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招 批评孩子要对症下药
批评孩子需要对症下药,重点在批评之前要了解两点:
(1)了解情况。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先看看孩子犯的是什么错误,了解实际情况,再决定应该进行怎样的教育。这就像解数学题一样,我们首先要知道题目是什么,再把解题的方法想好,然后一步一步计算,才能得到答案。其实批评孩子也是一样的,你不知道他犯错的理由,不知道犯错以后造成的后果,难道就这样把他骂一顿?即使想说道理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2)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
不同的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是不可能用相同的方法解决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相同,他们犯错后的想法是各有区别的,接受批评的方式也不相同,家长一定要知道他内心想的是什么。最好是能找出孩子的弱点,当然,这些弱点并不是要你伤害到孩子,而是最让他关注的人或事。
这里强调的是:批评要对症下药。有些时候,孩子犯了错误,需要适当地批评与惩罚,但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要随时随地、不分场合地批评孩子。对于年幼的孩子或者心思过于敏感、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而言,特别要讲究方法,以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要取得批评的最佳效果,必须要讲究“火候”,即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与场合。
批评前做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危害。在做思想工作的过程中,要先耐心地引导他们说清楚自己的想法,以便对症下药。不容置辩的批评会导致他们三缄其口,那样我们的教育更无从下手。同时,我们也可借此反思一下自己的态度、方法和目的,从而把握好刺激的角度和强度。
比如说下面这件事:
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经常说谎:考试明明得了75分,回家却告诉父母得了85分,他自己把玻璃杯打破了,却不承认,说不知道谁干的。本来没去过海边,却津津有味地向同学介绍北戴河如何如何美,他都不想回来了,等等。家长对此十分恼火,但怎么批评也没有多少改进。
分析孩子说谎的心理学家认为,说谎是做了不真实的陈述,带有虚假的成分,目的是掩盖真相,从而得到某种好处或逃避某种害处,好处可以是使心理感受愉快。害处是受到惩罚。对于说谎,我们应分两种情况:幼儿阶段和学龄阶段,当然划分不是绝对的,在幼儿阶段,孩子很难区分真伪,经常把想象的东西或者把一件事情夸张地说出来,这并不是品德问题,而是孩子发育的一个阶段。对于学龄儿童的说谎,我们则应认真对待,他们故意说谎以逃避惩罚,或赢得别人的夸奖和羡慕。这个时候,孩子知道说谎是不正确的。
孩子说谎的原因和表现有多种,现简列如下:
①为了逃避父母的批评或惩罚,颠倒事实真相或嫁祸于人。
②为了自己的自尊,否认某种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③虚荣心强,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赏和羡慕,自吹自擂。
④为了哥儿们义气,保护其他孩子免遭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和训斥。
⑤出于习惯心理,信口开河。
⑥受父母的影响,“灵活处理”事情。
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说谎的原因,及时进行对症下药的处理。
1.先不要强迫孩子承认错误
首先要收集各方面的事实,以此进行判断,当怀疑孩子说谎时,最好是避开这一问题,谈纪律和原则及说谎的害处。例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而自称得了××分时,不要问他“你到底得了多少分”等问题,而是说:“老师已通知我,你考得不太理想,咱们一起分析一下这次考试情况,到底差在哪里呢?找到问题在哪儿,就能够改进和提高了。”这样,可以使孩子意识到他的家长似乎知道自己说了谎,从而下次不再说谎,而通过提高成绩赢得家长的夸奖,可以避免家长的批评。
2.确定诚实、灵活的标准
家长有时认为可以适当违反诚实的原则,如开玩笑时说点小谎,长辈患病时不告诉他真实的病情等,对待孩子也可灵活处理,并非要强迫孩子在各种场合下句句是真话。如前例中若孩子把真实的病情告诉老人,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3.在家里根据电视或者报纸上的某个实例,充分讨论说谎、
欺骗的危害讨论要生动形象,不干干巴巴地讲原则,可以让孩子自己讲讲“狼来了”这个故事,让孩子自己总结一下说谎的害处。
4.不要动不动就严厉地训斥、处罚孩子
严厉地训斥,处罚孩子,孩子就会为了逃避这种训斥和处罚而说谎。如果父母总是批评孩子,孩子达不到家长所定的目标,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说谎。家长要尽量多表扬孩子,如果孩子有了过失,或者成绩不理想,家长应进行耐心的说服工作,帮助孩子下一次减少过失或提高成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华盛顿砍树”或者“列宁与小花猫”的故事,思考一下正确做法和自己的体会。
孩子们调皮捣蛋往往都是有极其隐秘的心理原因的。当他表现烦躁、故意顶撞家长或者说粗话等不良行为的时候,许多父母往往没有注意到他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心理意义,而只是厉声批评孩子,这种批评当然就不能对症下药。
所以,孩子做出气人的事情时,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评责骂,而是弄清楚孩子这样做的原因,知道孩子的想法,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
