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号山 獦狙 鬿雀
北号山附近
明 蒋应镐图本
东方第三列山系的山神都是如山坡上拱手站立的人身羊角神。北号山的山坡上冲下来的狼状怪兽名獦狙;山上还走动着名叫鬿雀的大鸟。旄山是苍体水发源地,水中游着名鱼的大头鱼。
【本图山川地理分布定位】
【本图人神怪兽分布定位】
■《山海经》珍贵古版插图类比
鬿雀 《天问图》中的鬿雀鸡身鼠头虎爪,样子十分可怕。《禽虫典》本之鬿雀为一只羽毛华丽、鼠腿虎爪的大鸟。汪本中,鬿雀样子像鸡,虎爪明显。
→清 汪绂图本
→清 萧云从《天问图》
→清 《禽虫典》
东方第四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北号山,巍峨地屹立于北海之滨。山中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木,外形像普通的杨树,但却开红色花朵,结的果实与枣相似却没有核,味道酸中带甜,吃了它,人就不会患上疟疾。食水从北号山发源,奔出山涧后,向东北流入大海。山中栖息着一种野兽,体形像狼,但长着红色的脑袋,脑袋上还长着一双老鼠眼睛,发出的声音就如同猪叫,名称是獦狙(gě dàn),它生性凶猛,能吃人,并经常侵扰周边居民和过往路人。山中还生活着一种禽鸟,其外形像普通的鸡,脑袋却是白色的,身子下面还长着老鼠一样的脚足和老虎一样的爪子,名称是鬿(qí)雀,也是能吃人的。传说明朝崇祯年间,凤阳地方出现很多恶鸟,兔头鸡身鼠足,大概就是鬿雀。当时人们说它肉味鲜美,但骨头有剧毒,人吃了能被毒死。它同猲狙一样,也经常祸害人类。
旄山 鱼
北号山再往南三百里,是旄山。山上山石裸露,没有花草树木,一片荒凉。苍体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淌,最后注入展水。水中生长着很多(qiū)鱼,形状像鲤鱼而头长得很大,吃了它的肉,皮肤上就不会生瘊子。有人说
鱼就是泥鳅。
◇山海经考据
旄山在张家口东北
东次四经中的旄山,经考证可能在今天的河北省张家口东北。张家口是一座古城,城内至今耸立着独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鸡鸣驿城即是其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因城位于鸡鸣山下,故名鸡鸣驿。鸡鸣驿城作为驿站的历史长达694年,其间兼有军驿、民驿两种功能。
旄山再往南三百二十里,是东始山。山上多出产苍玉。山中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木,其外形像普通的杨树却有红色的纹理,从树干中流出的汁液红得像血,这种树不结果实,名字叫(qǐ),如果把它的汁液涂在马身上就可使马驯服。泚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流向东北,最后注入大海,水中生活着许多美丽的贝类,贝在古人看来是财富的象征,不仅用于装饰,甚至还用它来当做交易的货币使用。河水里面还有很多茈(cí)鱼,其形状像平常的鲫鱼,只有一个脑袋却长了十个身子,它还散发出与蘼芜草相似的香气,人吃了它就不会放屁。
■《山海经》珍贵古版插图类比
当康 汪本的当康满嘴猪牙外露,有点像野猪。胡本的当康虽长着猪蹄,但耳、身、尾都不像猪。《禽虫典》中,当康形状似猪,但尾巴不像猪尾。
→清 《禽虫典》
→清 汪绂图本
→明 胡文焕图本
饰有獠牙的云雷纹钺
商后期 高36.8厘米 江西省博物馆藏
钺是商代以后常见的兵器,也是一种刑具,中部常饰有如当康的大獠牙一般凶恶狰狞的图案,威严恐怖,极富权威。这件铜钺的援部呈方形,肩部饰有两组云雷纹样。它在中国古代兵器中出现较早,外形变化也较大。
女烝山 鬲水 薄鱼
东始山再往东南三百里,是女烝(zhēng)山。山上荒芜,没有花草树木。石膏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淌,最后注入鬲(gé)水。水中生活着很多薄鱼,其形状像一般的鳣鱼却只长了一只眼睛,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在呕吐,它是一种凶鱼,一旦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旱灾,也有的说会发生水灾;还传说它是谋反的征兆,一出现就会有谋反之事,总之都是不祥之兆。
