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原典】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爻辞新解】《既济卦》象征成功:此时功德完满,连柔小者都亨通顺利,有利于坚守正道;开始时是吉祥的,但如有不慎,终久必导致混乱。
【原典】《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爻辞新解】《象辞》说:《既济卦》的卦象是离(火)下坎(水)上,为水在火上之表象,比喻用火煮食物,食物已熟,象征事情已经成功;君子应有远大的目光,在事情成功之后,就要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防患于未然,采取预防措施。
【原典】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爻辞新解】初九,拉住车的轮子,不使它快进,小狐狸渡河时沾湿了尾巴,无法快游,没有灾祸。
【原典】《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拉住车的轮子,不使它快进”,说明事情成功之后,必须谨慎从事,小心防备,才没有灾祸。
【原典】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爻辞新解】六二,丢失了妇人乘车的遮帘,不用去寻找,过不了七天就会物归原处。
【原典】《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丢失妇人乘车上的遮帘,过不了七日就会物归原处”,说明此时正处于中位,坚守正道,不偏不倚,所以丢失了的东西可以失而复得。
【原典】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爻辞新解】九三,殷高宗武丁征伐地处西北的鬼方国,经过三年的连续战斗才获得胜利;不可任用急躁冒进的小人。
【原典】《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经过三年的连续战斗才攻克了鬼方国”,说明战争非常激烈又持续了三年之久,已经筋疲力尽了,胜利是来之不易的。
【原典】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爻辞新解】六四,渡河的时候,为了防止船漏水,事先要准备破布棉絮,而且整天保持戒备,以防止发生灾祸。
【原典】《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整天保持戒备,以防止灾祸的发生”,说明此时心中有所疑虑,感到恐惧。
【原典】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郊之禴祭,实受其福。
【爻辞新解】九五,东边邻国杀牛羊来举行盛大祭礼,不如西边的邻国举行简单而朴素的祭祀,这样才能实在地得到神降赐的福分。
三五至精图
【原典】《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东边的邻国杀牛宰羊来举行盛大的祭礼”,还不如西边邻国能按时举行虔诚简单的时祭;西邻“实在地得到上天神灵降赐的福分”,说明此时正当其位,吉祥福分将不断隆临,非常幸运。
【原典】上六,濡其道,厉。
【爻辞新解】上六,小狐狸渡河时弄湿了头,有危险。
【原典】《象》曰:“濡其道,厉”,何可久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弄湿了头,有危险”,这是警告在事情成功之后,要更加小心谨慎,不然怎能长久不败!
【读解】
有句古话,叫做“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说的是丢失马虽然是个损失,但谁又能说这不是更大的福气到来的征兆呢?
福与非福,成功与失败,损失与收获,都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完全可以相互转变。这个思想,可以用来概括“既济卦”的主题。殷人强大的时候,周人还较弱小,不足以与之抗衡。后来周由弱变强,最终消灭了殷,情况发生了逆转。
这类情形在现实中太多了,所以才说丢了头巾不必寻找,它自己会回来,以此说明不济之中又有济。再夸张一点说,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山不转水转,天无绝人之路。看透了这些道理,多少会给人心理上一些慰藉,也可能会使人心胸开阔起来,精神境界更上一层楼。正如毛泽东说的,“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患得患失,反而可能得到的少,失去的多;洒脱无忧,却有可能得到的多,失去的少。
【事典】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老翁的儿子因烈马脱缰而逃摔断了腿却因祸而得福,没有去打仗,保全了性命,可说明此爻爻义。
“塞翁失马”是一则寓言故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它是为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服务的。
老翁的一匹烈马脱缰而逃,儿子摔了个四脚朝天,不幸终生残疾
东汉班固的《通幽赋》,有一句“北叟颇知其倚伏”的话,即提示了它的寓意。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老翁精通术数,善于算卜过去与未来。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大概是雌马发情吧)挣脱羁绊,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邻居都来安慰他,他心中有数,平静地说:“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跑回家来了,还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得知,都前来向他家表示祝贺。老翁无动于衷,坦然道:“这样的事,难道不是祸吗?”老翁家畜养了许多良马,他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有一天,他儿子骑着烈马到野外练习骑射,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摔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成了终身残疾。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老翁不动声色,淡然道:“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又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参战,死伤不可胜计。靠近边塞的居民,十室九空,都在战争中丧生。唯独老翁的儿子因跛脚残疾,没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残年余生。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这种变化深不可测,谁也难以预料。
宋魏泰《东轩笔录·失马断蛇》:“曾布为三司使,论市易被黜,鲁公有柬别之,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楚相断蛇,后必有福。’”陆游《长安道》诗:“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后又发展成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频频出现于文学作品或日常口语中,或用来说明世事变幻无常,或比喻因祸可以得福,坏事可以变为好事。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好事与坏事,这矛盾的对立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转化。
【感悟】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坎宫 水火既济
功成既济事亨通
奋发依然莫放松
小利能求须谨慎
唯恐初吉变乱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