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银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在浙江、福建两省原有的银矿坑场中,到了明朝初年,有些已经关闭,有些则仍在开采,在江西的饶州、信州及瑞州三个州县,有些银矿从来就没有开采过,湖南省的银矿产于辰州,贵州以铜仁最为著名,河南省的宜阳县赵宝山、洛宁县的秋树坡、卢氏县高嘴几、嵩县的马槽山和四川省会川的密勒山,甘肃省的大黄山等地方,都是银的出产地。然而这些地区的产量都不高,每次的采量有时还不够偿付苛捐杂税的,所以说到开矿炼银,也只有在云南一省才可以行得通。
云南的银矿,以楚雄、永昌和大理这三地的蕴藏最为丰富,曲靖、姚安其次,而镇沅则又其次。凡是在洞里埋藏有银矿的石山,它上面一定会出现一堆堆微带褐色的石头,采矿的人往往要挖土十丈甚至二十丈深才能找到矿藏,因此这种开采银矿的工程远不是几天或几个月内便能完成的。等找到埋在土里的银矿苗之后,才能知道含银的矿物是否确实存在,然而含银的矿物在土里却又藏得很深,其纵横分布的状态有如树木的枝条一般,采矿者就要跟着这些银苗分成几路挖掘,继续进行寻找。在采掘的过程中,矿洞的上方一定要横架木板,支撑住洞顶,以防止塌方。采矿工则需点着小灯笼,随着银苗的支脉去挖掘,一直到挖得矿砂为止。在土里找到的银苗,有时若掺杂着一些黄色碎石或在泥土的缝隙中发现有乱丝的形状,就表明距离所要寻找的银矿已经不远了。
云南大地
云南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丰饶,而且也是中国重要的银、铜产地之一,据称在14世纪当地的银、铜总产量曾一度达到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
银碗 唐代 口径11厘米 底径6.5厘米 重101克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能够认识银矿,并且采集、提炼白银,然后加工制成饰物。到了唐代,据记载,当时全国“有银”的地点共35处,民间采银颇盛。唐宪宗元和年间,白银的年收入量达10万余两。图中这只唐代银碗,造型秀美,既是实用器具,又不失为一件完美的工艺品。
银矿石中,含银成分比较高的成块矿石叫做“礁”,细碎一些的叫“砂”。表面分叉而形成树枝状的则叫做“矿”。包裹在矿石外面的石块叫围岩,围岩的石块大的像斗,小一些的就像拳头,都是应该废弃而扔掉的东西。礁砂的形状有些像煤炭,因为在底下垫着石头,颜色也就没有那么黑。这种礁砂也被分为高低几个等级,矿场主或商人挖到矿砂后,首先要交给官府检验、分级,然后才会规定税额。出土后的矿砂需用斗量过才可分配给冶炼工去熔炼。品质最高的银矿,每一斗可炼出六七两纯银,中等的也可得到三四两,而最差的则只有一二两。挖到的礁砂中,那些色泽比较光亮的,由于里面的精华在之前就已泄漏出来太多,含银量反倒较少。
礁砂在入炉前,首先要进行挑选、淘洗这两道程序。炼银的炉子是用土筑而成的,土墩高五尺左右,在炉的底部铺着瓷片和炭灰,每个炉可以容纳下两石礁砂,再将二百斤栗木炭在它的周围叠架起来,靠近炉旁的地方还要再砌一道墙,高、宽各一丈多,将风箱安装在墙背,由两三人拉动以鼓风,只有靠这一道墙来阻挡住炉子里的高温,拉风箱的人才会感觉舒适一些。炉里的炭烧完的时候,便可用长铁叉把新炭继续送进去。如果风力、火力足够大,里面的矿物也就能熔化成团。这时的银还混杂在铅里,并没有被分离出来,一般两石礁砂熔成团后约剩有一百斤左右的重量。
开采银矿图
银很少以游离状态或以银金合金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多与铅矿共生。银最初大概就是在冶炼铅的过程中发现的,所以银的利用较黄金晚。中国大约在春秋初期才开始采集银。银矿的开采一般要从寻找矿苗开始。
熔礁结银与铅图
银矿一般含银量很低,炼银的技术关键是如何把银聚集起来。由于铅和银完全互溶,而且熔点较低,所以古代炼银时加入铅,使银溶于铅中,实现银的聚集;然后吹入空气,使铅氧化,混入炉灰中,从而再把银分离出来。
沉铅结银图
将礁砂放入炉中,上面覆盖近一尺厚的木炭。待炉内的炭烧完后,冷却,礁砂便成了礁砂团,再将这种礁砂团与铅一同投于炉中,不停地鼓风,因铅与银的溶点不同,铅就可变为氧化铅与银分离开来。如果想得到更纯净的银,则要将铅银合金再次投入炉中,加热,直至铅完全汽化,纯银便炼制成功了。
