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蹄山周边
中央第四列山系叫釐(lí)山山系,其头一座山叫做鹿蹄山。这是一座宝山,山上遍布璀璨的美玉,山下则盛产黄金。甘水从这座山发源,奔出山涧后向北流淌,注入洛水,水底的河床上布满了柔软如泥的汵石。
■《山海经》珍贵古版插图类比
经文所记
长着人目,但“人目”在流传过程中产生变异,被写成了“八目”;汪本的
似乎就是八目。《禽虫典》本的
为一貉形小兽,似乎也是八目。
→清 汪绂图本
→清 《禽虫典》
鹿蹄山往西五十里,是扶猪山。山上遍布着礝(ruǎn)石,礝石虽不如玉名贵,但也是一种美石。山中栖息着一种野兽,其外形像貉(hé),但脸上却长着人的眼睛,名字叫(yín)。水从扶猪山发源,然后向北流淌,最后也注入洛水,水底的河床上也有很多瓀石。据说山上的瓀石是白色的,像冰一样透明,而水中的瓀石却是红色的。
梧桐
梧桐又叫白桐,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它的叶子与臭椿树的树叶十分相像。陆玑《草木疏》中说,白桐宜制琴瑟。柄山上有种怪木,叶似梧桐,其枝、叶、果均有剧毒。和它不同的是,梧桐不但没有毒,还可作药用,有消肿痛、生发的功效。
◇山海经考据
釐山山系背靠伊河和洛河
中次四经釐山山系之名取自第三山釐山,据查,五藏三经中凡有山系的,其命名方法有两种,一是取山系中某山之名;二是另取他名。釐山山系自东向西,横亘洛河、伊河之间,起自洛阳西南。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佛教获得发展的重要之地。伊河两岸山崖峭壁间至今尚存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堪称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釐山山系的首座山鹿蹄山可能在今日的河南省伊川、宜阳两县之间。而以其名为山系命名的釐山则应在河南省嵩县境内。
釐山 犀渠
扶猪山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是釐山。其山向阳的南坡遍布各色美玉,而背阴的北坡则生长着茂密的茜草。山中也生活着一种野兽,其形状像一般的牛,全身青黑色,而发出的吼叫声却如同婴儿啼哭,它不像牛那么温驯,而是十分凶恶,甚至能吃人,名称是犀渠。滽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去,最后也注入伊水。水边还栖息着一种野兽,名字叫(jié),其形状像发怒之犬,身披鳞甲,毛从鳞甲的缝隙中间长出来,又长又硬,就好像猪鬃一样。
箕尾山一带
釐山再往西二百里,是箕尾山。山上生机勃勃,生长着茂密的构树林,山坡上盛产很软的涂石,山顶上还遍布着精美的琈玉。
曼德拉草
《山海经》中描绘了很多怪草,曼德拉草虽不在其一,但也属于不折不扣的怪草。它的根形态非常奇特,很多都像具有胳膊和腿的完整人体。因为它的怪状,人们便常常把它和传说及迷信联系在一起,认为它是诡秘而危险的植物。传说曼德拉草的根被挖出时会伴随着呻吟声,远古时人们用狗将其拉出。曼德拉草的根和鸦片混合,是手术时必备的麻醉药物。
箕尾山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是柄山。山上遍布着精美的玉石,山下则蕴藏有丰富的铜。滔雕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淌,最后注入洛水。山中栖息着许多羬羊。山中还生长着一种树木,其形状像臭椿树,叶子却像梧桐叶,结出带荚的果实,名字叫茇(bá),它的枝干、树叶、果实都有毒,能将鱼毒死。
柄山再往西二百里,是白边山。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各色玉石,山麓则盛产石青、雄黄。
白边山再往西二百里,是熊耳山。这座山生机勃勃,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漆树林,山麓则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棕树林。浮濠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淌,最后也入洛水,水底的河床上有很多水晶石,水中则生活着许多人鱼,也就是娃娃鱼。岸边生长着一种草,其形状像苏草,却开红色的花,名称是葶苧(tíng níng),这种草也有毒,其毒性能把鱼毒死。
熊耳山再往西三百里,是牡山。山上遍布着各种色彩斑斓带纹理的漂亮石头,山麓则到处生长着竹箭、竹各类的竹子。山中生活着大量的飞禽走兽,其中野兽以
牛、羬羊为最多,而禽鸟则以赤
为主。
牡山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举山。雒(luò)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北流淌,注入玄扈水。玄扈山栖息着很多马肠,它就是蔓渠山那人面虎身、能吃人的马腹兽。在
举山与玄扈山之间,夹着奔腾激越的洛水。
文明的源头
清 绢底 彩绘 纵80厘米 横1260厘米
华夏始祖黄帝的部落就生活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之上,当时的部落还过着一种迁徒不定的游牧生活。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大战——黄帝与蚩尤的对决——也发生在这里。蚩尤是一个较为偏远,但性情凶残的部落的首领。蚩尤作乱,祸害民生,于是当时的联盟首领炎帝联合黄帝击败了蚩尤的部落,建立起新的秩序,华夏文明也自此而始。
釐山山系山神
总计釐山山系之首尾,自鹿蹄山起到举山止,一共九座山,绵延一千六百七十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的面孔兽的身子。祭祀山神的办法是:在带毛禽畜中选用一只白色鸡献祭,祀神不用精米,祭祀时要用彩色帛把白鸡包裹起来。
本图根据张步天教授“《山海经》考察路线图”绘制,图中记载了《中次五经》中苟林山到阳虚山的所在位置,经中所记共16座山,实则只有15座。
(此路线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