至意大利、其他天主教国家与英格兰。
“天体运行论”_自伽利略之后

“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终于将其近三十年之努力成果交付印刷。由于明白此书必将引起轩然大波,他索性将此书题献给博学多闻之教皇保罗三世(Pope Paul III)。信中有言:

主尊之教皇大人,此书旨在写明宇宙中各球体之运动,其中某些移动归因于地球。自度某些人一经阅读,将立时喧腾咆哮,欲绝此观点于天文学界而后快……为使凡夫与学人均见吾并无逃避任何人评断之心,遂将此日夜努力之成果呈诸大人——而非其他任何人——之明鉴。因为,即使处于吾所居之地角荒落,大人仍以判断之圣明与对文学乃至数学之喜爱,而深受推崇。[15]

哥氏还解释其很长一段时间并无意出版此书,后来才为诸多朋友——包括基瑟主教(Bishop Giese)与枢机主教孙伯格(Cardinal Sch9berg)——所劝服。

至于引起争论之“地球绕行太阳”之公理,哥氏绝口不言为其所创见。他只提到曾遍查古代希腊哲人之作,以知是否曾有关于此观念之言论。发现希拉克斯的喜瑟图斯(Hicetus of Syracuse)及毕达哥拉斯学派之斐罗劳斯相信地球运行之说。同样的,本都之赫拉克利德斯与毕达哥拉斯学派之伊芳图斯(Ecphantus)曾认为地球自转。〔虽然,阿利斯塔克斯(Aristarchus)为古代哲人中首位提出日心观点者,但却并无证据显示哥氏受益于他。“故此,我们可以说此观点与其证明,均来自哥氏之独立发现。”〕[16]

托勒密可以推测,其地心体系将得到读者普遍之接受,哥氏却不然。他发现需为其全新之日心体系强烈地辩护。哥氏宣告太阳之独一性,歌颂行星现今和谐之排列,动人地描绘它们之间的关系。然而,新宇宙观之论述只占原书之极少部分,绝大部分是技术性之论文。

《天体运行论》共六卷,每一卷分为数章。

第一卷给予哥氏日心宇宙一幅清楚之图像。他于此呈现了三种地球运动(自转、公转和岁差运动)之论述,行星视逆行之成因,日心太阳系之概述,与季节形成之解释。最后则以基本的平面与球面三角学之知识总结。

卷二,论球面天文学及若干与日出日落有关之问题。哥氏对“浑天仪”提出解释。“浑天仪”是古代的一种星象仪器,以金属圈表示天体之赤道。卷中亦附一份目录,表列出近一千颗星之数据及其位置;使用数世纪以来,包括托勒密与其他天文学家之观测记录(但其中许多并不准确)。哥氏从未被认为是一位伟大之天文观测者,他基本上是一位数学家,且是一位使用新的天体结构解释旧有数据、具原创性之思考者。

卷三,论及一年之长度与地球轨道。在解释星表上,哥氏认为地动或日动并无太大关系。哥氏亦举出困扰其一生之问题:宇宙中心是在太阳之内,抑或太阳之外?因持守行星轨道为正圆之传统假设,哥氏之计算十分繁复,直至开普勒显示行星轨道为椭圆,问题方迎刃而解。

卷四,论月球之运动与月蚀现象,并决定日月间距。卷五篇幅最长,探讨五行星之“经向运动”(longitudinal)及相较于地球之轨道大小。卷六论及行星之“纬向运动”(latitude)。

哥氏预见,基于神学的理由与常识的判断,必然受到批判:

若偶有“游手好闲之谈论者”完全不了解数学,却以审判者自居,及毫无廉耻曲解圣经某些章节之意义,以为一己图谋之役使者,他们大胆攻讦此著作,此辈困扰我甚微,我蔑视其审判为鲁莽无知……数学作品乃为数学家而写作;且于其间(若我是对的),我的努力将贡献于大人圣治下之教会全体。[17]

“数学乃为数学家而写作。”此句关键格言传递了两项要义:此乃为专业人士所写之技术性著作;其处理数学天文学上之问题。其他人亦曾谈及地球之运动,然而哥氏首次为此观点建立了一套完整之数学体系。

因《天体运行论》之发行只在路德宗之领域内,相对的,只有少数印本散布至意大利、其他天主教国家与英格兰。第二版于1566年在巴塞尔(Basel)印行,此次方在上述国家中普及。16世纪末,哥氏观点已人尽皆知。然而,日心论仍鲜为公开教授,而常视为假说——正如阿西安德前言中所宣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