女烝山一带
明 蒋应镐图本
女烝山是石膏水的发源地,水中游着一种独目怪兽叫薄鱼。钦山上行走的猪形怪兽是当康。子桐山中,子桐水发源,水中生长着许多鸟翼奇鱼名鱼。剡山上的人面兽叫合窳。太山上生活着独目怪兽蜚。
【本图山川地理分布定位】
【本图人神怪兽分布定位】
女烝山再往东南二百里,是钦山。山中只有遍地的黄金美玉而没有普通的石头。师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注入皋泽,水中生活着很多鱼,还有很多色彩斑斓的贝。山中栖息着一种野兽,其外形像猪,却长着大獠牙,名字叫当康,它发出的叫声就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因为它像猪又长着大獠牙,所以也被称为牙豚。传说当天下要获得丰收的时候,它就从山中出来啼叫,告诉人们丰收将至。所以它虽样子不太好看,却是一种瑞兽。据《神异经》中记载,南方有种奇兽,样子像鹿,却长着猪头和长长的獠牙,能够满足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的愿望,可能就是这种当康兽。
子桐山 鱼
钦山再往东南二百里,是子桐山。子桐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淌,注入余如泽。水中生长着很多(huá)鱼,其形状与一般的鱼相似,却长着一对鸟翅,出入水中时身上会闪闪发光,而它发出的声音如同鸳鸯鸣叫。
鱼是一种不祥之鱼,一旦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旱灾。
子桐山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剡山。山上蕴藏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各色美玉。山上栖息着一种野兽,其外形像猪,却长着一副人的面孔,黄色的身子后面长着红色尾巴,名字叫合窳(yú),它发出的吼叫声就如同婴儿啼哭。这种合窳兽生性凶残,能吃人,也以虫、蛇之类的动物为食,它一旦出现,天下就会洪水泛滥。
■《山海经》珍贵古版插图类比
蜚 汪本的蜚为一目巨牛,独眼长在牛脸正中,身后拖着长长的蛇尾。《禽虫典》的蜚造型与汪本中相似,正从崇山峻岭之中奔跑下来。
→清 汪绂图本
→清 《禽虫典》
太山 蜚
剡山再往东二百里,是太山。山上蕴藏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各色美玉,还生长着茂密的女桢树林。山中栖息着一种野兽,其形状像普通的牛,脑袋却是白色的,而且只长了一只眼睛,身后还有条蛇一样的尾巴,名字叫蜚(fěi)。蜚是灾难之源,就好比死神,是一种可怕的灾兽。它行经有水的地方水就会干涸,行经有草的地方草就会枯死,而且一旦出现,天下就会瘟疫横行,哀鸿遍野。传说春秋时,蜚曾出现过一次;当时江河枯竭,草木枯萎,人畜瘟疫流传,天地灰暗无生气。太山除了有蜚以外,钩水也从这发源,然后向北注入劳水,水中生活着很多鱼。
总计东方第四列山系之首尾,自北号山起到太山止,一共八座山,全长一千七百二十里。
以上是东方诸山的记录,总共四十六座山,蜿蜒长达一万八千八百六十里。
牛耕图
晋 彩墨 砖画 纵17厘米 横36厘米甘肃省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藏
将牛的形象放在类似蜚这种灾难之兽身上,是少之又少的。因为牛自古就是忠诚、勤劳的象征,有了它就相当于有了祥瑞和财富。它强健的体魄也是力量的象征,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蜚之类的猛兽才被赋予了牛的形象。图中,正在耕田的牛扬蹄奋力前进,身上筋骨隐约可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