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招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误
当我们动怒时常常会急于让孩子认错,会直接针对孩子所做的错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实不是从小到大都只做错事,必定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只针对眼前的错事指责他,而忽略了他的优点,就很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似乎父母并不了解他整个人,只注意他不好的部分,这样他就会怀疑当表现好时,当他做出努力时,父母到底看见没有。孩子努力把事情做好以后往往需要家长的赞扬。同样道理,在我们批评孩子时,也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并不是光把眼睛盯着他的错处,做得好的地方同样看得见,因此,家长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
1.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理解、尊重他人
家长应多从一些极为平常的琐事中关心孩子的生活,多与孩子交流,关心他的心理成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拥有自尊与自信。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指责,否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来教育,让他从中吸取教训。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掌握方式方法和正确使用批评用语,不要用“小祖宗,求求你了”等语言来祈求孩子改正错误,也不要用“笨死了”、“真没用”等语言来刺激、挖苦孩子,而是要做到言而有理、严而有方,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缺点。
孩子的自信心一般来说都是比较脆弱的,那些自信心差的孩子往往都有这样的父母,有这样的家教环境。这些父母对孩子往往过分地指责挑剔,孩子从父母那里得不到奖励、赞扬,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因为怕被否定而不敢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不愿开动脑筋想问题。
2.做父母的应该充分肯定孩子好的一面,然后再指出不足
要帮助孩子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研究改正错误的方法,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大胆进取,不要怕犯错误。要用科学的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人类本身的不足,而且孩子的毛病也许还是遗传呢。只有培养出一个乐观、宽容、充满自信的孩子,才能让他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才能积极进取不断向上,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材。
有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什么都比别人的孩子强,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优点熟视无睹,对孩子的缺点却是不依不饶。比如,当遇到孩子回答问题,对孩子答对的部分不在意,而对回答错的部分则非常敏感,往往责怪辱骂。
家长的另一个错误是,在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只看到孩子做错了的事情,存在的问题,而忘记了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他做错了的事情和存在的问题,也许首先是使用的方法有问题。因为一个小孩子,是没有太多是非观念的,他生活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父母带给他的。他甚至不知道生病了需要吃药,不知道锅里的开水烫手。
孩子是在错误中长大的,家长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他积累生活的经验,提高分辨问题的能力,约束不良的行为,促使以后少犯或不犯重复的错误。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能用“怎么搞的!又犯错误了!”“我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不改!”“你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总是犯错误!”等训斥、责怪和埋怨的语言。态度可以严肃,但语气要平和。如多用“说说看,是怎么回事。”“你知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应该的?下次可要注意!”“你这样做爸爸和妈妈都是不赞成的!”“你是一个乖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会改的!”另外批评孩子不要说个不停,唠唠叨叨,这样孩子是听不进去的。
家长过分强调孩子错误的严重性,目的是想引起孩子注意,纠正粗心大意等不良行为,而事实上却恰恰相反,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粗心问题,而且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等心理,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该如何的样子。学习对事不对人的态度,让孩子知道虽然他有时表现差强人意,但仍然是有价值的,是受到尊重的。不要常强调他错误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喜欢别人常挑自己的毛病。注重积极面,指出他做对的地方,强化他对自己的信心,他便会有勇气去尝试和努力。例如在客厅奔跑追逐的两个孩子,父母可以心平气和地让他们选择不吵闹好好地玩,或者是分开各自玩,一来表示父母接纳孩子,但不赞同吵闹的行为,二来也表示了父母的尊重,并且兼顾到家庭规范的维护。
童年是人生获取知识,培养做事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地尝试、改正错误的过程。要使孩子树立自信心,作为父母必须正确地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应该意识到孩子犯错误是自然正常的事,不犯错误那才不正常呢。一个优秀的人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要不停地与自身的缺点毛病作斗争,何况一个小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