家长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孩子的个性与能力,对症下药地批评孩子,这样才能使孩子信任你,就算提出批评,孩子也会心服口服,增强对孩子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从而对孩子作出正确的引导。否则,你了解到孩子的情况不真实,也就是你不能正确地把握孩子,很难做到因人施教,实施家教的方法和措施也就会出现偏颇,导致其教育效果不佳,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不良后果。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出尔反尔”?是因为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没有对症下药,行为矫正学认为,当一种行为发生后获得有利的结果时,则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在将来的相似环境中被重复,当孩子重复犯错误时,父母应该找到这种“有利结果”,到底是什么使孩子尝到了甜头。比如有的孩子犯错误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当父母批评他们时,正好是如了他们的意,他们觉得只有犯错误时,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常常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的错误,下面这位家长的烦恼可能大多数的父母都有体会:“我是一位八岁女孩的家长,最近遇到一件非常苦恼的事,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事情是这样的:今年九月份,女儿上了小学一年级,本以为她能很快乐,可她却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爱上学,宁愿自己一个人呆在家中。我和她爸好说歹说地把她送到学校,总要惹她大哭一场。有时她还中途逃学,这更使我们忧心忡忡,因为现在的交通事故太多,我们很害怕。不知道怎样才能治好她的‘恐学症’。”
孩子怕上学,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患了“学校恐惧症”。这种病的症状多发生在儿童由家庭生活走向学校生活的转变时期,也就是说,在儿童学龄期比较常见一些。患“学校恐惧症”的孩子,多有下列表现;不爱上学,想和爷爷奶奶呆在一起,或宁愿自己呆在家里,爸爸妈妈送孩子上学时,他们总要哭闹或发脾气。严重患者甚至会产生一些身体上的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肚子痛、浑身颤抖不已等症状。
虽然“学校恐惧症”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但家长们不必为此着急焦虑,这种症状只是孩子从一种生活转向另一种生活时所产生的不适应心理,家长只要正确引导,症状是会很快消失的。要怎样正确引导呢?最好先弄明白导致“学校恐惧症”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好对症下药。
一般地说,学校恐惧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孩子不能适应,常以逃学、拒绝上学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初到学校不能适应集体生活。
(3)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没有为孩子做心理上的准备,甚至像喊“狼来了”那样吓唬孩子说:“你要不听话,赶明儿就把你送到学校去”,这种做法只能造成孩子对学校的恐怖心理。
(4)孩子初到学校时被老师严厉批评或被一些同学欺侮,使他(她)对学校生活产生恐惧心理。
弄清了原因以后,家长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纠正孩子的不健康心理了。根据上面所列举的几种原因,家长主要可做以下几件事:
①诱发孩子对校园生活的兴趣。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些有趣的知识或小笑话,这些趣闻轶事最好都是和学校生活有关的,孩子会从家长所讲的故事中感觉到校园生活的乐趣,从而向往学校生活。
②改变孩子旧有的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毕竟不能等同于学校生活,相比较而言,家庭生活更自由一些,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而学校里上课、下课、放学都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这可能使孩子不太适应。另外,孩子在家里多是掌上明珠,被父母宠着亲人爱着,而在学校里却不容易体现出“独苗苗”的个人优越感,有可能还会被一些大同学欺负。所以,家长要在孩子上学之前就开始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使其生活有规律,以便孩子在上学之后能适应学校里的纪律约束。再者,要培养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能力,不要使孩子孤独、胆小、懦弱,也不要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地适应群体生活,变得大方、开朗。
③和孩子的老师取得联系,通过老师的协助改变孩子抗拒上学的心理。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对一个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很具有权威性的,孩子大多更信服老师的话。所以,家长在遇到教育难题时,可请老师配合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如果老师能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培养孩子充分的自信,使孩子感到校园生活的愉快,孩子就不会害怕上学了。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年龄、性格和心理特征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时,要慎重选择批评方式。正确的批评方式,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调节孩子的逆反和报复心理,并能导致孩子由消极变为积极,从而,提高孩子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不同性格、情感、意志与自我控制力的孩子对于批评的适应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家长批评孩子要适应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对性格活泼、反应敏捷的孩子给予直接式的批评;对性格内向、感情脆弱、多愁善感的孩子进行对比式批评;对于逆反心理严重的孩子宜用缓冲式或书信批评;对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性心理较强的孩子应采取触动式批评;对脾气暴躁,行为易被语言所激的孩子要用商讨式批评。有的孩子玩世不恭,爱恶作剧,家长可以尽量不与他正面交锋;有的孩子麻木不仁,家长不妨来点急风暴雨,恩威并用,刚柔相济;有的孩子爱面子,家长可以随时随地轻描淡写地予以点化。
如果您的孩子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不妨试试上面的方法,相信一定会大有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