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招 不要事无巨细地指责孩子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时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斥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并非孩子不听父母的话,而是父母的唠叨太多了,让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耳朵“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尽量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再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许多父母常犯这样的错误:他们经常监督似地观察孩子的行为,遇到孩子有错时,便马上去纠正。直到孩子做到完全正确才肯罢休。在我们的观念里,似乎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让他们达到完美无缺,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地思考就能理解,这种要求是不对的。因为人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多关注孩子表现好的一面,不断给予鼓励,他们犯错的次数一定会越来越少。当然,父母们难免担心孩子长大以后会变坏,养成坏习惯。因此,父母们总是随时盯着孩子,唯恐出现差错,不过这种方法对孩子不但没有激励作用,而且会使孩子觉得得不到父母的信赖而产生挫折感。
心理学里有个实验:两组孩子分别做无意义的音节记忆训练,其中一组孩子老是受到表扬,另一组孩子老是受到批评。结果在做新的记忆实验时,老挨批评的那组效果非常差。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总是受批评使孩子丧失了自信心,认为自己根本就记不住。
在很多家庭中,常常充斥着批评孩子的声音,家长抱怨孩子,同一件事说了多少遍还记不住,老是重复犯错。他们不知道,记忆效果的最佳状态是在愉悦、快乐、兴奋、自信、有兴趣的情况下,而不是在被批评得一点心情都没有的时候。
俗话说得好:“小树不修不成材”。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和指导,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区分大事与小事,重要的与次要的。如果事无巨细,一概批评,就会使孩子觉得家长吹毛求疵。这不仅会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够融洽,而且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例如: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就跑去和小伙伴们踢球,弄得衣服很脏,回家时家长就应该把批评的重点放在“没完成作业就去玩”这件“大事”上,而对“把衣服弄脏”那件相对来说的“小事”则可以暂时不提或在批评完“大事”之后,简单地指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就能使孩子明白自己的原则性过错。
喜欢听表扬是人的通性,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更需要鼓励,使他们增加自信心。而吹毛求疵的父母却处处使孩子气馁,失掉信心,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原则:重要的要反复强调,不重要的就该忽略。如果什么都强调,就等于什么都没强调!
不要一味批评,要沟通对话。不要事无巨细地不停指责孩子,否则,他的心灵之窗就对家长关闭了,那样的话,再正确、再有效的教育也无法实施了。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今天,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的父母是见到就说、想到就说、边做边说,喋喋不休,让孩子无所适从,慢慢地变成了一种抵御的态度,使原本融洽的亲子之情变得冷漠、仇视,甚至做出绝情的举动。结果往往是毁掉了孩子的美好前程,造成了终身的遗憾,宣告家庭教育的失败。
那么,像这种事无巨细的唠叨式的批评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1.唠叨容易引起情绪的逆反
有个家长很不理解地问:“孩子11岁,该懂事了,可叫人不理解的是,他越来越不听话了。你说东,他偏要西,做父母的说破了嘴也不管用,这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孩子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能力,对很多问题,只需要你说一遍,甚至不需要你说他就明白了,再说第二遍、第三遍,甚至为发泄自己的情绪翻来覆去地唠叨,孩子当然会产生“非暴力不合作”倾向。其实,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家长的话说得太多了。下面几种现象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个13岁的女孩讲述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情:“小时候,我很爱学习,成绩也不错,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看课外书,学习成绩就慢慢下降了。