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招 切记不可动手打孩子
家长打孩子,大都是因为孩子调皮,或是把衣服弄脏,或是没有按家长的意愿做事,家长开始时说上两三次,再不听的话就一个巴掌打在孩子的脸上,或是一脚就踢在了屁股上。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打孩子不好,可不打又没办法。大多数情况下,家长是出了气,但孩子却是不服气的,也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因此,家长何不多一份耐心,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犯错并不都是故意的,只是他们还没有那么多的意识而已。
孩子调皮屡教不听时怎么办?不少父母在这个时候都容易失去耐性,采用“暴力”手段来应付,他们的理由是:孩子得打,不打不成材。
然而,在听到孩子凄厉的哭声时,他们多少又有点心痛,这可是多么矛盾的心情呀?真的是不打不成材吗?真的是非要动手不可才能解决问题吗?
许多打孩子的父母抱有这样的认识:一是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二是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外人”没有权力干涉;三是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没有过错;四是很多人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两回事……这些认识都是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思所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们眼里,孩子还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大人们的附属物,所谓“为了孩子好”,其实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常常打其屁股以示教训。打屁股用力较轻时,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肌肉、肢体的损伤,但是疼痛的感觉会通过神经中枢的传导,使大脑受到刺激,精神上处于紧张、恐惧和压抑状态。
事实上,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以下几点便是暴力行为带来的危害:
1.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虽然幼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打孩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2.让孩子形成表里不一的性格
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3.对父母忌恨报复
一位母亲惊恐地说:“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来,险些砸在我的头上。他还恨恨地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想想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可见,虽说是为了孩子好,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产生积极效应。
4.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给孩子的攻击性做示范。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与父母的打骂不无关系。
5.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个5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说:“我打孩子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在孩子眼中,打他就是欺负他、压迫他,使他产生以大欺小的观念,更加无法起到教育效果。
尽管暴力会有种种不良影响,但是,在教育小孩的过程中,适当的“暴力”也是必要的,所谓适当的意思就是当他违反了一定的公共规则,而不是违反父母的规则时,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惩罚,其他时候,比如不好好吃饭等,都不应该使用暴力。
其实在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中,父母是主导的,也就是说,孩子是“弱势群体”,他更需要关爱。所以前面所说的“打孩子是爱孩子,不打不成材”,这是对爱的误解,父母对孩子真正爱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生理的保障,在保障孩子生理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去自由发展,而不是制约。
虽然不能说父母一定不能打自己的孩子,但打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不对的,做父母的还是要尽可能地在不打孩子的情况下,教给他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理由如下:
(1)孩子是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待人接物、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果父母经常打孩子,那么以后当孩子和他的朋友们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也会使用同样的暴力方法来应对。
(2)当孩子因为挨打而感到非常疼痛或感到特别恐惧的时候,他就没有时间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反省了。有时候,他不仅不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反省,反而会因为肉体的疼痛、情绪的恶化而强化了对父母感到恐惧的记忆,从而影响到亲子之间正常关系的形成。
(3)如果家长试图通过打孩子来改正他的坏毛病,还会导致今后每遇到类似的情况,就需要继续不断地用打孩子的方法来解决的后果,这是你意想不到的。相反,如果通过劝说、诱导的方式使他们自我醒悟,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并努力避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一现象被称为“道德的内化”。如果家长经常动手打孩子,试图通过外部的强制手段对孩子加以控制,就会妨碍孩子“道德内化”的进程。
(4)如果孩子经常挨打,对自我的认识就会降低。也就是说,家长打孩子的行为会使他形成“因为我是一个坏孩子,所以才经常挨打。反正也好不了了,无所谓了”这样的想法,从而丧失自信心。
尽管如此,在有的情况下,该打孩子的时候还是要打。因为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该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该打,应该由父母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判断。但是,在家长迫不得已、不打孩子就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千万不要在气头上动手打孩子。如果你感到确实有必要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一定要等到你的情绪完全平静以后再开始行动。
你要事先对孩子发出警告:“下一次如果你再这么做的话,妈妈(爸爸)就要打你的屁股了。”同时,父母还要尽可能在房间的某个地方事先放好打孩子的工具,使你的这种行为对孩子来说是可以预期的。如果你没有任何计划就打孩子,那是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
打完孩子以后,家长一定要安慰孩子。另外,在打过孩子以后,还要询问孩子的感受。首先要强调,惩罚不是打。
“孩子不打不行”,许多父母如是说,此话不无道理。但因为“打”本身是一种“惩罚”,而“惩罚”远不止“打”这一种,因此把这句话改成“孩子不惩罚不行”,也许更妥帖,也更符合实际。
“先说理再惩罚”还有一个好处,即避免错误的惩罚。倘若父母说得出道理,且能被孩子接受,说明父母的惩罚是正确的。要是父母说不出道理,又有什么理由去惩罚孩子呢?
有许多孩子在一起的情况下,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班级中,不要轻易给犯错误的孩子打“X”或挂“黑旗子”,实在非打“X”挂“黑旗”的,应在此后再想办法表扬这孩子一回,然后将不大光彩的记录抹去。
为什么需要一定的惩罚?因为孩子会犯错误,犯错误以后,伴以一定的惩罚,能加深他对错误程度的认识,能加强他对教训深浅的记忆。
对孩子的惩罚,有两条原则必须记取,一是要使孩子先明白了错在哪里,然后再惩罚。所以在惩罚之前,必先与孩子讲清,是什么错了,为什么错了,然后再进行惩罚。二是要使孩子通过惩罚加深对错误的联想记忆,而不能使他们对惩罚的形式本身感到害怕。
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在孩子还搞不清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误时,便“啪”地打了一巴掌。孩子立刻哭了,立刻停止了他那并不知道是对还是错的行为。既然如此,下次重犯的可能性就必然存在。
惩罚的目的,是使孩子加深对错误和教训的记忆和联想,不是使孩子记住惩罚本身。因此,每一次的惩罚都应该变换形式,以示区别、以示“特色”。
以打手心为例,可以左手一记重,右手一记轻;可以左手一重一轻,右手一轻一重;更可以是像游戏一样:“本来要打万万记,现在辰光来不及,马马虎虎打十记”,然后真的马马虎虎打十记完事。当然,这最后一种打法也许会使孩子发笑,但是“笑”和“哭”一样,都是触动了孩子感情心弦的,都是有记忆、有联想作用的。然而,“笑比哭好”。给孩子留下的至少不是阴影。
惩罚有两种,有体罚,如“站着”、“立壁角”,打手心,打屁股等等,还有一种精神上的惩罚,如该买的东西不给买了、没收孩子的东西、口头的责骂、在“手册”上打个“X”、不予理睬、不予亲吻等等。
与体罚相比,精神的责罚是更为严厉的,不要轻易运用,以至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与上进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