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水的威胁

洪水的威胁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涣卦立足于解释散和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展开论述。孙武把她们编成两队,挑选吴王的两个最宠爱的美妃,担任队长,让她俩持着战戟,站在队前。孙武部署已定,又命令士卒扛来执行军法的大斧,并指着大斧反复说明军队的纪律,违者处斩。战鼓擂鸣,孙武下达了向右转的命令。所谓“法”,是指军队组织编制、将吏的统辖管理和职责区分、军用物资的供应和管理等制度规定。

59.洪水的威胁

alt

【原典】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爻辞新解】《涣卦》象征涣散:顺畅亨通,贤明的君主去祠庙祭祀神灵以祈求保佑,利于渡过大川河流,利于坚守中正之道。

【原典】《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爻辞新解】《象辞》说:《涣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巽(风)上,为风行水上之表象,象征涣散、离散。先代君王为了收合归拢人心便祭祀天帝,修建庙宇。

【原典】初六,用拯马壮吉。

【爻辞新解】初六,借助健壮的好马来弥补力量的不足,可以获得吉祥。

【原典】《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兑卦》的第一位(初六)之所以是吉祥的,这是由于它能顺承阳刚的缘故。

【原典】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爻辞新解】九二,处在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悔恨便会消失。

【原典】《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脱离了危险,消失了悔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原典】六三,涣其躬,无悔。

【爻辞新解】六三,宁愿自身受到损失,因此没有什么悔恨。

【原典】《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宁愿自身受到损失”,说明志向在外。

【原典】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爻辞新解】六四,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同时,它又能化解小群而聚成山丘一般大的群体,这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

【原典】《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表明无自私自利之心,品行光明正大。

【原典】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爻辞新解】九五,像挥发身上的汗水一样发布重大的命令,同时亦能疏散君王的积蓄用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

【原典】《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疏散君王的积蓄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是因为九五爻居于正位,行事端正。

alt

古洛书

【原典】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爻辞新解】上九,摆脱伤害,远远地避开它,不再接近它,不会有什么祸患。

【原典】《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摆脱伤害”,这就是避祸之道。

【读解】

涣是涣散的意思。涣散之世,社会的离心离德的倾向增长,就像一盘散沙,没有章法,但是涣散之中,却蕴含着凝聚的可能性。君子观此卦,克服离心离德的倾向,就可能扭转局势,使局势重新和谐。

涣卦立足于解释散和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展开论述。正值涣散,由散到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拯救涣散,最好的时机就是积极行动,防止涣散之势一发不可收拾,能把握好机会,是吉祥的。能够另辟蹊径,以求亨达,是吉祥的征兆。

君子涣散自身,其志在外。以忘身无私的精神行事自然会消除悔恨,主动追求使自身摆脱困境的途径,终获吉祥。

【事典】

孙武练兵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对长官的命令是不可随意违抗的,所谓“军令如山”就是这个道理。孙武训练女兵严厉,毫不马虎可说明此爻爻义。

春秋战国时代,吴国国王阖闾为富国强兵,广招贤才。齐国人孙武为避战祸,辗转奔波来到吴国。在吴国隐居期间,他刻苦钻研兵法,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编成了《孙子兵法》,并等待时机,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吴王阖闾读了《孙子兵法》,很是钦佩,盛赞孙武才华出众,是个难得的人才。吴王想亲自考察一下他的实际才能,便召见孙武。吴王对他说:“可以试试练兵方法让我看看吗?”孙武说:“可以。”吴王又问:“你的练兵方法可以适用于妇女吗?”孙武答:“可以。”

alt

《孙子兵法·谋攻》。孙子强调,最高明的战争就是不打仗,最好的境界就是上兵伐谋,这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全胜。全面的胜利,不打仗而使敌人投降屈服,这才是用兵最高的理想境界

于是吴王挑出宫女一百八十人,交给孙武。孙武把她们编成两队,挑选吴王的两个最宠爱的美妃,担任队长,让她俩持着战戟,站在队前。孙武对美妃和宫女说:“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左右手和后背的位置吗?”美妃和宫女们说:“知道。”孙武说:“向前,就看前心所对的方向;向左,看左手方向;向右,看右手方向;向后,就看后背方向。一切行动以鼓声为准,大家都明白吗?”她们都说:“明白。”孙武部署已定,又命令士卒扛来执行军法的大斧,并指着大斧反复说明军队的纪律,违者处斩。

战鼓擂鸣,孙武下达了向右转的命令。美妃和宫女,不但不听命令,反而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孙武说:“约束不明,令不熟,这次应由将帅负责。”于是重新再三作了说明。然后又击鼓,发出向左的命令。美妃和宫女们又一次地哄笑起来。孙武说:“纪律和动作要领,已讲清楚,大家都说明白了,但仍旧不听从命令,这就是故意违反军纪。队长带头违犯军纪,应按军法处置。”于是,下令要斩左右队长,吴王在望云台上看见要杀自己宠爱的妃子,大为惊骇,急忙传令说:“我已经领教了将军练兵的高明了,我没有这两个爱妃,饭都吃不下,请不要杀她们吧!”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当即把两个队长一同斩首。又指定另外两位妃子任队长,继续操练。这时,再发出鼓令,不论向左、向右、前进、后退、跪下、起立,全都服从命令,而且严肃认真,合乎要求。孙武见已教练整齐,就派人报告吴王说:“兵已经练好了,请大王检阅。这两队士兵,可任意指挥,即使叫她们到水里火里也不会抗命了。”吴王失去了两个爱妃,心里很不高兴,苦笑着说:“行了,将军回舍休息吧!我不想检阅了。”事情过后,孙武先向吴王谢罪,接着申述斩妃的理由:“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用众以威,责吏从严,只有三军遵纪守法,听从号令,才能克敌制胜。”吴王听了孙武的解释,怒气消散,便弃斩妃之恨,拜孙武为将军。

alt

孙武(约前535—?)齐国乐安人,汉族,是春秋晚期兵家,写有《孙子兵法》,孙武在兵法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形成一个思想严谨、结构合理的军事理论体系。孙武的军事思想主要包括战争观、战略理论和作战思想三个方面。他的兵法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学的成熟

后来,吴国军队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纪律严明,战斗力很强。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中,吴军五战五捷,打败了楚国。以后,吴军又威震齐、晋两大中原强国,在列国诸侯中威名远扬。

【感悟】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士兵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所以,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研究,比较敌我双方的七种条件,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是使民众与国君的意愿相一致,这样,民众在战争中就可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所谓“天”,是指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寒冷炎热气象的变化,必须因时制宜,以顺天时。所谓“地”,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所谓“法”,是指军队组织编制、将吏的统辖管理和职责区分、军用物资的供应和管理等制度规定。以上五个方面,将帅没有不知道的;只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才能打胜仗,否则,就不能取胜。

离宫 风水涣

风行水上波涣散

得势君王坐庙坛

冒险功成当创业

问求得利挽狂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