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少年文艺》或者《故事会》,还有各种各样的作文选。我当然觉得很内疚,作业还没做呢!决定看完一篇最放不下的文章就写作业。妈妈过来了,一看见我手上的课外书,就有些生气地说:‘还看,还看,还不写作业!’我赶紧心虚地回答:‘看完这篇就写,也就10分钟。’‘10分钟,这可是你说的。’妈妈离开了不到3分钟,她又过来了,说:‘快看完了吗?不快点写作业,又要写到晚上12点了。’我没有理她,继续看我的书,心里有点烦。我听见妈妈继续在客厅里抱怨:‘人家的孩子都是一回家就写作业,你倒好,拿着这书那书瞎看,作业写到深夜,时间不够了就胡乱应付,成绩当然好不了。’我越来越烦,想想也是,成绩越来越差,作业很难,写起来很费劲,真泄气!妈妈还在旁边唠叨,书也看不下去了,我开始写作业,不到10分钟,就有写不下去的感觉,偷偷拿出那本书,提心吊胆地又看起来……当然,我又挨了一顿说,结果是那天的作业到12点也没有做完。”我们或许可以看出:母女沟通失败的关键在于母亲的过于唠叨。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孩子说好了10分钟后就开始写作业,妈妈应该相信她,等到10分钟过后如果她还没开始写,再提醒也不迟。回家了该写作业,这个道理孩子是懂的。妈妈的提醒让她有些内疚,这种内疚感会促使孩子很快改正错误。可是,这个妈妈太心急了,她不停的唠叨使孩子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终于超过了孩子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使孩子的内疚感消失,代之以厌烦和逆反心理。
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地重复对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静,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放学了,小林觉得今天作业不多,可以先玩会儿。于是和小明结伴去儿童公园逛了一圈,尔后又到花鸟市场看宠物,回家一看父母在等他吃饭的焦虑神情,顿时内疚起来,忙说:“对不起,我回来迟了。”心想下次再也不去了。可爸爸妈妈像没听见似的,爸爸指责他:“太不像话了,放了学就想玩。”妈妈数落他:“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疯玩。”而且越骂越来劲。小林想:我就这么一次,怎么说得我一塌糊涂?把我说火了下次我还去玩。
本来小林是愿意接受父母批评的,可没想父母一个劲地指责、数落,引起了他的“情绪逆反”。情绪逆反是指孩子本来是愿意接受父母批评的,但由于父母得理不饶人,太唠叨,引起了孩子的反感情绪,从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2.唠叨容易引起亲子相疏
2000年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人伦悲剧:“母亲希望儿子考上名牌大学出人头地,从小对其加压,成绩低于97分非打即骂。要考大学了,不准儿子看电视,对儿子不倦地唠叨排名、排名……儿子又怕又烦,拿起榔头随着母亲的絮语砸了下去,心中只想着:妈妈,你别再唠叨了。”这触目惊心的事件让我们深思,俗话说:慈母多败儿。可这则故事里的母亲却是严母,深爱孩子,责任心很强,而她的爱竟导致了如此悲惨的结局,原因何在?家长不妨认真思考一下。
家长们,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在他内心里,会不会以做一只快乐的毛毛虫为幸福呢?而且,究竟怎样才算成龙?一定要成名成家吗?中国父母大多数都很爱自己的子女,却常常得不到子女爱的回应。原因就在于,家长并不了解孩子,更谈不上懂得孩子,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导致人间至爱至亲的亲子双方陷入一场战争,而战争的最后,双方都是输家;再不就是父母的期望被子女片面理解并无限放大,最终超出其可以承受的界限并导致心理崩溃。
3.唠叨有损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作为父母,往往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总希望孩子事事顺自己的心意。若有不顺心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便成了唠叨。唠叨一般总是指责的多,批评的多,报怨的多,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孩子当然不爱听,甚至会感到厌烦、反感。唠叨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要求,见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让孩子无所适从。其实,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对孩子的毛病、缺点,找适当的时机,认真而亲切地指出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应当怎样做才好。例如,写完作业要把自己的桌子收拾干净,早晨起床后要把自己的被子叠整齐,如此等等。要求明确,并征求他自己同意后,一般在头几天可以做到。过段时间老毛病重犯了,这时家长也不要指责,训斥,而是提醒他,并以宽容与信任的态度说:“你今天是否忘了收拾桌子或叠被子了,快去收拾,再补充一句,那天你答应了的,相信你以后一定不会再忘。”这样一次两次,或者三次四次后,孩子一般就会慢慢养成好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