银铺首 汉代 长19厘米 宽14.9厘米 重420克 河北省博物馆藏
铺首是衔门环的底座,也被广泛地用做各种器具的环纽,并起装饰作用。这件银铺首发现于汉代中山靖王刘胜的棺床之上,全器透雕玲珑,是一件极其精美的工艺品。这些墓葬的随葬品充分说明了,到了汉代,人们不仅能采冶银矿石,而且加工制作银器的工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等到冷却以后,应将礁砂取出并放入另一个叫“分金炉”或“虾蟆炉”的炉中,这种炉的外面要用松木炭围绕起来,只留一个小门去判别火候。既可以用风箱鼓风,也可用扇子来扇风,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礁砂团便熔融了,铅也就随之沉到炉底。这时炉底的铅已成为氧化铅,只需另外入炉熔炼,就可成为扁担铅。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用柳树枝从小门缝中插进去以帮助燃烧,等到铅已全部氧化,变成氧化铅蒸气而跑光时,纯银也就提炼成功了。刚刚炼制出来的银称为生银,将其倒出、使其凝固以后,如果表面上没有丝纹,就需要再熔炼一次,直到其中出现一点圆星,也就是云南人称做“茶经”的才行。接着要向里面再加入一点铜,并重新依靠铅来协助熔化,然后再次倒进槽里时,丝纹就呈现出来了。因为四周被槽所包围,银气无法到处消散,所以只有在被倒进槽里时才出现丝纹。至于楚雄的银矿又有所不同,那里的矿砂含铅量很少,还需要向其他地方采购铅来协助炼银。所以,每次要熔炼含银的矿砂一百斤时,就得先在炉子里垫上二百斤的铅,然后才能鼓风使其冶炼成团。此后,将其放进分金炉里使铅沉淀,最终分离出银的步骤,则都和上述方法相同。开采和熔炼银的方法就是这样,没有别的选择。在一些炼丹的方书和谈论医药的本草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没有根据的说法!
美丽的苗族银饰
云南的银矿丰富,当地的少数民族也充分利用了银来装点他们的生活。苗族少女头上的银饰都是从上辈手中传下来的,女孩子拥有的银饰是否够多够精细,已成为她的家庭在当地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一般说来,金和银都汇聚了大地内部隐藏着的精华宝气,所以在产金的地方,三百里内都没有银矿;反之亦然,盛产银矿的地方,三百里内也绝没有金矿。大自然的安排之巧妙,从这点也能看出个大概来。有的清洁工人会把扫到的泥尘放进水里去淘洗,之后再加以熬炼,干这类活的人被称为淘厘锱;他们操劳一天,少的时候只能得到三分银,而至多也不过六分左右。这些银屑都是银匠们平常在使用剪、斧时从刀口上掉下来的碎屑,或者是被他们沾在鞋底时带到街市地面上的,要么也可能是从院子或房舍中洒扫出来后被抛弃在河边的。这些土灰中必然会夹杂着一点银质,但绝不是说明浮土也能够产银。
分金炉清锈底
天然黄金中总混有一些银,又常有人以银掺入黄金牟利,所以使白银与黄金分离,提取纯净的黄金,在古代成为一门专门的技艺。中国曾先后利用黄矾树脂法、矾盐法、硫黄法、硼砂法、矾硝法、矾硝盐法来分离金和银,对此有丰富的经验。
朱砂绘制的殊竹图 明代 立轴 纸本设色 纵61.7厘米 横29.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一幅明代的《殊竹图》是以朱砂绘制而成的,在历代并不多见。朱砂色泽鲜红,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可以与铅、银一起制成朱砂银,这种物质外形虽然像银,却并不具备银的本质。有人就利用这种伪造的方法来行骗。
在社会上流传着的银锭中,只有红铜和铅这两种金属有可能被掺混进去用以作假。但是在把碎银铸成银锭的过程中,可以除去这其中的杂质,对其加以提纯。方法是将杂银放在坩埚中,送入高炉用猛火以熔炼,再撒上一点硝石,这样其中的铜和铅便全部结在埚底,这些物质叫做银锈,而那些被敲落在灰池里的则叫做炉底,再将这两者一起放进分金炉里,在土瓮中装满木炭后起火熔炼,铅首先就会熔化,并向低处流出,剩下的铜和银只需用铁条拨动,两者自然就会分离开了。从这里便可看出人工和天工的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