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学习中要洗耳恭听

在学习中要洗耳恭听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需要给予证明,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送进医院一检查,他患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症。而王亚南却安排他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论文,寄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对“陈氏定理”给予了极为崇高的评价。

11.在学习中要洗耳恭听

学习需要洗耳恭听,因为先恭听是一个人求学的开始,下面的例子将有助于我们做一个洗耳恭听的人。

在陈景润的一生中有这样两节数学课始终挥之不去,令他难以忘怀:知识渊博的沈元老师给他们班讲了一道著名的难题。1742年,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这需要给予证明,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他自己却不能够证明它,就写信请教那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作出证明。而一直到死,欧拉都没能证明它。从此这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的注意。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

说到这里,教室里成了开了锅的水,那些充满热血,极易沸腾的青年学生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沈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同学们都无限向往地瞪大眼睛。

老师说,你们都知道偶数和奇数,素数和合数,这不是最容易的吗?不,这道难题是最难的呢。这道题是很难很难,要有谁能够做了出来,不得了,那可不得了啊!

青年人又热闹起来了:这为什么不得了?我们来做,我们做得出来。他们以青年人的轻率夸下了海口。

老师笑了。他说:“真的,昨天晚上我还做了一个梦呢。我梦见你们中间的一位同学,他不得了,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高中生们轰的一声大笑了。

陈景润没有笑,好像拨动了他心底久已隐藏的那根弦。

第二天,又上课了。几个相当用功的学生兴冲冲地给老师送上了几个答题的卷子。他们说,他们已经做出来了,证明了那个德国人的猜想。可以多方面证明它呢。没有什么了不起。

“你们还是算了吧,白费这个力气做什么?你们这些卷子我是看也不会看的,用不着看的。那么容易吗?你们是想骑着自行车到月球上去。”

教室里又爆发出哄堂大笑。那些没有交卷的同学都笑话那几个交了卷的。他们自己也笑了起来,都笑得跺脚,笑破肚子了。惟独陈景润没笑,他紧结着眉头,似乎在想什么。

当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时,由于成绩特别优异,受到优待,被分到北京某中学当数学教师。

然而,他多么怀念大学生活啊!同系同组仅四个学生,倒有四个教授和一个助教指导学习。他多么饥渴而贪馋地吮饮于百花丛中,以酿制芬芳馥郁的数学蜜糖啊!一想到他就要当老师,在讲台上站立,被几十对锐利而机灵,有时难免要恶作剧的眼睛盯视,他禁不住吓得打颤!

他的猜想得到了证明,他完全不适合当老师。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高大而健壮。他最不善于说话,多说几句就嗓子发痛了。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发烧到38摄氏度。送进医院一检查,他患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症。

这一年内,陈景润住医院6次,做了3次手术。病好不了,中学里后来无法续聘他了。

后来厦门大学校长来北京开会,那中学的一位领导遇见他,谈起来,很不满意,提出了一大堆所谓的意见: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

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马克思的《资本沦》的翻译者,听到意见之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而认为这是毕业分配不对门,他决定让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

听到可以回厦门大学数学系了,说也奇怪,陈景润的病也就好转了。而王亚南却安排他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又不让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意地研究数学。王亚南不愧哲学大家,他懂得价值论,懂得人的价值。陈景润也没有辜负老校长的培养。他果然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大厚本儿的《数论导引》。陈景润都把它们吃透了。

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论文,寄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一看,看出了论文中的英姿勃发和奇光异彩,提出建议,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担任实习研究员。

于是,陈景润再次从南国来到北京。

选调入数学研究所,他才智的蓓蕾一朵接一朵地烂漫开放。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

当具备了充分依据,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终于证明了“1+2”,写出了厚达200多页的长篇论文。

闵嗣鹤老师给他细心阅读了论文原稿,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核对了又核对。肯定了,他的证明是正确的,靠得住的。他对陈景润说,去年人家证明“1+3”是用了大型的、高速的电子计算机。而你证明“1+2”却完全靠你自己运算。难怪论文写长了。太长了,建议他加以简化。

经过简化,陈景润写出了《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以及作为文中结果的“陈氏定理”。

论文发表,世界数学界反响强烈。英国数学家舍勒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正在印刷所校印,他们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立即在书中加添一章:“陈氏定理”。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对“陈氏定理”给予了极为崇高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