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宽容高于惩罚

宽容高于惩罚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也正由于孩子的不成熟,应以正面表扬为主,运用惩罚手段应慎之又慎。在如此变化的前提下,家长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可以说,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量。当然,教育也需要惩罚,但惩罚不是体罚,是教育惩戒,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当然,批评和惩罚要讲艺术,事实上宽容就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惩罚”。

第四十九招 宽容高于惩罚

在任何教育中都有奖惩两种手段,教育孩子自然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孩子年纪小阅历浅,奖惩的教育效果一般更为明显。但是,也正由于孩子的不成熟,应以正面表扬为主,运用惩罚手段应慎之又慎。

童年是犯错误最多的时期。与成年人的明知故犯不同,孩子犯错误往往是出于好奇或无知,有些时候也与控制不住自己有关。在有明确纪律的情况下,孩子犯了错误常常惊慌失措,以为父母从此不再喜欢自己了,以为伙伴们不会原谅自己等等,从而后悔莫及,一心想逃避责任。总之,孩子看问题具有放大性和夸张性,与成年人一般会降低自己的责任不同,孩子往往会夸大问题的严重性。

对待孩子的错误,轻易地采取惩罚的手段,往往不会取得理想效果,因为父母没有给他希望而使其绝望。而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候。既然一切手段都是为了教育,自然应选择最佳手段,争取最佳效果。许多成功家长在处理孩子错误时,首先给孩子以申诉权,让他从容他讲明错误是怎样发生的。其次,帮助孩子认清错误的性质及危害。这个过程有时会创造奇迹。由于家长的智慧点拨,孩子不但净化心灵了,整个认识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也可以说真正长大了。在如此变化的前提下,家长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有些家长不轻易处罚孩子,他们棋高一筹,宽容了孩子的错误,提出今后的希望。必要的时候,家长甚至为孩子的错误保守秘密,以免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在这种情况下,犯错误的孩子会像枯死的小苗儿又复苏过来,他们会吸取教训,加倍努力。因此可以说,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量。

当然,孩子中也有沾染劣迹的,似乎不如一般孩子那么单纯,是否应该一律采取宽容的态度呢?明智的家长不会机械行事,该惩罚时一定要惩罚,惩罚毕竟也是一种教育。但是,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是尚未成熟更未独立的人,不可用药太重,而应善待孩子。

有位母亲说:“今天孩子的作业又做得一塌糊涂,我实在没有办法,一冲动把她的作业本给撕了!现在我也后悔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的做法与这位母亲的类似,孩子的作业没做好,把孩子的作业本撕了,目的是想提醒孩子下一次要做好,但事与愿违,孩子的下一次表现可能会更糟,而且孩子对做作业会紧张。撕孩子的作业本就等于撕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实,孩子不喜欢父母发火,而更喜欢父母多露出笑容,多宽容一点。

孩子涉世未深,难免会犯错,有时犯错并非是有意的。童年是犯错误最多的时候,孩子们大多不会明知故犯。也许,孩子出于好奇或无知,也许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父母需从心底宽容孩子的过错。

孩子在看待问题上,常常容易夸大自己的问题,以为自己犯了错,父母再也不会喜欢自己了,如果父母再不能给孩子宽容,孩子就可能会感到绝望。另外,如果因为孩子一些无意的过错训斥、处罚孩子,不利于感化和教育孩子,家长也会因此失去孩子们的信任。

下面是一位父亲讲述的故事:

女儿上初三年级的一个星期六,提出要去庆贺同学的生日,并在人家那里吃晚饭。说心里话,我不愿意女儿晚上出去,可又体谅她对友情的珍惜,并且答应了人家,一旦爽约是挺难为情的。所以,我装作平静的样子同意了。我问女儿几点回家,她答应晚上8点之前。当时,我家刚迁入新址,我不放心女儿夜归,与她约定晚上8点在地铁车站等她。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准时赶到地铁车站,等候女儿归来。不料,等了1个小时,还不见她的身影。我又担心又气愤: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今后再也不能信她了!我伸长了脖子,冻僵了身子,心里却火烧火燎。她如果出现,以我暴躁的个性有可能一脚将其踹出去几丈远。

又过了20分钟,女儿终于出现了。隔着好远,可以听见她急促的喘息声。显然,她是跑着冲出地铁口的。

在那几秒之中,我猛然醒悟过来,使劲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平静地问:‘回来了?’‘对不起老爸,我回来晚了。’女儿一脸愧意,一边走一边解释。原来,那位同学家又远又不靠车站,而女儿到时已经迟了,人家又不让早走,加上回来时又找不着车站,又等车又倒车,折腾下来就害苦了我这个老爸。

我宽容地笑了,说:“‘没关系,谁都可能碰上特殊情况,你回来就行了。’我又与女儿分析,孩子过生日,选在中午比晚上好,否则让多少人着急呀?而且大黑夜里东奔西走,也不安全。女儿听了连连点头,还夸我很理解人。父女俩感情一下贴近了许多。”

孩子做事不妥当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或者说与社会化程度低有关。家长务必给予理解,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而不宜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同时,孩子犯错误之后,往往有后悔自责之意,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此时,如果以宽容之心与和颜悦色,同孩子一起剖析事情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字字入心、声声入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也可能因恐惧而撒谎、抗拒、出走等,使问题复杂化,甚至演变为一场悲剧。

可以说,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父母有了宽容之心,教育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父母的宽容让孩子更为难忘。

当然,教育也需要惩罚,但惩罚不是体罚,是教育惩戒,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钙的教育。当然,批评和惩罚要讲艺术,事实上宽容就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惩罚”。

然而,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往往缺乏一种宽容的胸襟。孩子有了过错,要么责怪谩骂,要么讽刺、体罚,要么干脆撒手不管,这都是不能宽容孩子的表现,这样的教育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效果。

其实,宽容的力量往往更强大,“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们,选择以宽容之心对待你的孩子吧!你将看到孩子身上闪耀着比以往更夺目的光彩!

如何化惩罚为宽容,在孩子心中留下更有力的印象?建议是:

1.关注孩子做对的地方,而不是相反

父母可以尝试改变对孩子的评价。如把“做错了两道题,太可惜了”,变为“做对了98题,真不错啊”,可能效果就会不一样的。

2.与孩子一起评论是非曲直

如果确实是孩子的错误,应该帮助其认识到错误,然后促其改正;如果不是,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心平气和与孩子交流。

3.陪孩子一起进步

父母不要单纯从口头上要求孩子改正错误,而忽略了在行动上帮助孩子。如孩子的数学作业没做对,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和他一起做,然后慢慢地形成一种竞赛意识,仿佛你们在竞赛一样,这样他可能会有一种想超越你的想法。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力量。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们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